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1

谈谈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段凤梅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四川 甘孜 626000

在现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是重要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依据。随着医疗检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可靠准确的检验结果,为医疗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血常规临床检验内容

血常规临床检验是常用的疾病检测方式。在血常规临床检验中,通过对比正常的血常规指标,能够快速发现患者血液疾病的诱发因素等。在血常规检测中,主要的检测内容是血液当中的血小板、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血红素等内容,医疗人员通过对这些检验内容进行医学分析,可以科学地评价患者血液的健康情况,进而进行治疗方案的规划。血常规临床检验中,根据人体正常的血液指标,通过采集到的血液中的细胞数量,可以与一定的疾病进行关联,如临床中常见的白细胞增多情况,一般与人体中的炎症发生密切相关,当血常规临床检验中患者白细胞超出标准值,医生可以进一步检验患者的机体组织是否有发炎情况。

二、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一)采血量对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常规临床检验中,需要采血量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够准确反映患者的血液情况。当采集的血量较多时,血液中会更好地涵盖相应的疾病因子,医生可以据此来推断患者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如果采血量过少,导致疾病的血液因子并为包括在采集的血液中,会影响医生的临床判断。另外,在采血检测时还要保证血液没有出现凝固现象,一旦血液凝固也会造成检验结果的不准确,凝固的血液会形成较大的凝结块,仪器难以分辨出其中的细胞情况,因此在采血时使用一定的抗凝药剂,对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有着较大的作用。

(二)采血时间对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由于人体在不同的时间中,身体的血液情况也会有不同的变化。当人体处于运动过程中,血液当中的血红蛋白会明显增加。在饭后时间进行采血,血液中的血糖含量会增加。在血常规临床检验中,需要根据采血的检查目的来控制采血时间。在采血前,医生应当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让患者做好采血准备,在最佳的时间进行采血,以使采血质量满足临床检验要求,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三)采血部位对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人体中的血液可以分为静脉血和动脉血,在血常规临床检验中,由于采血部位的不同,也会造成血液特性的差异,从而对临床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目前的临床采血,主要是采集静脉血。一般医生会对患者的末端血管进行采血,这样是为了提高血液样本的精确性,是血液标本更能够反映患者的身体情况。一般的采血部位是耳垂和手指,这种采集末端毛细血管的血液方式,可以提高采血效率。相对于采集其他部位静脉血管的血液,可以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避免静脉采血时,刺入血管的外部设备影响血液的成分,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四)采血仪器对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常规临床检验离不开相关仪器设备的辅助。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是利用仪器设备,对血液样本的各种成分进行分析得到的,因此仪器本身的精确度会直接影响的结果的准确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血常规临床检验仪器的精准性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血液分析仪器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的可靠设备,但血液分析仪器对于使用和保养的要求也较高,如果使用和保养不当,也会造成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医务人员在使用血液分析仪器时,应当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在血液分析仪器停止使用后,要进行有效的清洁,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血液分析仪器的检验结果可靠性与准确性。

三、结束语

医疗人员要积极有效地提高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可以从临床检验的采血量、采血时间、采血部位和采血仪器几方面着手,做好临床采血的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