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心理护理对 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张雪 林明秀 杨静

泸县人民医院 四川泸州 646100

【摘要】目的:根据ICU重症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心理护理随后对护理质量进行相关研究以及探讨。方法:本次收治的ICU患者共计60例,就诊时间起始为2019.1-2019.12之间。随后在回顾性分析的同时,进行分组。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同时并在本院15名ICU护理人员中随机选取10名护理工作人员,观察组、对照组ICU重症患者分别采用心理护理、常规护理方式,随后查看感染控制效果并对ICU重症患者进行观察,观察相关满意度。结果:观察组ICU重症患者效果明显,其中观察组镇痛、镇静程度与对照组ICU患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促使患者病情的恢复,并能够有效控制感染情况,在恢复的过程中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在ICU护理中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ICU护理;感染控制

一般来说,ICU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同时ICU患者病情严重,严重时会危及生命,ICU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科室。当有细菌侵入时,患者没有一定的能力进行抵抗和控制病毒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得接受长期抗生素治疗,因此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患者在患病的基础上再加上感染,使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病情进行恶化,严重者甚至面临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特别大的威胁[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进行的治疗的ICU患者,在这些患者中选取6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将这60名患者进行分组,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不按照年龄,性别,病程等条件。同时并在本院15名ICU护理人员中随机选取10名护理工作人员,给观察组5名护理人员,给对照组5名护理人员。

1.2方法

1.2.1对观察组的30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首先做好前期护理小组的制定①对5名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分数进行选拔,考核分数较高的护理人员进行任职这个护理小组的组长,然后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进行安排,制定2班轮流制度,每位护理人员12小时工作时间,当护理人员进行工作交接时,一定要做好交接工作,确保患者的情况没有失误;②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护理制度,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护理工作的制度和规范,在明确相关ICU护理内容,制定合理流程的基础上,依据此考核ICU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随后进行研究。③护理人员还应观察患者的各项情况,还应掌握ICU患者的情况。为避免细菌等不良情况,应对ICU科室进行每日消毒,做好相关工作。④由护理小组的组长定期对小组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培训,并进行现场操作示范,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患者一段时间内恢复的情况进行护理计划的调整,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计划;

在进行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方式。第一,加强医患沟通,在患者进入ICU之后,应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在掌握不同病情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介绍,给予关心和照顾,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睡眠恢复。

1.2.2对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常规性的护理。

1.3观察指标

(1)通过对护理前后的镇痛、镇静评分进行临床比较。(2)对ICU患者进行护理态度、护理效果等的比较。

2.结果

2.1镇痛评分比较

通过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镇痛、镇静评分对比,治疗后观察组的镇痛评分为3.45±0.21,对照组镇痛评分为4.60±0.51。观察组中患者治疗前的镇静评分为6.60±1.65,对照组治疗前的镇静评分为6.10±1.64。治疗后观察组的镇静评分为3.50±1.68,对照组镇静评分为5.51±1.30。通过进行对比,观察组整体情况较好。

2.2护理态度、护理效果评分比较

通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参数进行评价,包含护理态度、护理效果、整体护理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观察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于其护理态度来说护理态度评分为70.41±4.10,整体护理效果评分为74.18±4.32,整体护理环境评分为 76.15±6.24。对于观察组来说其护理态度评分为78.35±2.14,整体护理效果评分为80.64±2.87,整体护理环境评分为81.24±6.47。

3.讨论

对ICU患者进行相关护理,这种干预方法要求有关的护理人员每天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质量的监控,建立了一个完善的护理质量体系,对患者的病情的进行实时的掌握,同时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了有利的控制[2]。ICU病人一般为第一次入住,环境陌生同时带有严格的探视制度并在各种监护仪器噪声等的影响下,使其产生焦虑情绪。在传统护理中一般只重视抢救,忽视了抢救的心理问题。在此同时通过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状态。心理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并预防ICU综合征的产生。当前对于患者来说,尽管进入ICU室,但并未正确认知自身情况,认为在ICU就面临死亡。部分患者出现肌肉紧张、心率过快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这些反应,不利于疾病治疗。

ICU是医院中重要的科室,进入ICU的患者大多数病情比较严重,随时具有生命危险,ICU的患者身体抵抗力比较低下,容易受到感染[3],在进行护理时要避免这个问题,为了减少患者感染,我院对60名ICU患者进行研究,

治疗后观察组的镇静评分为3.50±1.68,对照组镇静评分为5.51±1.30。

通过进行对比,观察组整体情况较好。

通过进行对比,观察组整体情况较好。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ICU护理及对患者感染控制具有一定的有利影响,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参考文献

  1. 山广慧,金娜,董青,于岩岩.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05):940-943.

  2. 包纯纯. 探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43+251.

[3]陈丽萍.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0):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