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半夏泻心汤验案举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活用半夏泻心汤验案举隅

朱秉亮

大同市中医医院 山西大同 037000

摘要:目的:介绍活用经方半夏泻心汤的经验。方法:通过验案举例,以及分析来反映临床经验。结果: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结论:活用经方的经验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中,笔者惯用经方,尤其活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辨治多种内科疾病。正如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是虽三焦具病,而中气为上下之枢,故不必治其上下,但治其中”。笔者认为,临床上具有寒热错杂,气机不畅的疾病,均可以加减应用本方,关健在于调理中气的运行。现举例如下:

案1 李某,男,30岁。2016年04月14日初诊。主诉:上腹部胀满,泛酸烧心2年余。其间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时轻时重。2016年04月12日于山西省大同市中医医院行消化内镜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遂来就诊。刻下症:上腹部胀满,偶有反酸,无恶心呕吐,近几日夜间伴发呛咳,无痰,影响睡眠。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本病源于胃病日久,土壅木郁,肝胃失和,气机升降失调,肺气上逆而咳嗽,脾胃气机失调,胃气不降,故而腹部胀满,胃不和则卧不安,影响睡眠。诊断:胃咳。辨证:脾胃不和。治法:舒肝和胃,降逆止咳。处方:姜半夏9g、黄芩6g、黄连4g、党参12g、干姜4g、升麻6g、柴胡6g、炒白术12g、茯苓15g、炙甘草6g。10剂,呛咳未再出现,泛酸烧心明显好转,夜眠可。

按: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循胃口,上膈属肺。如果脾胃气机不调,升降失和,胃气上逆,循经犯肺,引发咳嗽。《素问·咳论》“胃咳之状,咳而呕”。现代医学认为,反流性食管炎,胃酸上逆,刺激食道粘膜,反射性的引起咳嗽。本病是由肝胃不和的典型表现,治疗上重在调整气机,注重胃气。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方中半夏降逆止呕,干姜温中散邪,黄芩、黄连苦寒,邪热消痞;人参、大枣甘温益气,补脾气;配合升麻、柴胡,升举阳气,调整气机,同时疏肝和胃;炒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健脾渗湿安神,顾护中焦,调整睡眠质量,全方肝胃同治,故能取效。

案2 张某,男,50岁。2016年09月12日初诊。主诉:干咳1年余。因饮食不规律,偶有泛酸烧心,经多方中西医结合治疗,时好时坏。刻下症:干咳频发,咳声洪亮,进食后干咳明显,喝热水略有缓解。伴口苦口干,排便不畅。舌暗红,苔白厚,脉滑。本病病程日久,中焦气机不利,气化失司,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日久蕴热,湿热犯肺,肺失清肃,故而干咳,喝热水略能缓解;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利,胃失和降,脾胃运化失调,出现便秘。诊断:咳嗽。辨证:胃逆侮肺。治法:和胃降逆,辛开苦降。处方:姜半夏9g、干姜4g、五味子9g、细辛3g、杏仁9g、黄芩6g、黄连4g、太子参12g、柴胡6g、当归20g、炙甘草6g。10剂,干咳明显减轻,口干口苦较前好转,排便仍不畅。上方去五味子、细辛、加肉苁蓉15g、熟地20g。10剂,诸证皆有好转。

按:《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聚于胃,关于肺”。本案反应了《黄帝内经·咳论》的论述,也提示肺胃是引起咳嗽的关键环节,只要调理好肺胃的关系,就能治愈咳嗽。半夏泻心汤和胃降逆、调理气机,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干姜温中散邪,振奋脾胃之阳,温阳化湿;黄芩、黄连苦寒,泄热除湿,配合苓甘五味加姜辛夏杏汤,其中茯苓温运中焦,淡渗利湿,细辛温肺化饮,温化寒痰;五味子敛肺止咳,全方体现了肺胃同治的思想,标本兼治,配合生活饮食调理,疗效明显。

以上举例,只是临证当中的部分验案,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活用经方,取效良多。临证中凡是遇到寒热互结中焦、湿热痰浊弊阻中焦,令脾胃升降失司,气机失调的病症,均可加减应用。本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充分体现了中医“和”法;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使中气得和,上下得通。王历[1]等通过观察本方用于治疗胃溃疡大鼠的疗效,认为本方能调整防御因子和攻击因子的平衡,具有保护消化道黏膜的作用、潘霜[2]等通过用本方对老年大鼠灌胃,观察胃内残留率、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的不同,发现本方可以调整胃肠动力、包芸[3]等用本方与西药进行对比发现,发现在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冮顺奎[4]采用泻心汤类方治疗白塞氏综合征、妊娠剧吐等具有一定疗效,以及赵秋枫[5]采用通过治疗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亦取得良好效果,发现本方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果等,均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历,刘春红,田明健.等.半夏泻心汤不同服药方法对乙酸性胃溃疡大鼠疗效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5,22(6);54-55

[2]潘霜,黄立武,蓝青强,等.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老年胃动力作用机理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6):510-511.

[3]包芸.张仲景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应用实践[J].世界中医药,2013,8(8):914-916.

[4]杨春艳,范平,候敏,等.冮顺奎主任运用泻心汤类方经验介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5): 6-7.

[5]赵秋枫,王实,夏亮.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21(3):133-136.




第一作者:朱秉亮,主治医师,大同市中医医院,13633427620,136334276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