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设备规范化管理流程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5
/ 2


临床检验设备规范化管理流程探讨

郝井文

兴安盟蒙医院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 137400

摘要:临床检验设备是医疗卫生服务开展的重要基础,新时期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临床检测设备数量也逐渐增多,为满足医疗服务需求,开展和设备规范化管理是必然可行的。下面文章对临床检验设备规范化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临床检验;规范化;设备管理;临床设备

引言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无论是大型三甲医院还是县乡社区医疗部门均引进先进的检验仪器投入,医学检验科已成为医院自动化、高精度仪器设备比较集中的科室。使用管理好、发挥其效能保证正常工作不间断进行已列入检验科管理工作一个重要环节,否则将导致正常工作无法运转。

1临床检验设备对医院和患者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我国对于医疗领域的发展更加重视,伴随着各种未知病状逐渐增多,过往的医疗诊断设备已不能满足当下的医疗需求,医疗设备的更新也随着医疗需求进行加强,性能多元化、多参数的科技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中,医疗设备准确的计量检测为医务工作人员在疾病诊断、用药和照护都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医院的诊断治疗中,医疗设备为医院医护人员提供了数据支持,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医疗设备的管理和应用,只有提高临床检验设备的准确性和数据的有效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将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最大化。计量检测是现阶段医疗检测中可靠性极强的检测技术,若要使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应当保证临床检验设备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在医疗诊断过程中,所谓的医学计量主要包含以下几类专业:医用光学、医用电磁学、超声学,生物力学等,以上专业均涉足所有医学测量范围。如何准确的,行之有效的检测人体的各项生命体征,为医务工作人员提供可靠准确的参数,诊断疾病类型以及治疗方案和用药方案呢?如此问题可运用通过计量检测技术检测的医疗设备用于医院临床医疗诊断,伴随着我国科技技术事业的发展壮大,众多高科技、精密度的医疗设备应用到了临床医疗诊断中,不得不对于医疗设备的使用风险有着一定的担忧以及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为了避免因医疗设备的计量检测问题引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务必要运用计量检测技术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测,保障医疗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中的诊疗判断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临床检验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维修保养意识

在临床诊断工作中,要定期的进行器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这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基础所在,同时也是判断和评估设备是否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的手段,这对于排除设备隐患、降低损耗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实际来说,很多临床检验设备设备的维修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很多设备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维修和保养,导致医院医疗设备的应用效率较低,同时其使用寿命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导致医院自身成本费用显著提高,甚至可能出现误诊,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2.2没有衡量检验项目必要性的标准

目前送检机制是由医生根据患者病证,开具检查清单。并由护士或患者自己留取样本送检。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监管缺失,容易出现多项不必要检查,延误患者治疗时机,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此外,由于缺乏公开的衡量标准,患者难以断定参检项目是否与自身疾病具有较高关联度。若长期如此,且病情没有出现明显缓解。那么就容易产生猜忌,容易导致医患矛盾。

2.3设备采购风险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在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型放射类、生物安全类、灭菌类医疗设备对安装房间的温湿度、水电、通风等条件的要求较高,检验科设备、急救医学科和重症监护室的中央监控系统、心胸内科的遥测系统、心电图机及远程医疗设备对信息化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采购论证、招标执行过程中,需要临床科室、设备科、采购中心、总务科及信息科等医院多个职能科室共同参与。各科室分管职责不同,相互之间存在较多的职能交叉,但目前医院各科室之间的配合力度不够

3临床检验设备规范化管理措施

3.1完善维修工作管理制度

在临床检验设备的临床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具体来说主要涉及到:第一,设备管理制度;第二,设备规范化操作制度;第三,性能检验制度等等。并且要严格的加以落实,从而保证保养维修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同时实现预期的目标。同时,在开展实际的临床检验设备保养维修过程中也要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标准和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来调整维修保养措施,从而为维修保养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2对设备进行管护

在使用检验设备同时,要实时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管理。要观察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健康,另一方面要观察设备运行环境是否安全。对于运行存在异常的设备,要及时维修,对于老化或存在运行异常风险的设备要进行标记,并加强对这些设备的管护频率。对于每一种检验设备在进行检查之后要进行如实记录,检验科设备必须认真做好校准、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对每台仪器定期进行性能评估,对每个检测系统进行量质溯源。建立健全设备档案管理,以确保检验设备使用最大化。

3.3强化设备采购水平

在采购论证过程中,临床科室对医疗设备的功能特点提出需求;设备科实施市场调研,了解当前市场上主流产品的价格及配置,通过列表比较优缺点,同时参考医院往年购买医疗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和价格,将调查结论报医疗设备专家委员会论证,并根据实际需求编制技术参数;同时,设备科根据设备的技术参数、使用条件、安装条件等需求,与总务科协商是否可达到此类设备的安装条件,进而制定最终的招标参数。对于信息化要求较高的医疗设备,设备科需与信息科共同制定技术参数,以避免招标参数和医院现有信息化系统冲突,或招标参数在医院现有条件下无法实现,进而避免采购的医疗设备无法正常验收。医院各科室之间要明确职责,避免职责盲点,提高协同性,共同完成对全院医疗设备的采购、招标。

3.4加强临床检验设备科学管理

在医院的实际管理中要加强科学化的临床检验设备设备管理,这对于实现更高水平的临床检验设备设备运行状态至关重要。在医院中,医务人员以及相应的领导人员通常都是医学类专业,对于医疗设备领域的工程技术知识相对较为匮乏,同时也没有较强的设备管理理念和意识。如果在规章制度上存在不足,则很难实现较好的医疗设备管理效果以及保养维修效果,即使精通相应的工程技术,如果缺乏合理的规章制度,也很难有效的进行医疗设备的管理和保养维修。因此在医院中必须要注重管理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其中主要包括维修组织管理、领导人员以及相关维护人员的共职责、设备维护管理内容、设备事故责任划分、人员培训等方面,充分保障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还要对管理方法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进,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状态库,全面的记录设备的实际工作状态,从而起到一定的比对作用,提高其性能掌握的实时性,落实保养维修工作,提高医疗设备的运行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检验科是运用医疗设备、仪器对各种标本进行检测并出具信息报告,从而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的科室,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发展,检验科仪器、设备也逐步信息化、电子化、自动化与微量化,临床检验设备管理工作也提出较高要求,为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准度做好设备为日常维护与检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建平.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科学中国人,2017,10(21).

[2]齐颖.检验医学检验技术与设备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14(10).

[3]刘凤华,李俊英,宋文桃.浅谈临床医学检验分析的质量控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7,39(S1):3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