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情境化课堂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9
/ 2

谈初中数学情境化课堂教学策略

王涛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洪河学校     156332

摘要:当前,我国教学形式革新逐渐深入化,初中数学课堂需要探索效率与授课质量更好的基础模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能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点,达到有效运用的目标。情景化教学可以有效结合当前初中数学课堂的需求,深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中,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与应用情景化课堂策略的意义,随后深入研究策略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景化课堂;授课策略

引言:通过应用情景化课堂模式,授课老师能够创设对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到学习流程中,避免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同时,合理应用情景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产生探究数学知识背后规律的倾向,进一步完善整体授课体系,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因此,授课老师需要深入研究情景化的教学策略,并将其以科学的方式应用到课堂中,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一、初中数学应用情景化课堂策略的意义

(一)能够深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通过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情景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使他们对数学知识产生分析与研究的兴趣。由于初中生心理特性原因,其对知识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自身兴趣。如果兴趣没有得到有效激发或引导,便会导致教学课堂陷入僵局,无法提高授课质量。因此,通过应用情景化课堂,可以让学生在对应的环境条件中有效激发自身兴趣,达到理想化的学习目标。

(二)有利于创设教学环境氛围

初中数学课堂应用情景化授课能够有效革新教学氛围,让传统模式的弊端能够得到改善,避免学生出现抵触心理。这种情景化方式有利于教学氛围的轻松化、愉快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强化整体环境的正向反馈。在这一流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受益与教学氛围,能够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提升。因此,通过采用情景化课堂模式,可以有效增强整体教学质量,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后续的授课活动创设优秀的环境条件[1]

二、初中数学应用情景化课堂策略的主要途径

(一)利用多媒体方式,强化情境真实性

初中数学在应用情景化课堂策略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授课老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针对教学情境进行构建,使学生能够直观认识到数学知识点的内容,进一步强化整体授课效果,避免出现认知偏差问题。当前,随着信息与硬件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设备的显示效果以及功能拓展性都已经达到较为良好的级别。授课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拓展内容展示效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融入到这一情景当中,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同时,积极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有利于减轻授课老师的负担,为后续的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传统教学模式需要授课老师进行深入备课,并在课堂中应用黑板、扩音器等装置进行讲解。这种模式效率较低,容易导致学生陷入精神疲劳,不利于情景创设的融入效果提升。因此,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省略板书步骤,并为学生展现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形式,让他们能够将自身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教学情境中,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的过程中,授课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寻找三角形线段或角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三角形的基础特性。然而,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展现三角形的性质,容易导致学生陷入认知偏差,不利于后续授课的展开。因此,授课老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形式,为学生播放对应的PPT、三角形模拟视频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认识到三角形的基础特点,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强化整体授课质量。

(二)结合生活元素,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效果

在初中数学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授课老师需要注重结合生活元素,让学生能够对情境内容产生熟悉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强化情景课堂的授课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不断地研究过程中合理应用情境内容,降低出现认知偏差问题的概率。同时,合理应用生活元素进行情景创设能够让学生的理解效率得到提升,减轻授课老师的讲解负担,进一步强化整体授课质量,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2]。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的过程中,授课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对应教学场景,并结合生活中的元素,要求学生在身边找出存在轴对称特性的物品。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中,实现良好的教学目标。

(三)合理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情境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还可以结合设问方式,进一步强化情境的授课目的性,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合理的设问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并合理利用自身的求知倾向,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同时,问题形式有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提升,可以让他们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充分贴合情景状态,完成数学思考,有效强化整体教学质量。此外,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通常较为显著,因此授课老师需要结合这一部分进行设问情景的微调,让其能够符合个体的状态,避免出现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这一节内容时,授课老师可以结合情景方式,对学生提出“杨辉三角”的相关问题,让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思考,了解基础数学规律,显著增强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应用情景化策略进行课堂构建时,授课老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数学授课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情境学习的方式,提高自身应用技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潘启敏. 多元教学策略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C]// 2018年授课老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2018.


[2]严海波.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J].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 2018, 000(010):P.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