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护理效果的有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护理效果的有效研究

何华红

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 浙江省 金华市 321300


【摘要】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自2018年10月至次年10月一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数量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较优,对照组相比均较差(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用手术是护理路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并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路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效果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以腹腔镜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因为患者缺乏对疾病知识的正确认知及担忧治疗效果不理想等,极易致使术中出现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手术进程及患者身体健康。手术室护理路径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新型的临床护理方式,国外临床使用比较广泛,但我国依然处在探索阶段[1]。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护理效果,具体详情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8年10月至次年10月一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5-51岁,平均年龄是(34.98±1.42)岁;实验组最大年龄是58岁,最小年龄是24岁,平均年龄是(35.14±1.51)岁。经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呈正态分布(P>0.05),可以开展本次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围术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对患者的用药进行指导。实验组则采用手术室护理路径,(1)术前: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历进行查阅,之后积极和患者交流,掌握患者的健康情况,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将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手术中的注意事项等对患者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将临床治疗成功病例进行分享,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提升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治疗的配合度;帮助患者完成术前多项检查,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引导患者以易消化、低脂饮食为主,严禁辛辣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前每晚12点严禁饮食;依据患者病情具体情况,选取适宜护理干预方式,并及时和患者家属进行交流用药等相关信息,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注意事项[2]。(2)术中:对患者的血压及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若有反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并加强工作配合度,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实行预见性护理干预。(3)术后:术后24小时,告知患者可进流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对患者腹壁各穿刺口愈合情况进行观察,查看是否有渗出物,同时应定期换药;并对引导患者尽早进行适宜活动,以便早日恢复健康[3]

1.3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测评,评分采用百分制,得分在85分及以上者为非常满意;得分在65分到84分者为基本满意;得分在59分及以下者为不满意;总满意率为1与不满意率之差。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处理,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及治疗时间分别以n(%)和(5fa0e832e1937_html_1fd5ae32fa445ab9.gif 士s)表示,差异检验分别为X2和t,当计算结果显示为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要远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1两组护理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时间[(5fa0e832e1937_html_1fd5ae32fa445ab9.gif 士s),min]

实验组

40

27

12

1

39(97.50)

2(5.00)

22.41士4.82

对照组

40

20

12

8

32(80.00)

10(25.00)

29.79士4.48

T





6.1346

6.2745

7.0929

P





0.0132

0.0122

0.0000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患病初期表现不明显,极易被患者忽视,但随着病程的增长,疼痛指数不断加大,需及时进行治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近些年临床上使用比较广泛的治疗手段,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若护理不当,则易致使多种并发症出现,影响预后恢复。手术室护理路径是依据患者围术期状况而制定的适宜其病情恢复的一项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护理方式,依据围术期护理工作顺序,明确护理内容,规范护理工作,使护理人员可有预见地、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工作,继而减少没有必要的医疗操作,同时能够减少护理人员护理进程中处理方式不同而出现的多种反常状况,从而提升临床护理效果[4-5]。本次研究中也发现,实验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时间较优,对照组相比均较差,由此说明,手术室护理路径的可靠性及有效性。综上,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治疗上,采用手术室护理路径方式,可明显减少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程度较高,完全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娟芳.布舍瑞林预处理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体积≥14孕周子宫肌瘤患者短、中期随访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168-2169.

[2]郭艳,刘丽霞,李静静,吕璐.宫腔镜电切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患者的疗效比较[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03):267-269.

[3]关文畅,白枫,李辉.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9):63-64.

[4]廖婕洁,覃晓,覃卫玲,黎枝.子宫动脉电凝阻断法与止血带阻断法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0,12(02):54-57.

[5]张小凤,白冰.用右美托咪定与舒芬太尼对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进行麻醉诱导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