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雷波 郭翠娟

烟台市奇山医院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8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指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NRS评分。结果研究组心理健康状况指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影响

肝硬化是目前的常见病,是由一种或多种因素长期反复损害肝脏所致。病毒性肝炎、酗酒等会导致严重症状。鉴于其特殊性,有必要从具体情况入手,分析患者病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或其他不良炎症,治疗期间应选择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预后差的特点[1-2]。临床表现为静脉高压、肝功能逐渐下降,患者恐惧、焦虑,治疗依从性降低。因此,它阻碍了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心理护理可以满足患者的具体要求,减少负面因素的影响,满足临床护理要求。本研究探析了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8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40。

其中研究组年龄23-77岁,平均(45.78±2.45)岁,男29:女11。对照组年龄23-77岁,平均(45.78±2.91)岁,男27:女13。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①心理疏导大多数患者存在心理压力大的现象,如果不进行心理疏导,心理负担会增加。在临床研究中,需要做好心理疏导,及时与患者互动沟通,认真听取患者意见,给予患者适当的帮助和鼓励,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减轻心理压力,配合护理[1]。②肝硬化早期治疗指导教育优势明显,需要患者进行指导教育,涉及发病机制、用药注意事项等,经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可以提高患者的认识,进而满足临床护理的具体要求。患者可能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医务人员应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并在获得患者的合作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③做好家属指导工作,对家属的帮助和指导对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互动,帮助患者适应新环境。此外,还要向家属介绍患者病情和治疗情况,在获得患者家属的配合后,与家属讨论患者病情,不流露不安和表现,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况(20-80分,越低越好)、护理满意度(0-100分,越高越好)、住院时间和NRS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计数给予x2统计,计量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心理健康状况指标

护理前两组心理健康状况指标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均显著改善,而其中研究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护理前对照组心理健康状况指标分别是63.24±1.21分和65.13±1.21分。护理后分别是45.52±1.78分和43.34±1.27分。护理前研究组心理健康状况指标分别是63.21±1.89分和65.45±1.44分。护理后分别是32.21±1.21分和32.01±1.24分。

2.2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4.89±3.21分,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3.55±2.08分。

2.3住院时间和NRS评分

研究组住院时间7.21±1.24d和NRS评分3.12±1.01分均低于对照组9.52±1.24d和NRS评分3.24±1.44分,P<0.05。


3讨论

肝硬化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其病情复杂,病程长,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导致焦虑、恐惧、紧张、抑郁、消极治疗态度、自杀等心理问题不断,给患者的及时救治带来了非常严重的阻碍[3]。但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治疗不再局限于对患者身体疾病的治疗,心理医学的发展逐步完善,患者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是临床心理护理的重要一步。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不仅有一系列躯体化症状,还会有多种情绪反应。本研究通过与患者的积极沟通和合理的心理干预,使患者树立积极良好的治疗理念,帮助患者快速适应治疗环境

[4-5],做出合理积极的心理预期,配合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该研究的成果显示研究组心理健康状况指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秋霞.心理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3):340-341.

[2]王红.探讨心理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2):254-255.

[3]张璐,周歌,刘亚芳.优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治疗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内科,2019,14(01):116-118.

[4]李艳丽,刘红.研究心理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0):206.

[5]齐艳丽.心理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9):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