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2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李旺弟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摘要:目的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本院符合条件的8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 风险管理; 妇产科; 效果分析;


孕产妇身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妇产科属于高风险科室,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提高风险管理质量。近年来,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改进,风险管理在临床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也从根源上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率,有利于科室护理质量的提升,因此逐渐被广大临床护士和患者所认可。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本院符合条件的8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即患者入院后安排床位,保持病房清洁、通风,并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和相关陪护制度等;定期为患者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随时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按照规定时间检查患者病房,做好基础性护理,包括夜间护理工作。观察孕妇身体健康情况,若发现患者身体异常,则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做好相关处理,完善相关记录。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具体内容下。①加强对监护人员的思想教育,在日常护理中,相关护理人员需要随时注意妇产科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如实记录,以便在总结和整理问题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做到对患者负责,从而在患者发生危险或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诊治。②优化护理流程,帮助护理人员实现规范性作业,在工作中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工作,还可以通过建立风险预防小组,加强对患者风险问题的管理和看护。③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进行项目检查,综合分析患者周围各种信息,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制订预防措施,消除潜在危险因素。④加强护理病历的规范化书写,从根本上改变护理人员的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充分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提高其对潜在危险因素的重视程度,确保患者的安全。⑤规定质控体系的工作内容,对质控成员进行完善的培训管理,组员依照质控具体内容有序地进行工作,在控制管理中一旦发现问题,就必须认真对待和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满意度使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分数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分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40

13(32.5)

26(65.0)

1(2.5)

39(97.5)


对照组

40

6(15.0)

27(67.5)

7(17.5)

33(82.5)


χ2值





5.000


P值





0.025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无效

显效

有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0

1(2.5)

26(65.0)

13(32.5)

39(97.5)


对照组

40

6(15.0)

26(65.0)

8(20.0)

34(85.0)


χ2值





3.914


P值





0.048

3 讨论

3.1 建立健全专科安全管理制度

对妇产科经常发生的突发性安全事件,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经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在风险事故发生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根据相关制度进行应急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专业性仪器的管理。明确规定仪器的存放地点,并由专业人员看管和维护,做到随时保证仪器准备充足和完善,确保在进行风险问题处理时,仪器能够正常运转,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另一方面,要建立专门的医院消毒团队。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标准进行医院无菌室和仪器消毒,尤其要做好病房的消毒清理工作,保证病房干净整洁,避免患者感染病菌。

3.2 完善质控体系

落实质控小组的成立和健全,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协同责任护士共同组成质量监控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确保成员对患者的健康管理、病房卫生管理等各种优质服务。同时,规定质控体系的工作内容,对质控成员进行完善的培训管理,组员依照质控的具体内容有序地进行工作,在控制管理中一旦发现问题,必须认真处理,并及时改进,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护理质量意识。

3.3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

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会决定患者对医院的认知和感受。因此,必须加强对护理人员整体水平的提升。首先,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常规培训工作,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患者应急预案、妇产科护理方法等。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到不同形式的护理案例当中,每日对重症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关讨论,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其次,根据每个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护理经验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对低年资、缺少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要加强常规护理方式以及妇产科患者的各种风险疾病特点的培训。另外,落实护理人员对患者风险应对能力的培养。最后,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在培养护士耐心和责任心的同时,善于发现护士的进步,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励护理人员继续努力工作和确保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与护理。

综上所述,妇产科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储小红,康群.风险管理在护理不良事件干预中的应用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9(11):24-26.

[2] 潘燕灵.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17(42):135-136.

[3] 李桂兰.风险干预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CD].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9):175-176.


性别:女

学历:大专

籍贯:甘肃通渭

职称及职务:护士

研究方向:妇产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