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强化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

陈琳 何雨馨 周红君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

摘 要:目的:分析强化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的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比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SAS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强化护理;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发病率极高,多数患者病情最终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有关研究显示,其死亡率达45%左右,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1]。但目前临床中尚无慢性心力衰竭根治措施,多以改善血液循环、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为主。现对我院诊治的出现慢性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中100例实施强化护理,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的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00例。研究组女58例,男42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4.41±4.40)岁;对照组女51例,男49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6.43±4.21)岁。两组均具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及心律失常症状,符合我国医学会所制定的诊断标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健康教育:通过小册子、健康讲座方式为患者掌握疾病基础知识提供帮助,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患者细致讲解疾病预后事项。

1.2.2心理护理: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由于疾病的反复折磨与长期的治疗,给其造成的经济负担,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和心理。护理人员因根据其心理特点及理解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疏导,主动与患者沟通,减轻其心理压力,引导患者学会发泄情感,让其认识到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1.2.3饮食护理: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避免过饱,以低热量饮食为主,选择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降低基础代谢以减轻心脏负担,限制食物中钠盐的含量。

1.2.4休息及锻炼指导:嘱咐患者确保合理的休息时间,以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心率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为其制定相应强的锻炼计划,如在室内轻微活动、床边缓慢步行或是在床上活动肢体、按摩肌肉等[2]

1.3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评分使用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表(LiHFe),量表包含21项问题,包括社会限制、症状、情绪及体力限制。每项问题均为0~5分,得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就越好。对比两组SAS与SDS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5fa390bfa9ca9_html_cdd1a572686f7e3c.gif ±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5fa390bfa9ca9_html_cdd1a572686f7e3c.gif ±s)

组别

n

社会限制

症状

情绪

体力限制

研究组

100

8.87±1.07

10.62±1.34

10.32±1.75

15.45±3.42

对照组

100

9.92±1.23

11.52±1.86

12.89±1.87

17.83±2.46


2.2 两组SAS与SDS评分对比

研究组SAS评分为(45.22±4.43)分、SDS评分为(49.78±5.22)分;对照组SAS评分为(54.94±5.42)分、SDS评分为(55.62±6.66)分。研究组SAS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冠心病合并心理衰竭是临床治疗中的一项重难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食物中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量增多,加上紧张的工作、吸烟饮酒及运动量减少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慢性心力衰竭多发于老年群体,病情呈进行性不可逆发展,其各种临床症状往往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负担。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冠心病的死亡率高达45%,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一项重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相关研究表明,加强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其病情,能减少其病情的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3]

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给予强化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SAS与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往往在得知自身疾病状况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担忧等负面情绪和心理,这对其疾病的治疗十分不利。因此,在其护理干预中须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稳定情绪,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此外,通过有效的饮食护理、休息锻炼指导等强化护理措施,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强化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顾爱芹,王立春,徐红,倪晓苏. 强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09):1116-1118.

[2]郑妍. 强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16,(16):77-79.

[3]黄新香. 强化护理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观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0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