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2


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比较

刘虎

泰顺县人民医院 浙江 温州 325500

【摘要】目的:分别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统计所得数据,得出结论。方法:病例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住院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共50例,采取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为A组,采取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为B组,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一系列术后指标,同时利用NRS评分对患者的疼痛感受进行评分,根据所得数据,对两种方式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A组,但其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疝复发概率、患者疼痛感评分等一系列数据均低于A组,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比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更好,具有复发率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快、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

近些年,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成人群体中腹股沟疝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在出现腹股沟疝症状时,即使患者是进行一些非常简单动作,也极易出现疼痛现象, 如行走及站立等,这对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健康均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就是手术治疗。以往,常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然而其存在创伤大及术后并发症高等弊端[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疝修补术避免了操作过程对周围损伤,降低手术创伤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本项研究主要针对A、B两组腹股沟疝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对其所得数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探究结果,其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住院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采取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为A组,采取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为B组,每组共50例,其中A组患者有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在56岁左右,B组患者有男性3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为57岁左右,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上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A组患者采取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方式,其具体方法如下:①患者取平卧位,对患者进行麻醉,留置导尿管;②在患病处做6厘米左右的切口,寻找病囊,确认其位置后,切断病囊,结扎并止血;③关闭切口。

B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其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30分钟静脉注射抗生素﹔②患者取侧卧位,采用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留置导尿管;③确定脐下位置做观察口,在其下缘做一长为1.5厘米左右的切口,置入腹腔镜、 Trocar ,充分暴露所需要的结构,如耻骨、韧带等,直疝患者直接剥离腹壁和疝囊,而斜疝患者则从精索下切断疝囊;④置入聚丙烯补片,确保补片充分展平放置平整后,取出腹腔镜;⑤关闭切口。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疝复发、患者满意度等情况,利用NRS评分对患者的疼痛感受进行评分,无痛感为0分,轻度疼痛感为1-3分,中度疼痛感为4-6分,重度疼痛感为7-10分,最终取组内患者得分平均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 软件统计分析,p<0.05,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A组,但其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疝复发概率、患者疼痛感评分等均低于A组,同时患者的满意度也更高,详情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x ±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

(d)

疼痛感评分

A组

50

57.23±12.54

6.52±1.22

2.96±0.97

B组

50

72.37±10.76

3.24±1.01

5.89±1.23

P

-

< 0.05

< 0.05

< 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疝复发率比较

组别

例数

并发症发生率

疝复发率

A组

50

11(22%)

10(20%)

B组

50

3(6%)

2(4&)

P

-

< 0.05

< 0.05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A组

50

47

3

0

94%

B组

50

39

8

3

78%


3 讨论

目前来看,针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是有效的方法,但以往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切口较长,加大了手术风险,增加了术后恢复时间,而且在游离精索时容易损伤精索静脉,导致出现并发症概率增大,加大了术后的治疗费用,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由于借助腹腔镜,可以使视野更加清晰,避免了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同时通过在腹膜前间隙置入人工合成的聚丙烯平片,使耻骨肌孔可被完全覆盖,这样可显著降低疾病的复发。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 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微创”、“后入路”和“无张力”的特点,允许植入足够大的补片,并且符合“工程力学”的原理,其临床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得到证实。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3]。在本次研究中,对B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结果显示,B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A组,但其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疝复发概率、患者疼痛感评分等均低于A组,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表明了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更理想,同时也有效的帮助医生对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做出合适的选择。

综上所述,针对腹股沟疝患者使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恢复效果更好,手术成本低,并发症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克福 .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比较 [J].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22(31):57-58.

  2. 朱卫, 陈惠康 . 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 的疗效对比 [J]. 中国医疗设备, 2017,4(32):556.

  3. 贺廷帮.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1 (8):618-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