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检查对肿瘤诊断比较准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哪种检查对肿瘤诊断比较准确

王晓康

康定市甘孜州卫生学校附属医院 四川 甘孜州 626001

肿瘤指的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产生的新生物,这些新生物一般呈占位性的块状突起,也称之为赘生物[1]。依照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和对机体的危害程度,又将肿瘤分成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其中良性肿瘤一般不会发生转移,预后良好,也不会引起患者死亡。但是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并且容易发生转移,在治疗后还容易复发,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便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于肿瘤临床应早诊断并给予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那么,哪种检查对肿瘤诊断比较准确呢?

  1. 认识肿瘤

肿瘤指的是一群生长失去正常调控的细胞形成的新生物,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又俗称为“癌”,起源于内、外两个胚层,比如上皮细胞。癌症是由西方的医学之父,希泼克拉底定义的,他在大约前460-前377年观察到肿瘤和其附近蔓延的血管像一只螃蟹,因此用螃蟹的英文来描述它,癌症在拉丁文里就是螃蟹的意思[2]。癌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位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然后到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位居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也是肺癌,然后到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有相关分析得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的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可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等有关[3]

  1. 肿瘤的早诊断和预防

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早期发现并且治愈的,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可以通过现有的医疗措施以及康复治疗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痛苦,并且提高生活质量的[4]。因此要积极预防肿瘤,一级预防中:要预防病因学和发病学,重点在饮食的预防上,还包括生活习惯的预防和心理预防;二级预防中:是要早发现、早诊断并且早治疗,尽量延长生存期限;三级预防中:是针对那些已经属于中晚期的癌症患者,目的是要为其延长生存时间,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当前在临床上手术治疗仍然是很多肿瘤患者有根治希望的治疗方法,但是手术治疗的成败与否主要还是取决于在手术时肿瘤的病期,病期越早,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越高,因此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5]。肿瘤在早期也会出现很多信号,包括身体出现异常肿块、消化性溃疡经过正规的制酸治疗六周后都没有愈合、食滞胸闷、痰血呛咳、食欲减退、无痛血尿、大便出血、鼻血、鼻塞、声嘶头痛、异常出血、白带增多等。例如肺癌早期会出现咳嗽、咯血、胸痛、反复在同一个部位发生肺炎等;乳腺癌早期会出现无痛性乳房肿块;食管癌早期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进食的时候胸骨后会出现不适感;鼻咽癌早期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听力减退或者是严重的中耳炎、鼻塞伴涕血;结肠癌早期会出现大便习惯的改变和便血;子宫癌早期会出现阴道不规则的出血或血性白带;淋巴瘤早期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

  1. 肿瘤的诊断

  1. 病史

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年龄、病程、家族史、遗传史、与肿瘤发病密切相关的既往史,还有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1. 体格检查

要检查患者的皮肤、巩膜、浅表淋巴结、身上有无肿块、直肠指检等。

  1.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中的超声波能够通过人体的组织器官,由于不同组织的密度不同,会引起不同的超声波反射,然后接收到回声再通过计算机处理来获得各种断面图像。超声检查能够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内部回声以及回声强度,适用于肝、胆、子宫、胰、肾上腺、胸、附件等[6]

  1. 放射学检查

包括X-线检查:适用于普查胸部的肿瘤以及骨骼、软组织的检查等;CT检查:临床主要应用于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能够测量直径1厘米左右的肿瘤,还能够判断肿瘤的分期,介入CT穿刺活检和治疗;MRI检查:对人体没有损伤,对于神经系统疾病,脊髓、颅内肿瘤的诊断比较准确,并且效果优于CT,还能够诊断心脏的病变,CT检查因扫描的速度比较慢因此不能够诊断心脏病变,对于直肠、膀胱、阴道、子宫、关节、骨、肌肉等部位的检查效果也优于CT[7]。但是MRI检查也有缺点,该检查是影像诊断,很多病变单单凭MRI检查很难诊断,该检查不像是内窥镜能够同时获得影像和病理两个方面的诊断。并且该检查对于肺部的检查效果不优于CT检查和X线检查,对于胰腺、肝脏、前列腺以及肾上腺的检查不比CT优越,另外该检查的费用很高昂。

  1. 内镜检查

包括支气管镜、消化道内镜、膀胱镜、鼻腔镜以及胰胆管造影,该种检查能够在直视下活检并且取得病理依据。

  1. 细胞学检查

各种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查,包括甲胎蛋白,是肝癌的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是胃、肠、肺、乳腺癌的肿瘤标记物;CA19-9,是胰腺癌的肿瘤标记物;CA125,是子宫和卵巢癌的标记物;CA15-3,是乳腺癌的标记物。

  1. 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肿瘤最权威的“判决书”,包括肿瘤切除活检、肿瘤切取活检、体腔液的检查、分泌物的检查以及针吸细胞学检查、病灶印片检查等。能够准确判断肿瘤,从而能够更好的确定治疗方案。

  1. 小结

临床对于肿瘤的诊断有很多检查方式,关于最准确的检查方式,还是应该依照不同部位以及不同性质的肿瘤来决定,具体依照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有效的检查方式。

参考文献

[1]柳维军,杜春梅,黄新悦, 等.DNA倍体分析在支气管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世界肿瘤研究,2020,10(02):47-51.

[2]李文秀,王兆富,苏俊武, 等.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2020,15(9):1338-1341.

[3]凌浩,席晓旭,李梦露, 等.胸腺肿瘤的MRI分类诊断探讨[J].磁共振成像,2020,11(8):641-646.

[4]严欢,和水祥,王淑英, 等.超声内镜对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价值[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1(5):738-741.

[5]刘旋辉,毛志群,罗晓.DWI在肝脏恶性肿瘤 微血管侵犯中的诊断价值及其意义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10):80-83.

[6]张宗银,黄志敏,徐红, 等.MRI与CT检查对颅内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9):47-49.

[7]王晶,曾朝强,陈世孝, 等.双源CT与MRI在膝关节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对比观察[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10):138-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