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十四五”综合智慧能源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9
/ 2

佛山“十四五”综合智慧能源规划研究

曲 锐,陈 雪,温纪营,刘 成①;潘沃胜 ,罗 伟②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①;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②,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适应能源革命的综合智慧能源规划是佛山市十四五智能电网规划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本次研究以佛山市十三五综合智慧能源发展为基础,以能源互联网、智慧用能和多能互补为发展方向,构建以用户为中心、以电力为基础的新型智慧能源模式

关键词:综合智慧能源;电网规划;电网建设。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美丽中国”的建设关键核心是绿色发展,其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目前,综合智慧能源已取得社会的广泛共识,是能源革命、新一轮电改和现代电力技术、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产物,将成为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选项,对推动能源领域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将产生深远影响。

为相应国家号召、适应当前能源生产改革浪潮,佛山供电局统筹考虑、研究分析、积极布局,在“十四五”智能电网规划中开展了佛山本地化的综合智慧能源规划研究工作。

  1. 佛山的综合智慧能源发展现状与问题

“十三五”期间,佛山综合智慧能源发展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建设与发展,具体如下表所示。主要体现充电基础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电能替代等方面。

1 佛山“十三五”期间综合智慧能源发展

综合智慧能源发展

初见成果

充电基础设施

1645个,满足社会充电需求,部分公交充电站充电效益可观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11189个光伏并网,并网容量达622.58MW

电能替代项目

替代电量52.93亿千瓦时

“十三五”期间佛山综合智慧能源发展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1)综合能源业务顶层设计有待提高,缺乏明确的投资策略、立项渠道、建设流程等。

(2)电网企业在智慧能源领域,缺乏关键核心技术装备,主要是引导、鼓励客户自行安排资金开展电能替代改造,商业模式较为单一,导致项目落地较难。

  1. 规划原则和目标

基于对目前佛山综合智慧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困境,佛山供电局在“十四五”电网规划时重点对综合智慧能源部分进行着重研究,确定了“十四五”期间综合智慧能源发展的规划原则及目标。

以能源互联网、智慧用能和多能互补为发展方向,充分运用“云大物移智”等技术,构建以用户为中心、以电力为基础的新型智慧能源模式,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综合能源供应及增值服务。

打造一批具有全省影响力的综合能源示范项目,积极拓展电动汽车及充电桩运营、电能替代推广、冰蓄冷项目推广等综合能源服务,探索新型商业模式,配合省公司打造全身统一的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建设覆盖综合能源上下游的全业务链支撑体系。

  1. 规划方案研究

“十四五”期间,佛山供电局积极布局,计划从电动汽车及充电桩运营、电能替代推广、冰蓄冷项目推广等综合能源服务以及“互联网+”智慧能源、储能项目等方面打造一批具影响力的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

(1)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

“十四五”期间,佛山局将根据上级公司的投资策略,建设各类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预测自主投资建设城市公共充电站、城际快充站、公共区域充电单位内部充电桩等领域,投资建设500个充电桩。预计投资4000万元。推动社会资本建设居民内部建设充电桩约0.6万个,配合上级公司完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服务平台,实现社会电动汽车运营商接入平台并互联互通。

(2)分布式光伏发展规划

预计在“十四五”末期,佛山市的分布式光伏将继续呈现稳步增长势头,其主推动力为居民的分布式光伏。“十四五”期间佛山地区光伏累计数量1.5万户,并网容量累计1000兆瓦、年发电量7亿千瓦时。“十四五”期间,通过实施光伏业务管理智能化、建设光伏业务云平台,实现线上备案申请及多方协同地高效审批的新模式,通过银行线上代开发票的电费结算创新模式应用,通过远程服务手段推动月结电费在线发布及用户线上确认的互动模式,实现光伏用户电量电费结算的精益化管理。

(3)电能替代推广规划

“十四五”期间,佛山供电局电能替代电量完成省电王公司下达指标,预计“十四五”期间电替代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

1)分领域开展电能替代。重点实施电锅炉、热泵、电蓄冷空调、等9类电能替代技术。

2)深入开展调研,挖掘电能替代市场潜力。联合各行业协会、能源服务公司,依托专业厂家力量对佛山市能源消费市场结构进行摸底调研,确定电能替代重点实施领域;结合政府关注的高能耗企业、纳入节能考核的企业进行重点排查,初步筛选出目标企业清单;每个领域选择1-2家代表性企业深入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论证,制定具体项目实施推进计划。

(4)冰蓄冷项目推广规划

十四五期间,推广蓄冷项目在工商业领域落地。

1)梳理潜力改造客户情况。重点在商场等冷负荷高峰持续时间长客户群体中推广应用。

2)冰/蓄冷技术主要推广应用场景主要为空调负荷集中、峰谷差大、建筑物相对聚集的区域。可利用消防水池、人防工程条件及其他存水设施的进行改造,减少投资。

(5)“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

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项目,在工业园区建成包括冷热电三联供、光伏电站、储能、蓄冷等智慧能源及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运行云平台,促进“源-网-荷-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营造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

拟在佛山市三水区大塘工业园区内建设三水大塘“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建成热电联供、光伏、储能、蓄冷、智慧能源运行管理平台,满足大塘工业园区未来2~3年的用热、用电需求,推进园区能源的梯级综合利用,总投资约63800万元。

(6)储能项目推广规划

十四五期间,探索工业用户侧储能应用。通过在汇源通园区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中,建设一套光-储-充微电网系统,探索储能试点示范应用。

  1. 佛山综合智慧能源规划综合效果分析

1、通过完善多样化的服务手段,拓展服务渠道、预计在“十四五”末期,佛山市的分布式光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的并网项目数量及并网容量,预计并网数量1.5万户、并网容量累计1000兆瓦、年发电量7亿千瓦时。通过光伏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明确产业发展规模,力争做到电网规划与光伏发展的协调统一,确保配套设施和并网等服务、保障项目质量达标,力求既保证用户并网需求,又减少电网投资和传输损耗。

2、“十四五”期间,加强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预计建成充电基础实施2100个。建成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与社会充电设施资源共同满足80万辆电动汽车基本充电需求。

3、“十四五”期间,随着能源消费增长及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的挑战越来越大,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通过规划落地,预计可完成上级公司下达的电替代指标(100亿千瓦时)为增供扩销贡献电量。此外,通过推广冰蓄冷项目落地、巩固客户资产代维等工作,确保电网企业在智慧能源领域占领行业的制高点。

4、通过微电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将有效解决线路不可转供电、台区重载和低电压问题,同时为解决工业园区内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储能与电网及负荷的协调互补、灵活调度等区域电网的建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将掌握园区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运营数据及商业模式,为今后开拓园区综合能源业务市场积累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佚名. 这些新提法将深刻影响电力行业[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7(32):6-7.

廖雯. 电力多经企业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 价值工程, 2019, v.38;No.542(30):19-20.

电能替代丨南网预计年新增电量1.33亿千瓦时 中国电力报

王建民. 冰蓄冷空调技术探讨与应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2, 24(006):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