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烂泥塘铜矿矿床特征及矿化蚀变带划分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6
/ 2


香格里拉烂泥塘铜矿矿床特征及矿化蚀变带划分讨论

张陆佳 1,桑传才 2

1.文山麻栗坡紫金钨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 麻栗坡 663600; 2.云南华西矿产资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14


摘要:香格里拉烂泥塘铜矿处于格咱岛弧铜钼铅锌金银成矿带(IV级)中段,目前已达大型。矿床成因类型属次火山-热液型矿床;工业类型为斑(玢)岩型铜矿床[1]。目前已经控制的矿体上部矿体围岩主要是石英闪长玢岩,只有深部已控制的少部分位于石英二长斑岩内,上部石英闪长玢岩内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石膏化为主,深部石英二长斑岩内蚀变以钾化为主;自上往下蚀变分带依次为,青盘岩化带、绢英岩化带、绢英岩化-石膏化带、钾化带。其中主矿体主要位于中深部绢英岩化-石膏化带及钾化带当中。并且深部钾化带仍未完全控制,深部钾化带仍有很大找矿潜力。


关键字:香格里拉;烂泥塘铜矿;斑(玢)岩型铜矿;蚀变分带


烂泥塘铜矿地处甘孜-理塘结合带与德格-中甸陆块夹持的印支期义敦-中甸岛弧带南段,处于红山复背斜之西翼、格咱断裂带东侧[2]。格咱岛弧内至今已发现35个矿床、点。划归为休瓦促-沙都格勒钨钼矿亚带、普朗-红山铜多金属矿亚带和雪鸡坪-阿热铜多金属矿亚带。烂泥塘铜矿处于雪鸡坪-阿热铜多金属矿亚带[3]。经过多年地质勘查工作目前烂泥塘铜矿已经达到大型,并且深部仍未控边,沿倾向仍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1 区域地质特征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中三叠统尼汝组(T2n),上三叠统曲嘎寺组(T3q)、图姆沟组(T3t)及喇嘛垭组(T3lm),其间以上三叠统地层分布最为广泛[3]。断裂、褶皱发育,总体构造线以NNW~SSE向为主,褶皱与断裂关系密切,彼此多为平行分布或以锐角相交。褶皱主要有红山复背斜和崩格复向斜。断裂构造以NNW向断裂占主导,具长期性、继承性活动断裂特征,属控岩和控矿构造;NE向和近EW向断裂属后期断裂,它们切错早期断裂,属容矿或破矿构造,大多表现为先压后张再平移的特征。主要断裂有:格咱断裂(F1)、烂泥塘断裂(F2)、娘央—夏隆瓦断裂(F3)、红山断裂(F4)等。中甸岛弧中分布最广的为三叠系火山~沉积岩系,其中火山活动是以安山质为主的钙碱性系列岩浆的喷发~喷溢活动为特征。该区经历了岛弧形成,陆内俯冲和走滑剪张三个大的阶段。对应岩浆活动分别为印支期的岛弧火山岩和中酸性侵入岩、燕山期S型花岗岩和喜马拉雅期富碱性斑岩[4]。这些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密切,不同阶段的岩浆活动对应不同的成矿专属性,但与斑岩型铜矿关系最密切的岩浆活动主要为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期[5]

5fd96f5ea264d_html_88d05ce29b2a4468.png

1 烂泥塘铜矿区域地质简图

2 矿床地质特征

烂泥塘铜矿目前控制矿体主要与V1号石英闪长玢岩体有关,共圈定KT1-1、KT1-2、KT1-3三个主矿体,另有20多个分支小矿体。

KT1-1矿体:位于V1号矿化岩体上部,岩性为弱绢英岩化石英闪长玢岩。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体具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特点。总体是由上往下变薄,西段薄,往东变厚。铜矿化不连续,矿体以低品位矿为主,低品位矿主要分布于工业矿的上、下盘,少数分布于工业矿体内。含矿岩石以石英闪长玢岩为主,均具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硅化等。矿体产状与斑岩体产状基本一致,且同步变化。总体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倾角75~50°,属陡倾斜矿体。

KT1-2矿体:位于矿化岩体中上部,黄铁绢英岩化石英闪长玢岩中,处于KT1-1矿体之下,并与之平行产出。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体较连续,具尖灭、再现,分支、合并之特征,沿走向具波状起伏,以低品位矿为主,工业矿分布于低品位矿内或其上盘。铜矿化较连续,矿体往西分支,往东合并。含矿岩石以石英闪长玢岩为主,含矿岩石具绢云母化、硅化及绿泥石化。矿体产状与斑岩体产状基本一致,同步变化。总体走向NW~SE,倾向NE,倾角48°~79°,属陡倾斜矿体。

KT1-3矿体:位于矿化岩体之下部或中下部、石英二长斑岩体上部,黄铁绢英岩化-石膏化石英闪长玢岩、钾化石英二长斑岩中,处于KT1-2矿体之下盘,与之平行产出;矿体底板以石英闪长玢岩为主,少量石英二长斑岩。上部具绢云母化、石膏化、黄铁矿化,深部出现磁铁矿化、钾化。矿体呈似层状、大透镜状,矿体连续性好。矿体产状与斑岩体产状基本一致,同步变化。总体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倾角最大70°,最小47°,属陡倾斜矿体。矿体埋藏较深,具分支、复合之特征,以工业矿为主,低品位矿次之。

矿体受构造、岩体、围岩蚀变等控制,为斑(玢)岩型铜矿床。斑(玢)岩体是在钙-碱系列火山喷发未期侵入的,是次火山环境的产物,它们与火山岩浆同源,与相应的火山岩密切共生,结合矿石组构特征、围岩蚀变类型等,铜矿床的形成是由中酸性岩体热液期含矿热液对裂隙、脉石矿物间进行充填、交代而形成铜矿体,因此该矿床为典型的次火山-热液型矿床

[6]

3 蚀变分带特征

烂泥塘铜矿区通过对3个钻孔,岩心总长3245m,有效样品975件利用“便携式矿物近红外分析仪”进行分析,烂泥塘铜矿区自上往下蚀变分带依次为,青盘岩化带、绢英岩化带、绢英岩化-石膏化带、钾化带。其中主矿体主要位于中深部绢英岩化-石膏化带及钾化带当中。

青磐岩化带,主要表现为绿泥石化,少量绢云母化,主要位于上部0至150m之间,铜矿化较弱,以低品位矿为主;绢英岩化带,主要表现为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少量地开石化、高岭石化,主要位于150至270m之间,以低品位矿为主,工业矿不连续分布于低品位矿之中;绢英岩化-石膏化带,主要表现为绢云母化、石膏化、黄铜矿化、磁铁矿化,主要位于270至750m之间,以工业矿为主,并且铜矿化随石膏化、磁铁矿化增强而增强;钾化带,主要表现为钾长石化、磁铁矿化、黄铜矿化,主要位于750至1400m之间,以工业矿为主,黄铜矿主要以稠密浸染状、中等浸染状产出,磁铁矿细脉边部黄铜矿呈脉状产出品位较高。

综上,烂泥塘铜矿区具有典型的斑(玢)成矿特征,蚀变分带明显;烂泥塘铜矿深部矿体埋深较大,沿倾向方向有增厚趋势,倾向方向未控边,并且根据钻孔揭露信息显示越往深部矿化有增强趋势,矿区北东部仍具有较大增储潜力。


参考文献:

[1] 杨夕辉, 三江成矿带中甸地区斑岩型铜矿成矿综合信息研究及资源预测,《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2] 李文昌等 滇西北格咱火山-岩浆弧斑岩成矿作用.岩石学报,2011,27(9)

[3] 香格里拉市华西矿业有限公司,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烂泥塘铜矿区勒忠探矿权地质勘探报告,2018

作者简介:张陆佳(1986~),男,河北石家庄人,地质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勘查和矿产开发



作者简介:张陆佳(1986~),男,河北石家庄人,地质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勘查和矿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