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的几种护理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1

脊柱骨折的几种护理技巧

刘顺利

东兴区人民医院, 四川内江, 641000

脊柱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指的是患者脊柱骨出现连续性断裂,脊柱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占5%-6%左右,多出现在青壮年人群。脊柱骨折多余创伤、暴力、感染、骨质疏松等有关。一般脊柱骨折患者病情复杂严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针对脊柱骨折患者必须要个玉及时有效治疗,控制各类并发症率。脊柱骨折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在疾病治疗和抢救时必须要对患者心理状态有熟悉把握,加强沟通,提高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配合积极性,确保护理质量,那么脊柱骨折患者护理有什么技巧呢?

  1. 基础护理

注意室内环境质量控制,保持新鲜空气,加强通风,维持室温在18-22℃,湿度控制在50%-70%,加强保暖。患者尽量睡在硬板床,加铺泡沫塑料垫等,尤其注意患者口腔护理,患者存在口唇干裂等问题时,可给予润唇膏或者润滑油等。

  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和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保持良好护患关系,消除患者顾虑,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和勇气。还需要注意对患者家属的健康知识讲解,让患者对疾病治疗流程等有详细了解和把握,包括各类常用物品放置等,更好的满足患者生活方面需要。

  1. 并发症的预防

脊柱骨折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接受治疗,容易有肺部并发症、褥疮、体温、便秘、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出现,在脊柱患者护理中,必须要对这些方面护理有足够重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影响,促进患者康复。

3.1 肺部并发症的预防

脊柱骨折患者肺部并发症的预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患者保暖,定期指导患者咳嗽和深呼吸等,尤其注意患者口腔护理,增强患者口腔防御能力;第二,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期更换体位,每次翻身时可适当拍打患者胸背部,促进患者排痰。看遵医嘱给予持续性或间歇性吸氧治疗,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严格坚持无菌操作,利用吸痰发等促进痰液的排出;第三,每天坚持2次雾化吸入,选择等渗盐水作为雾化液,适当添加抗生素、地塞米松等药物,实现对痰液的稀释,取得相应排痰效果;第四,注意各类治疗设备的消毒和灭菌,预防交叉感染。

3.2 褥疮的预防

在预防褥疮时,首先要注意保持床单的清洁和干燥,气垫圈等预防压疮类物品不建议使用,间隔2h帮助患者翻身一次,建立翻身卡。翻身时注意动作轻柔,严禁有拖、拉等粗暴动作,注意检查患者皮肤是否干燥清洁,每天注意患者皮肤清洁和护理;其次,注意患者骨隆突位置的保护,翻身后可使用50%酒精按摩,也可利用泡沫敷料加以保护;最后,纠正患者饮食,增加患者营养摄入,确保患者机体有足够抵抗力。

3.3 体温护理

第一,注意患者尿量变化和生命体征的监测,详细记录;第二,如果患者提问过高,需要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必要情况下给予药物降温,比如输液等。脊柱骨折患者适应能力低,在降温时避免降温速度过快;第三,加强患者液体补充,维持电解质平衡,起到补偿高热效果。

3.4 便秘护理

第一,适当增加食物中纤维素含量,顺着患者肠蠕动方向每天坚持环状按摩,促进肠蠕动的增加,起到排便效果;第二,注意定时排便,鼓励患者多饮水,刺激排便;第三,严格按照医嘱使用缓泻剂等药物,必要时灌肠或人工挖取粪便,定时用手指做好肛门按摩,促进患者括约肌的收缩,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排便反射功能。

3.5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

第一,患者长期卧床,过于担忧尿多增加麻烦等减少饮水量,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多饮水的好处,适当增加尿量可起到冲洗尿道作用;第二,清洁,大小便后,需要注意患者会阴部的清洗,在清洗时先清洗尿道口,之后进行肛门擦洗,注意更换毛巾,确保会阴部清洁,不存在异味等;第三,消毒,患者留置导尿管,需要每天使用碘伏消毒,定期训练患者膀胱肌收缩功能,在使用引流袋时需要注意每周更换1-2次。

3.6 深静脉栓塞预防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使用气压循环治疗仪治疗,每天1-2次,加速血液循环,利用软枕等适当抬高患者双下肢10-15°,软枕垫可垫在患者膝部至踝部合适位置。

  1. 功能锻炼指导

为了避免患者出现躯干肌肉萎缩等问题,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和恢复,保持脊柱稳定、柔韧,预防下腰痛。需要指导患者尽早展开功能锻炼,患者卧床数天后疼痛减轻,可展开背肌和腹肌等练习。在第2-3周,患者疼痛基本消失,可展开背腹肌等练习,先仰卧位挺胸,之后联合仰卧、俯卧等抬腿练习。4-5周后如果卧位练习未出现疼痛,可支架保护下床站立行走。在站立卧位时,可按照相反顺序练习。骨折愈合后可取坐位,保持患者腰椎前凸,避免弯腰驼背等。在去除骨折愈合石膏后,可展开腰背肌等练习。

综上,脊柱骨折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病情危重,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治疗和救助时不仅要准确和专业,同时需要有较强责任心,注意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心理轻有详细了解,注意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帮助患者自觉配合护理人员完成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控制各类并发症,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