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产后出血中存在并需注意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预防产后出血中存在并需注意的问题

危秀蓉

西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 西昌 615000

产后出血的定义为产妇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出500ml,一班情况下产后出血出现在产后2小时内,产后出血作为产妇分娩期间十分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关键性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包含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子宫收缩乏力,临床中最常见的因素是宫缩乏力。文献资料显示,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认为子宫收缩乏力是引发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同时指出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在对于产后出血原因的大量研究中显示,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软产道损伤等都是引发产后出血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最为多见,通常占据70%到80%之间,最重要的诱发原因为产妇在分娩之前精神过于紧张,产程时间延长,难产,都会引发产妇疲劳过度,倘若进食和进水较少,或是应用镇静剂以及解痉剂的剂量较多,均能够提升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几率。如果产妇的年龄大于40岁,通过接受过不孕症的相关治疗,或是存在习惯性流产以及二次剖宫产手术,都会诱发出现产后出血。

当胎儿娩出之后24小时之内,产后出血量大于等于500ml属于产后出血,大部分产后出血出现在产后2小时之内,属于分娩期非常严重的一类并发症,倘若产妇失血量比较多,会影响到产妇产后恢复,同时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所以临床医护工作人员需要提高对产妇产后出血的防治以及护理工作,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在产妇分娩2小时之内,需要严格观察其具体表现,对于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会阴伤口以及宫缩情况给予监测,记录产妇产后出血量,针对不能自解小便的产妇给予导尿,保证膀胱获得及时的排空,防止膀胱过度充盈影响子宫收缩引起宫缩乏力,助产士需要按摩产妇子宫,促进子宫收缩、了解子宫收缩情况,及早发现宫缩乏力、防止产后出血。当产妇回到病房之后,仍需要检查宫缩情况、了解软产道有无血肿,观察是否出现阴道异常出血现象,记录产妇的排尿以及排便情况,倘若产妇存在肛门坠胀以及下腹疼痛等,需要马上为其提供肛门与阴道检查,防止出现出血以及血肿现象。针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需要提高产前对其的心理护理措施,缓解产妇的不良心理,在其分娩之前为其提供吸氧以及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完善各项应急措施,避免出血时手忙脚乱。针对出血产妇,倘若出现心慌、口渴以及烦躁表现,需要马上汇报医生,指导产妇保持平卧位,将其头部和下肢抬高,详细记录产妇的出血量、生命体征、尿量。

宫缩乏力是引发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给予按摩或按压子宫是起效最快、也最容易的给到的方法,在此期间配合良好的预防以及治疗宫缩乏力药物,能够显著提高产科工作质量,减少患者的临床死亡率。目前临床在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方面的主要治疗药物包含前列腺素类药物、缩宫素以及麦角新碱药物,缩宫素在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一线药物,但药物作用时间比较短,需持续使用,24小时用量控制在60u内。前列腺素类药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等在临床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能够直接作用到人体子宫平滑肌收缩蛋白中,有效收缩产妇子宫,同时关闭子宫创面血窦,并且能够显著提升子宫肌层缩宫素受体,提高缩宫素的治疗效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肌注,而且在剖宫产期间,直接注射到产妇的子宫肌壁阴道内,完成分娩之后通过腹壁向产妇的子宫肌壁中进行注射,倘若条件需要,每间隔15分钟到90分钟重复用药,但是整体适应剂量不可以大于2mg,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为,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有以下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呕吐、恶心以及腹泻等,但是总体治疗安全性较高,倘若产妇存在心血管疾病或是肺部疾病,谨慎使用此药物进行治疗。麦角新碱是强有力的全子宫收缩剂,0.2mg肌注,禁用于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患者。

对于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如按摩或按压子宫、使用宫缩剂无效,可以考虑以下治疗措施:动脉栓塞、宫腔填塞、盆腔血管结扎以及子宫压迫缝合术等;盆腔血管结扎术,可开展单侧子宫动脉结扎,双侧子宫动脉结扎,而髂内动脉结扎手术,具体操作的难度系数比较大,成功几率不足50%,严重者在手术期间会出现并发症,故谨慎选择。在对子宫宫缩乏力出血治疗期间,通过子宫压缩缝合术可以获得较为可靠的治疗效果,其中最适宜的症状为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产妇,在为其开展止血药物以及局部缝合治疗基础上,按摩产妇的子宫,同时对于产妇子宫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施行结扎治疗,倘若治疗效果不佳,医生需要将双手对产妇子宫体开展挤压,起到减少出血量的作用,在产妇子宫下段切口部位右侧中外三分之一交界部位,选取1号可吸收线,从此位置和切缘距离2cm到3cm切口下半部位,进行从外到内垂直进针,对于子宫下段肌层以及蜕膜层一并穿透,选择产妇宫腔口对应切口上半部分为出针位置。如经过积极抢救无效、产妇生命有危险,则果断切除子宫,挽救产妇生命。

胎儿娩出之后的2小时之内属于产后出血的高发时间段,关于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可以在较短时间之内引发大量出血,造成休克等并发症,对于产后出血的主要诱发因素包含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以及软产道裂伤,其中最常见的因素为宫缩乏力。预见性的预防对策能够对于产后出血高危产妇提供预防,尽量避免宫缩异常所致出血,当胎盘娩出之后依照胎盘实际情况和产妇具体表现,为其提供适当处理对策,产后2小时属于产后出血的高发时间段,所以在产后2小时需要严格监测产妇各项情况,包含生命体征、宫缩情况、神志、阴道流血量、面色和会阴伤口等,此时需要助产士做到及时并且正确的判断出血与休克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