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物流服务模式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1
/ 2

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物流服务模式创新

张鹏 姚震雨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摘要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社会各界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智慧校园建设工作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实现物流服务模式的有效创新可以为高校物流服务质量的优化提供高水平支持。本文首先对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校园物流的发展机遇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制定了符合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战略的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策略,对确保高校物流服务模式的高水平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智慧校园、高校物流服务、创新探究


0.引言

在当前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物流产业的发展在技术层面可以得到高水平的支持。尤其在国内的电商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多元化市场需求的出现为高校物流服务模式的改进提供了有利支持。因此,结合智慧校园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物流服务模式的创新,是很多校园物流产业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

1.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校园物流的发展机遇

从当前物流行业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实现物流园区运营管理体系的创新构建可以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重要机遇。因此,在当前高校的物流市场开发前景较为理想的情况下,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具备较为理想的基础条件。在校园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具备了较高水平的宏观指导意见的情况下,实现车辆和人员的有序引导有助于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的改进,可以使包裹丢失等风险得到较为有效的规避。另外,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安防工作的较大压力,因此,在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战略提出过程中,实现安防管理工作体系的创新调整表现出较为突出的价值。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物流行业将可以在数字化技术资源引进和应用方面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并且保证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方案的改进提供更加充足的保障。

2.智慧校园背景下校园物流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智慧校园物流软件的建设质量较差

现有的一些智慧校园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对信息化技术所具备的突出应用价值进行了完整的考察,但缺乏对物流软件建设突出价值的关注,尤其对于影响智慧校园信息平台建设价值的各方面因素缺乏完整的价值分析,导致物流产业所需的基础性服务无法得到高质量满足。部分校园物流产业的建设工作在处置过程中,对于面部识别系统的构成情况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对车辆停靠相关技术需求的关注,导致辅助性信息资源的发布无法充分开发出自身价值,难以在揽件人群体的信息特征得到有效识别的基础上,更好的满足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战略的实施需要。

2.2智慧物流相关硬件设置不够完善

部分智慧校园建设战略的实施虽然进行了物流服务硬件设置的改良,但对于智能化快递柜等主要硬件资源的价值缺乏足够重视,尤其对于快递物资投递和取件服务的所需条件缺乏足够的关注,无法在实时监控体系构建方面取得理想的成效,难以有效的实现智慧物流服务体系的创新优化。部分物流硬件设置的建设缺乏对校园物流配送需求的有效分析,尤其对于快递集中性建设的重要价值关注水平较差,无法实现对物流配送服务相关需求的有效掌控,难以在硬件设施建设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有效满足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需要。

2.3学员勤工俭学服务体系不够成熟

提升高校学生勤工俭学体系的建设质量可以为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战略的改进提供较为完整的支持。但是,部分智慧校园建设战略在实施过程中,虽然进行了物流服务模式改革工作的探索,但对于高校之中学生群体所具备的重要价值缺乏足够关注,未能实现对勤工俭学服务体系突出建设价值的有效掌控,导致勤工俭学服务体系建设所具备的突出价值无法得到完整的开发,难以为智慧校园物流服务体系的完整构建提供必要支持。一些勤工俭学服务体系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未能从人文服务的角度进行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的创新处置,尤其对于影响物流产业人力资源供给质量的因素缺乏完整的价值总结,难以在诚信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理想的成效,无法为校园物流服务体系的有效创新提供必要支持。

3.智慧校园背景下校园物流建设创新

3.1智慧校园信息平台为基础的软件设施建设

在探索智慧校园建设的具体工作过程中,高校需要充分结合自身情况实现物流信息查询工作的创新设计,使符合物流服务体系创新整合需求的各方面措施可以有效开发出自身价值,充分满足智慧校园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需要。软件设计工作的处置需要加强对物流基础性服务需求的关注,尤其要对面部识别和车辆停放等物流工作的常规需求进行有效满足。软件设施的改进还必须加强对物流服务主体成员状况的关注,尤其要从揽件人的角度出发,实现对智慧校园信息平台建设需求的有效分析,使符合智慧校园建设总体需求的措施可以得到改进,为智慧校园建设关注的全面优化调整提供更加充足的保障。

3.2智能化快递柜为主体的硬件设施建设

在高校进行智能化快递柜建设具体方案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物流投递和物流区间实际需求的研究,使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可以充分对接物流服务体系的改进需要,为智能化技术资源突出价值的显现提供更加完整的支持。在处理视频实时监控方案设计的相关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自动支付相关工作运行情况的研究,并对高校内部物流配送对接工作的难点进行总结,使快递管理相关服务的开展可以与智能化快递柜应用的具体需求实现充分结合,更好的契合智能化快递柜的创新布置需要。智能化快递柜的配置还需要加强对高校之中宿舍楼和教学楼等重要区域布置特征的分析,使智能化快递柜的布置可以在空间感构成方面占据有利地位,有效的满足物流服务体系的创新构建需要。

3.3学员自主创业及勤工俭学的人文服务建设

在高校推进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相关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对高校内部学生群体的情况具备足够关注,并对学生勤工俭学服务体系所具备的突出价值进行总结,使符合高校学生劳动力价值开发需求的举措可以得到改良优化,确保人文服务相关工作的实施可以得到优化处置。高校的物流专业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智慧校园物流平台建设工作特征的关注,并对物流产业现有的资金需求情况进行总结,使符合物流服务平台构建需求的各项举措都可以充分明确自身价值,以便高校可以在制定勤工俭学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更加有效的适应高校学生就业创业的实际需要,使人文服务体系的构建能够更加有效的满足物流产业发展的具体需求。

4.结论

智慧校园的建设可以为校园物流服务体系的改革提供较为完整的支持,实现校园物流产业现有技术难点的分析,可以为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的创新改良提供较为充足的保障。因此,对智慧校园建设相关工作进行创新研究,并制定具体问题的改进策略,对提升校园物流产业的综合性发展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淑艳,黄浩文,林森茂.高校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物流科技,2016,39(08):36-37.

[2]李海东,马达威.共享物流下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的运行模式探讨[J].物流科技,2017,40(06):82-84.

[3]王莹.电子商务背景下校园快递运营模式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4):92-93.

[4]贺丽花.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对策研究——以苏汽校园快递超市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5(1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