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医院 -社区 -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效果

陈金凤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钱清分院 312025

摘要:目的:脑卒中患者通过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我院在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一共收治了100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通过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48/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40/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2.43±5.42)分,(61.98±5.79)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5.72±3.49)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3.46±4.18)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医院-社区-康复护理模式、脑卒中、康复效果、生活质量

近些年来,我国的脑卒中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发病概率显著提升,脑卒中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家庭经济也产生了较大的负担。根据文献表明,因为大脑的可塑性强,具有特殊的功能重组性,患者在发病早期,就需要及时诊断,有效治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1]。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渐提升,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也会产生较多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脑卒中后上肢肌肉痉挛对于肢体功能的恢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大多数都会发生痉挛性瘫痪现象,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就应运而生,在患者如愿早期、康复期以及疗养期,通过康复训练,对其康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2]。作者抽取我院在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一共收治了100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展开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一共收治了100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通过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中年龄范围在48-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46±5.46)岁,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范围在46-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84±5.58)岁,男性患者有29例,女性患者有21例,患者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通过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成立康复小组,小组由神经科科室护士长、神经科护士、社区康复师组成,由康复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在护理之前,将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成个人档案,以便护理人员查阅患者的一般资料,保证数据具有可靠性以及真实性。小组成员需要对患者家里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随访,每周两到三次,护理人员详细填写康复记录表,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帮助患者可以独立进食,独自站立,转身以及如厕等,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康复器材,避免康复器材给患者带来二次损伤,提高康复训练的安全性;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因为脑卒中患者需要长时间治疗,但是预后效果较差,患者一般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偏瘫,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抑郁、焦虑等情况,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每次康复指导,需要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协助康复,并且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密切关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组间总例数×100%

生活质量:分值区间在0-100分之间,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护理满意度:根据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统计,人手一张表,填写后收回。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48/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40/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情况

组别

n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50

39

9

2

48 96.0%

对照组

50

13

27

10

40 80.0%

X2





6.061

P





<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2.43±5.42)分,(61.98±5.79)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5.72±3.49)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3.46±4.18)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50

62.43±5.42

95.72±3.49

对照组

50

61.98±5.79

83.46±4.18

t


0.401

15.920

P


<0.05

<0.05

  1. 讨论

近些年来,我国的脑卒中患者例数越来越多,发病率也在逐渐提升,且脑卒中的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家庭经济压力以及社会沟通能力。脑卒中的引发主要是因为人体的脑内动脉出现突发性破裂,从而使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功能出现障碍。据有关研究表明[3]:脑卒中已经上升到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心血管疾病。

从西医角度来看脑卒中主要是因为动脉发生粥样性硬化以及高血压等因素引发的。脑卒中具有极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脑卒中后偏瘫能够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运动情况以及正常生活水平,因为该病是脑部疾病,所以具有极高的致残率,临床中受到广泛重视,随着医疗科技的逐渐先进,脑卒中的死亡率在逐渐下降,而致残率却没有发生变化[4],所以,临床中怎样降低致残率成为主要课题。本次研究,通过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48/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0%(40/50),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5.72±3.49)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3.46±4.18)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通过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护理效果明显,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丁玲. 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003(010):24,37.

[2]郜慧青. 医院-社区-家庭对接的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 16(010):1537-1540.

[3]孟慧君.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028(028):383.

[4]徐红, 辛玉英, 殷红霞,等. 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在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 27(05):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