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关键思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岩土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关键思路分析

王飞

河北龙和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保定市 071000

摘要: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促使各行各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例如,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同时带动了建筑工程的设计转型升级。只有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满足现代化建筑施工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岩土工程作为其基础环节,如果不能保证岩土工程的质量,那么整个建筑工程的品质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建筑企业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做好建筑工程的基础工作,致力于企业经济效益取得最大化的目标。本文先对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再阐述岩土工程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并对岩土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作具体分析。

关键词:岩石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

引言

岩土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涉及到的内容很广,在其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困难性,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创新岩土工程技术。将新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并进行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够促进岩土工程施工质量的不断提升。此外,还需要建筑单位优化施工过程,对施工过程做好监督工作,以防人为失误导致损害岩土工程质量。

1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的主要特点

1.1施工具有区域性

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综合性都比较强,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因为我国地形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各地区的地形、岩土状况、结构等的差别都比较大。所以,进行岩土工程的设计时,最重要的是要先做好实地考察。南北方的土壤结构,土质情况差别都比较大,南方的土壤含水量较大,西北地区的土壤结构比较松散,主要是砂质土。土壤密实的和疏松的区域,所设定的施工方案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为此,工程师在设计施工方案时,要理解岩土工程的区域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引领团队顺利施工。

1.2施工隐蔽性

隐蔽性也是岩土工程施工的一个特征,隐蔽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施工部件隐蔽性较强;另一方面,要想岩土工程发挥作用,就需要在隐蔽的环境中进行。但也是由于隐蔽性的特征使得岩土工程出现问题时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一旦被发现,这些问题就会变成很难处理的问题。由此可见,施工的隐蔽性给岩土工程的维护和检修造成困难。

1.3不确定性

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针对场地的数据较少,这就很难清楚地了解到场地岩土的全部性能。而且随着环境条件变化,一些岩土结构和性能的参数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同时在岩土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还会导致环境条件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在实际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岩土结构和岩土性能发生改变后,又会反作用岩土施工过程,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更进一步增加了岩土施工的不确定性因素。

2岩土工程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2.1创新意识差,新技术发展缓慢

现如今,我国大多数的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的相关从业人员在创新意识方面较为匮乏,新材料与新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成本较低,并没有系统性的人才培养制度,当面临较为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时,依旧运用传统的设计理论或施工方法,这不仅使施工成本大幅增加,施工效率较低,更使岩土工程新技术的发展受到很大阻碍,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随之下降。

2.2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较低

在我国,岩土工程技术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铁道,水利与矿井工程建设,市政工程,建筑工程以及交通工程领域,我国的岩土工程发展有较为显著的进步。然而,从总体而言,我国的岩土工程技术发展仍有很多的缺陷,依旧使用较为传统的Rankine理论库仑定律,Fellenius圆弧滑动分析理论,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等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展出新的岩土理论,这使复合地基设计,岩爆以及土体蠕变等一系列较为复杂的岩土工程难题依旧没有办法解决。

3岩土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3.1岩土工程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我国的经济条件在不断改善的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一些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升级,其中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就备受青睐。施工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新的工艺设备以及新材料,也层出不穷。相比较于其他的施工新技术,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比较多的优势。这类施工技术的应用基本理念就是,使用钻泥浆把钻渣推出孔外,与此同时,在不损坏孔壁的情况下,把孔内的泥浆,通过水下混凝土浇筑法带出来,确保钻孔灌注桩环节的顺利进行。这一系列的操作,噪音低并且不存在积压的状况,同时不发出振动。被建筑规划中的桩基工程广为使用。进行钻孔灌注桩工程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便于顺利施工。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各大工序都需要严格谨慎地执行,主要有以下几大步骤:第一步,定位桩基。稳固好桩位后,下一步是埋设护筒。第三步,把钻机置放于指定方位后开始钻孔。第四步,钻孔完毕,需要清洁钻好的孔。清理完毕后,置放钢筋笼,将其置放于孔底。最后一步,固定好钢筋笼后灌注混凝土。

3.2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型钢水泥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是由特制的多种深层搅拌机,从上到下将施工现场的原位土体进行切割,同时,从搅拌头处将水泥浆等固化剂注入到土体内部,并且与土体进行均匀搅拌,通过连续性的重叠搭接施工方法形成1道水泥土地下连续的墙体。而且在水泥土硬凝前将型钢插入到墙体中,形成了型钢和水泥土复合型墙体型钢水泥土的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对邻近的土体扰动降到最低,占地与施工用地非常少,废土外运量也很少。施工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噪声,泥浆以及振动污染,并且与钻孔注浆排桩相比较,施工成本能够有效降低20%~30%。

3.3沉井施工技术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沉井施工技术是应用最具普遍性的一种新技术。在沉井施工技术具体应用过程中,其对于周围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较小,而且占地空间较小。在具体技术应用时,可以按照最初的设计来对深井结构进行填埋,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建筑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工程建筑的承载力水平,进一步扩大综合质量性能。

3.4喷射混凝土灌注技术

在目前的岩土施工中,使用的第三种新技术是喷射混凝土灌注技术,此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将按照比例调配好的材料使用喷射机,将其喷射到需要施工的表面上之后,材料因为喷射的原因产生凝固,这样,施工表面的强度和完整性会得到加强。从目前的具体施工来看,喷射混凝土灌注技术的利用较为普遍,主要是因为因为在深基坑纸糊的工作中,利用这种喷射技术可以将混凝土和钢筋网进行有效的黏合,这样,基坑支护的稳定性会明显的加强。从具体的施工利用来看,此种施工技术的效果也得到充分的发挥,一方面需要对喷射浆液的配比进行科学的分析,另一方面需要对喷射的部位选择进行确定。

结束语

我国的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使用新技术能给企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新技术的使用也需要根据岩土工程的施工特点,在实践中具体分析应用,探究最好的应用措施。此外,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探究施工新技术,引进新型的设备,推动我国岩土工程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提高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廖亚楠.岩土工程施工中勘察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5):162-163.

[2]孙自强.岩土工程施工中勘察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9):202-203.

[3]雷奇,丁晓庆.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8):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