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和艾滋病等传染病预防控制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梅毒和艾滋病等传染病预防控制评价

吾买尔江 • 依地力

新疆阿克苏乌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疆 阿克苏 843400

【摘要】目的:评价阿克苏乌什县2015年-2019年的梅毒和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效果。方法:统计2015年至2019年阿克苏乌什县的梅毒、艾滋病患病情况,评价我县梅毒、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效果。结果:在2015年-2017年之间,我县的梅毒患病率、艾滋病患病率尽管在逐年增加,但增长率比较低;在2017年-2019年之间,我县的梅毒患病率逐年下降;2017年-2018年,我县的艾滋病患病率没有变化,而2019年我县的艾滋病患病率下降。结论:经有效的梅毒和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可控制或者降低梅毒、艾滋病的发病率。

【关键词】传染病;艾滋病;梅毒;预防控制;效果评价

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寄生虫致使人体感染后所患上的传染性疾病,可通过人传人或人同动物相互传播。基于人类社会发展、交通便利,为传染病传播提供便利条件[1]。传统传染病已经得到显著控制,比如鼠疫、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等,但新型传染病比如艾滋病、梅毒等不断涌现,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带。同时也带给梅毒、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极大挑战[2]。本文主要统计分析我县在2015年到2019年的梅毒和艾滋病患病情况,评价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效果。

1 资料方法

1.1 基本情况

乌什县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天山南麓,8693.17km2,总人口225409万人,全县辖6乡3镇,11个社区,108个村,其中有2个边境乡、16个边境村。居民主要是维吾尔族、汉族、回族、柯尔克孜族等19个民族,属于以维吾尔为主体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县。

1.2 方法

在乌什县委和县政府重视下,加强工作部署,重视医防融合,在人群中开展传染病(梅毒、艾滋病)筛查、宣传等工作,主要表现在:(1)抽血筛查梅毒、艾滋病,疾控中心要求各乡镇卫生院为筛查人群抽血,做好标记,及时到有资格医院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试验、HIV1/2抗体检测,对各类人群进行抽血筛查,一旦发现阳性血清就要及时通知受检者前往疾控中心做进一步的确诊实验,得到确诊后通知患者到县人民医院或者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为患者办理慢性病卡,来减少去治疗费用负担。(2)健康教育,按照我县实际情况,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及宣传工作。制定维汉双语的梅毒、艾滋病宣传手册以及宣传单,在各乡镇发放。对于筛查人群来说,要人手一本宣传册,确保其在检测同时详细了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方法:对于梅毒、艾滋病重点高危人群来说,主要宣传梅毒、艾滋病的概念、特点、危害、传播途径等,介绍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预防措施;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宣传传染病的特点、感染后的症状以及体征、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3)职业人群干预,因为梅毒和艾滋病可通过血液传播,在采血中可能因防护不当、操作失误导致医务人员被感染,所以要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病意识,有效阻断传播途径。458682

1.3 统计学分析

SPSS24.0软件,(%)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统计2015年至2019年我县梅毒、艾滋病的患病情况:在2015年-2017年之间,我县的梅毒患病率、艾滋病患病率尽管在逐年增加,但增长率比较低;在2017年-2019年之间,我县的梅毒患病率逐年下降;2017年-2018年,我县的艾滋病患病率没有变化,而2019年我县的艾滋病患病率下降。

表1 统计2015年至2019年我县梅毒、艾滋病的患病情况[n(%)]

时间

人口数

梅毒

艾滋病

2015年

203415

562(0.28)

54(0.03)

2016年

209160

659(0.32)

91(0.04)

2017年

211206

787(0.37)

98(0.05)

2018年

215088

445(0.21)

100(0.05)

2019年

233036

319(0.14)

69(0.03)

3 讨论

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在感染梅毒后4周左右,就会出现肛周溃烂,之后消退,而6周后,患者全身会有癍疹出现

[3]。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可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人体丧失免疫功能,患者易感染各种疾病,并提高恶性肿瘤发生的风险,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可潜伏8-9年,患病前可能没有任何症状[4]

因梅毒、艾滋病的危害比较大,人与人间易传播,所以要做好预防控制措施[5]。在乌什县委和县政府重视下,加强工作部署,重视医防融合,在人群中开展传染病(梅毒、艾滋病)筛查、宣传等工作,发现:在2015年至2019年之间,我县的梅毒患病率、艾滋病患病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尽管2015年至2017年有所增长,但增长率比较低,而从2017年至2019年梅毒患病率在逐年下降,2017年和2018年艾滋病患病率没有变化,在2019年有所下降。说明:通过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可控制或者降低梅毒患病率、艾滋病患病率,是在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中,存在传染病防治监测工作的经费短缺、没有开展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等问题,导致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防病知识的知晓率比较低。所以我县的下一步工作计划是:强化传染病的防治宣传力度,强化基础防疫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降防治宣传深入基层,对重点人群、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宣传;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给予患者建档、随访,督导治疗,减少传染。同时,笔者给出以下建议:(1)强化政府职能,加强部门配合。传染病防治工作属于复杂的、社会性很强的一个系统工程,需政府领导、各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才取得实效。所以,要树立全局观念,构建政府行为、部门协作以及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2)强化宣传、健康教育的力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加强电视、广播对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的力度,向群众普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病情报告意识,引导群众投入到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去,而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

总之,经有效的梅毒和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可控制或者降低梅毒、艾滋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黄河苍.浅析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J].健康必读,2019,30(32):272.

[2]曹敏霞.如何预防与控制传染病性疾病的医院感染[J].养生保健指南,2020,14(3):121.

[3]何世粉.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4):392-393.

[4]张莉辉,薛姣.疾控中心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分析[J].健康大视野,2020,25(1):282.

[5]冯莉华,于涛,穆乃娟.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意义探讨[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