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坡改梯工程的施工与管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水土保持坡改梯工程的施工与管理探究

周瑞

靖边县无定河流域治理服务中心 陕西 榆林 718500

摘要:坡改梯工程是国家推动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坡改梯工程不仅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必要条件和高效利用水土资源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治理,在坡改梯工程建设中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发现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对工程顺利实施并发挥效益带来一定的制约和影响,因而,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坡改梯工程的施工及管理。

关键词:水土保持;坡改梯工程;施工与管理探究

引言:

靖边县具有多年水土保持的建设经验,实践了坡改梯工程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并完善了坡改梯工程在施工及管理过程中的几个有力措施,具体包括明确夯实组织保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建设精品工程;把握施工要点,强化工程进度控制;严格建设程序,强化工程质量控制;严控施工环节,强化工程资金管理。

1 坡改梯工程水土保持的意义

1.1坡改梯工程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措施

靖边县地处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境内沟壑纵横,梁峁林立,总土地面积5088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38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6.2%。根据详查资料,截至2018年底,全县耕地总面积110456hm2,其中坡耕地50108hm²,占耕地总面积的45%,土壤侵蚀模数平均为1.5万吨/km2.年,年侵蚀总量为6580.50万吨。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但淤积了河库,而且降低了水利设施调蓄功能,也影响了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因此,开展坡改梯工程是治理水土流失,减少泥沙入黄,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

1.2坡改梯工程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靖边县坡改梯面积大、范围广,严重的水土流失能够导致耕地资源遭受破坏,耕地质量下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如遇干旱或暴雨年,甚至可能造成绝收,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根据实地调查,坡改梯工程实施后,每1hm²单产一般可达4500~6000kg,亩均增产100~120kg,如果对现有的坡耕地全部进行改造,每年最低可增产粮食612.22万kg,粮食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由此可见,实施坡改梯工程,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而且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大举措。

1.3坡改梯工程是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三五”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作为水土流失严重的靖边县,只有加快坡改梯工程建设,夯实农业生产设施基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因此,实施坡改梯工程能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

2 坡改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坡改梯工程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从工程实施情况来看,项目前期规划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原因是项目要由镇村两级协调配合完成建设任务。因此,在项目前期规划过程中以镇村两级意愿为准,未能充分考虑群众意见,同时,由于近年来油气资源开发给部分群众带来经济效益,受趋利思想影响,出现部分群众阻工现象,迫使规划地块不得不调整实施,间接造成后续问题较多。

2.2 坡改梯工程准备工作不到位

在坡改梯施工过程中,还存在项目前期宣传不到位情情况,由于部分群众长期不在农村居住,镇村在项目上马过程中的宣传方式方法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同时,建设单位在镇村两级的意愿下落实地块,未能延伸到具体群众,造成后续协调难度大,影响了工程进度。

2.3坡改梯工程财政投入不足

坡改梯工程建设费用由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组成。资金筹措比例为中央资金占80%,地方配套资金占20%。由于地方财政能力有限,地方配套资金只有部分能够落实到位,影响了工程施工进度和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3 坡改梯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

3.1 成立领导机构,夯实组织保障基础

为能够切实有效加强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和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坡改梯工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多年治理经验表明,只有通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项目实施才能顺利完成建设任务。

3.2做好前期宣传工作,夯实群众自愿基础

由于工程建设涉及农户的实际利益,而工程建设又需打破地界,因此协调难度大,乡村两级在项目上马及实施前,要采取公示栏、告知书、广播、宣传标语等方式方法进行宣传,要召开群众动员大会,说明工程意义,争取群众自愿加入治理并签订承诺书,同时抽调专人负责丈量登记工程实施前农户土地面积、地界及附着物,以便二次分配,才能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3.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夯实规划设计基础

在项目实施方案设计过程中,做好基础调研工作,广泛征求当地群众意见和建议,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依据“科学规划,规模治理”的原则,明确设计意图,规划设计要做深做细,满足后期项目实施顺利进行和机械化大规模耕作。

3.4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夯实制度落实基础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在严格执行项目责任主体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县级财政报账制和项目公示制“五制”的基础上,推行合同化管理,与各参建方先后签订了《招标代理合同》、《监理合同》、《施工合同》等,为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5精心施工,提高效益,夯实工程质量基础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最大限度的保证项目实施效果,重点把好每个关口:一是施工整体推进。坚决杜绝出现不按规划设计施工现象;二是做好技术指导。技术人员要做到现场蹲点包干,全面指导工程施工;三是建设监理把好质量关。监理单位对照实施方案施工,质量监督按照国家和行业现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施工技术验收规范严格执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做到建一片成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

3.6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夯实资金保障基础

在项目资金管理上,严格实行专户、专人、专账管理,严格实行 “一支笔”签字制度和财务审核制度。严格按照工程计划、进度、质量支付工程款,做到专款专用。同时自觉接受财政、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管理,杜绝挤占挪用现象发生。把工程建成廉政工程,从而达到严格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

3.7 落实管护制度,夯实管护责任

工程建成之后,建设单位将治理成果及时移交当地镇、村并签定工程移交书,镇、村两级负责明确产权,向上级争取管护资金,建立工程管理制度和奖励办法。管护应明确区域范围、管护内容、管护责任等,落实管护责任,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使工程持续发挥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坡改梯工程能有效防治山区的水土流失。在实际建设中要加强对坡改梯工程的施工及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但考虑到不同坡改梯工程施工要求和施工条件的差异性,以上对策在相关工程中应用时,必须紧扣具体工程的施工情况,予以灵活地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薛萐,刘国彬,张超.黄土高原丘陵区坡改梯后的土壤质量效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1,(4):310-316.

[2]邓嘉农,唐春霞,何丙辉.长江中上游不同坡改梯方式生态效益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1,(6):32-34.

[3]王海利,白彬.对千阳县坡改梯规模与布局的几点思考[J].陕西水利,2013,(5):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