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承载网结构和需求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9
/ 2

5G承载网结构和需求分析

李海舟 李性南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玉林市分公司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5G无线网、核心网的变化对承载网的影响,对5G承载网的的光纤需求做了对比,然后分析光纤的各种承载方案,最后给出了移动城域网中传和回传网络的带宽计算模型。

关键词:承载网;5G;光纤;带宽


  1. 概述

随着我国5G试验网的推进,5G承载网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大运营商的关注。与4G承载网相比,5G承载网从网络架构和网络带宽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研究5G承载网架构和带宽的变化,提前规划5G承载网对5G网络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5G承载网的架构演进

5G无线网和核心网的架构变化导致对承载网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下面分别给出分析。

2.1无线网的变化对承载网的影响

4G无线网的BBU网元在5G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BU物理层的一部分下移到AAU,下移后前传接口由10Gbit/s的CPRI变成了25Gbit/s的eCPRI;BBU的一部分非实时功能上移到CU,CU的集中部署为未来无线网络的云化做好了准备;分离出CU后,BBU剩下的部分为DU,从承载网的角度看,AAU到DU部分是前传,DU到CU的部分是中传,CU往核心网的部分是回传。

2.2核心网的变化对承载网的影响

5G时代,业务分为大连接的MMTC、大带宽的eMBB和低时延的uRLLC3类业务,后两种业务要求核心网从省中心下沉到地市核心乃至地市边缘节点。

核心网的下沉使4G时代的“大接入、小核心”承载网架构演变为5G时代的“小接入、大核心”的网络架构,5G时代的承载网除了移动接入的承载外,还有核心网之间内部流量的承载,这部分承载可以被视为DC之间流量的承载。5G时代核心网到公网的出口可以在地市的核心或边缘节点,因此对于本地节点的访问,无需迂回到省中心节点,这样既可以节约带宽,又能降低时延。

  1. 5G承载网前传部分对光纤数量需求

下面分析5G前传对光纤的需求,并将其与固网光宽对光纤的需求做比较。

3.1移动前传的光纤需求

4G基站工作在800MHz、1.8GHz、2.1GHz和2.6GHz共4个频点,5G低频基站工作在3.5GHz或4.9GHz频点,未来还可能有28GHz或更多的高频点,考虑到基站频点的平均情况,假设5G+4G共站的情况下平均每站4个载频,假设一个综合接入机房集中放置20个物理基站的BBU/DU那么该综合接入机房前传光纤的数量计算如下:前传光纤芯数=每RRU纤芯数x每基站扇区数x载频数x基站数=2x3x4x20=420芯光缆,即便基站前传全部采用单纤双向的技术以节约纤芯,从综合接入机房出局的主干光缆也需要有240芯。

3.2有线光宽的光纤需求

假如综合接入机房放置的OLT设备覆盖周边8000个家庭用户,按固定光宽PON口下平均40个用户共享一根主干光纤,则主干光缆的芯数将达到200芯;两者相比较可见,5G阶段移动前传光纤的需求量将可能超过固定光宽的纤芯需求。因此5G时代接入主干光缆的规划需要考虑5G时代的纤芯需求;未来5G成熟期,尤其是引入高频点后,5G将迎来新的接入光纤建设高潮。

  1. 5G前传的设备解决方案

在光纤稀缺的地区,5G前传可以采用无源粗波分、有源OTN或WDM-PON的方式解决。无源粗波分技术在4G中已经使用,只是其速率在10Gbit/s以下,5G时期速率需提升到25Gbit/s;有源波分可以采用睿频技术,将10Gbit/s、25Gbit/s的芯片超频到50Gbit/s、/100Gbit/s速率以降低接口成本,或者可以采用25Gbit/s的彩光技术,同样需要降低成本;WDM-PON类似于点对点波分技术,只是将放在单个基站的合/分波器放在光宽ODN的分光器的位置以便服务于多个基站,WDM-PON不同于TWDM-PON,前者波长数量大,没有时分复用,主要提供带宽需求大的波长业务,如基站前传,后者波长数量少,既有波分复用也有时分复用,主要用于光宽用户的带宽提速。

  1. 5G移动城域承载网络架构及带宽需求

根据5G基站建设模型,假设某本地网有10000个基站、1000个综合接入机房,DU采用小集中的方式部署,每个综合接入机房带有10个物理基站;考虑5G网络规模应用的成熟期,5G核心网下沉至城域网的核心DC和边缘DC,城域边缘节点20个,每个城域边缘节点带50个综合接入节点;城域核心出口节点1对(2个),该对核心节点带20个城域边缘节点。假设在城域网的核心节点和汇聚节点部署CDN和MEC将流量本地化,节点的下联和上联带宽的比例为5:1,即80%的流量只需访问本地的节点,仅20%的流量需要去更高的网络层面访问。

由以上分析可见,5G承载网的中传总带宽高达25Tbit/s,汇聚和核心层面总带宽分别为5Tbit/s和1Tbit/s;相对4G网络,5G网络无线侧带宽的增大虽然造成中传/回传带宽大大增加,但由于核心网的下沉以及CDN和MEC的部署,减缓了回传和城域出口的带宽增长趋势;前传网络总带宽需求高达750Tbit/s,是带宽需求最大的层面,因此前传的承载应主要以光纤为主,以避免对设备组网造成过大的压力。

  1. 总结

5G对承载网建设的投资需求取决于5G覆盖的厚度和广度,考虑到4G会长期与5G共存,5G初期很可能是单频点的热点覆盖,因此承载网的建设只需满足单一频率下的部分热点即可,采用非独立组网。随着5G的推出及其向万物互联的演进,移动网的流量占比将逐步提升,未来有望接近甚至超过固定宽带的水平;从网络架构上看,5G核心网的下沉也使得城域移动IP网和IP城域网架构越来越类似,这两张网未来有可能逐步融合成一张综合的IP城域承载网。

  1. 参考文献

[1]万芬余蕾.《5G时代的承载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张传福.《5G移动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李海舟,现就职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玉林市分公司云网运营中心,主要研究无线网络优化;

李性南,现就职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玉林市分公司云网运营中心,主要研究无线网络建设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