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一体化及其难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1
/ 2

变电运维一体化及其难点探讨

刘富强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界首市供电公司,安徽 界首 236500

摘要:电力企业积极应用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使运行和维护等工作形成统一的整体,并掌握运维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还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优质的电力能源服务。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变电运维一体化及其难点。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难点

1电网变电运维特点

电力系统工作流程较为复杂,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只有科学制定变电控制措施、变电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变电系统平稳运行与供电用电效率。现阶段,我国电网变电运维特点可以归纳为:(1)复杂性。电网变电运维电力系统设备较为复杂,设备具有不同功能,维护难度相对较大、故障发生概率相对较高。(2)枯燥性。电网变电运维工作较为枯燥,重复工作内容相对较多,可能会让工作人员产生疲倦感。(3)难度大。在变电运维过程中,变电站设备分布较广,难以进行集中管理,与此同时,因不同设备运维方法存在差异,对运维管理人员技术能力要求相对较高[1]

2变电运维一体化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为电网建设管理的重要措施,科学对电网进行一体化管理,保证电网运行正常。变电运维一体化在应用中不断进行完善,定期对变电站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增加更多巡视与维护变电站设备,及时对变电站设备缺陷进行核实与处理,科学统计分析[2]。尤其是变电站事故处理,第一时间对现场检查与处理,随即通过值班调度员的调度指令,及时完成现场倒闸操作。增设变电站现场设备传动实验,加大变电站设备验收力度。整体来讲变电运维一体化主要集运行管理与运维管理于一体,其中运行管理包括监盘、巡视、维护、操作、事故处理、配合检修工作,运维管理包括巡视、维护、除单一开关停送电操作、现场配合事故处理、配合A、B类检修,开展C、D类检修,从大运行方面属于调控部门,大检修方面主要属于运维部门。变电运维一体化,帮助电网建设进一步做到资源配置优化,并且通过运维流程的有效设计,真正做到规范统一,成本节约,人力资源利用充足,电网运行稳定,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得到保证。变电运维设备检修、运行等一体化整合,同样是变电运维重要内容,做好设备检查、维修、缺陷处理等一系列工作,电网建设顺利完成,变电运维模式逐步完善[3]

3作业难点分析

3.1运行检修工作差异大

在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运行和检修工作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电力系统运行和维修过程中,会出现复杂问题,若未能及时的处理,会影响到电力系统正常的运行。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同时具备运行和检修技能,才能有效掌握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过程。

3.2现场作业安全难以控制

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需要综合能力较高的技术人员操作。在传统的电网运行模式中,检测工作、维修工作等都需要专业人员完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完成工作,其中现场作业是上述工作的重点,在现场作业中,技术人员应全面分析设备情况,将分析数据上报至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统一调度,对电力系统内的设备进行检修。但是在现场作业中存在配合不到位、缺乏完善的衔接管理等,导致现场作业安全难以控制。借助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在现场作业中,(1)要制定设备的检修方案;(2)落实安全责任制;(3)可以及时高效地完成检修工作,避免现场作业出现安全事故[4]

3.3运维人员劳动强度大

保证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顺利进行,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运维问题。在运行和维修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同时完成运行和运维任务,致使运维人员承受较大的劳动强度,若承受的劳动强度超过极限,运维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会受到较大的威胁。

4应对措施

4.1完善运维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规范运维人员工作行为的主要依据,其完善性对于运维工作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亟需对现有运维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及时剔除与现代运维工作不符的管理规定,并针对运维工作的新变化制定管理规定,保障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其中需重点落实责任制度,当安全隐患发生后管理队伍须对安全隐患发生责任进行具体调查与分析,确定涉及到的责任人员按照责任制度进行惩罚以便警示运维人员;落实安全制度,针对变电运维工作的内容与性质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要求所有运维人员必须按照安全制度要求操作,从而减少变电运维工作中的危险因素。

4.2准确评估安全风险

对于变电运维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要做到的是预防而不是有效解决,从根本上对安全隐患进行控制与规避才能减少安全隐患带来的危害与损失。由于电力系统通常处于野外露天环境当中,自然环境中出现的危险因素不可控制,但通过安全风险评估可及早落实预防方案,将危险控制在萌芽内。如当有恶劣天气出现时,运维人员需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如夏季多雨季节雷暴天气提前做出应对措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做出保护。基于此,将每次应对风险类型、措施、结果等信息汇总形成风险库,当有类似情况出现时可直接通过风险库获得应急预案,对风险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以及科学应对

[5]

4.3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保证变电运维一体化平稳的运行,需要电力企业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技术人员培训体系,为每名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此外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无人值班模式应用较为广泛,需要电力企业建立监察机制,做到精细化管理的同时,还能使每名工作人员明确管理目标和责任,在工作中履行管理职责,使无人管理模式保持在高效的运行状态。

4.4逐条梳理步骤编写完善标准化作业卡

针对变电运维一体化存在的难点,逐一分析难点,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完善标准化的作业卡,要求技术人员按照作业卡内容,严格参照流程进行操作,(1)提高设备的检查和维修效率;(2)避免技术人员受到伤害。在不同的岗位中,运维人员应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检查和维修,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专业技能,并且丰富工作经验,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检查和维修质量。工作人员应按照作业卡内容,逐一完成工作,并在完成工作时,在作业卡上进行标记,以便为后续工作作为参考依据,使每步运维工作有据可循[6]

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建立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难点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分析实施安全作业可控措施,对变电运维一体化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内容,优化和完善运维工作,并按照实际工作,全面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还要做好监督考核工作,要求每名工作人员强化安全管控意识,在工作中承担管理职责,才能在应对难点和安全隐患时,勇于承担管理任务,快速安全的处理出现的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强杰,苏健龙.变电运维一体化及其难点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5):127-128.

[2]张军.浅谈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电子世界,2018(19):180-181.

[3]朱进.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J].消费导刊,2019,46.

[4]钟建兵.化工企业变电站运维的潜在隐患和应对措施[J].化工管理,2020,4.

[5]陶鸿飞,魏伟明,姚建生.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J].华东电力,2014,42(08):1733-1735.

[6]李坚,张项.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2017(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