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与防护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5
/ 2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与防护分析

郭军 金惠 张艺海

贵州省烟草公司贵阳市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便捷,与此同时,它还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重大考验。科技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都需要大数据献出力量,所以网络安全必须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对网络安全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现今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情况,发现问题、找到问题并针对种种问题提出发展策略,提升网络安全技术。

关键词:大数据;网络安全;防护

1导言

大数据下的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推动着社会发展,但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发展性以及系统的不完善,网络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安全隐患。对个人而言,网络安全涉及到人们的隐私权是否可以得到应有的保护;对国家而言,网络安全则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安全防护十分有必要。

2相关概述

从广义上讲,大数据是基于信息化技术所诞生的一种新型技术手段,具有容量大、种类多样、速度快、价值高等特点。从狭义上讲,各领域对大数据的理解和看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大数据”研究机构Gartner认为大数据是一种需要新处理模式才会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而行业专家认为大数据的重要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庞大的数据信息系统上,还在于对数据的传输、加工和处理上,这是普通信息技术所无法比拟的。

2.1大数据安全

2.1.1大数据储存安全

一般情况下,大数据存储在服务器集群每个节点的本地硬盘中。为了保护存储介质中的敏感数据不被泄露,主要采用访问控制和数据加密两种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缺点:访问控制,存在被黑客攻击或被内部管理员绕过的风险;数据加密,虽然安全性很高,但是加密和解密数据会增加很大的开销。

2.1.2大数据应用安全

用户缺乏安全意识,许多网络用户使用互联网时,随意发布个人信息,使得个人信息的曝光率大大地增加,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应用存在安全漏洞,目前在大数据中存在很多的安全漏洞,许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些漏洞,窃取用户信息;病毒的威胁,病毒通过发邮件、广告等形式传播,如果不小心点开,信息就会被泄露。并且,新型病毒还可以自动产生新的变种,这就加大了监控和保护难度;伪造的数据,用错误的数据分析往往会产生错误的结论,目前,网络中虚假信息越来越容易产生并传播。因此,这就要求用户具备判断数据来源真实性的能力,保证数据传输路径和数据处理过程的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哪些数据需要用哪种保护方法进行保护,从而防止信息的泄露。

2.1.3大数据管理安全

监管制度不完善,大数据的发展,让数据的价值大大增加,掌握大量数据就可以获得丰厚的收入;同时,我国的互联网起步较晚,监管制度还不完善,这就让很多人在制度缺口处赚取不法之财。

2.2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相关的技术手段,确保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网络环境中,使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受到保护。尽管计算机网络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实现了飞速发展,但在人为、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下,计算机网络却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和诸多安全隐患,对于企业来说,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会造成行业机密的泄漏,经济实力的削弱;对于个人来说,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会导致个人信息泄漏,基本权益受到侵害;对于社会来说,会影响正常秩序,造成人员恐慌。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有关部门应将计算机网络安全视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积极探寻多种防护措施,从而使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大数据下网络安全防护的策略

3.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提高用户使用计算机时的风险防范意识,是避免信息泄露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之一。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网络制度,以制度来约束网络环境,通过持续增强网络管理,实现网络使用规范化的目标。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网络安全性,也可以有效减少网络非法攻击事件发生的概率,为网络信息安全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基础。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用户的观念,用户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网络时要主动捍卫隐私权,在遇到不法网络攻击时也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切身权益。用户日常使用计算机上网时,要下意识地防范网络风险,例如定期更新计算机补丁、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提高查杀病毒的频率、设置密码保护好重要信息等。这些都是保护用户隐私的基本方式,对减小用户敏感信息泄露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

3.2善用文件加密技术

文件加密技术是在针对输入或者写入存储介质的数据进行加密,使之成为“密文”的一种技术。在我国,文件加密算法有AES算法、RSA算法、IDEA算法这3种,AES算法是这3种里保密度最高的算法。文件加密可以有效解决用户使用网络实时传送数据信息时被黑客窃取、有意篡改或者拦截用户信息的问题,也可以提高传输数据信息保密性,这是因为黑客无法读取加密后的文件。文件加密通常会被用于日常办公,这是文件加密方法简便快捷,效率高且速度快的特点所决定的。简而言之,文件加密就是用户设置一个带有个人特色的“密文”,他人在查看文件时只需输入准确的密匙就可以打开文件,降低了文件被人恶意修改、泄露或非法窃取的风险。

3.3用好杀毒软件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见到、使用最多的网络安全防护方式就是杀毒软件。由于计算机病毒会对网络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一旦病毒入侵到计算机当中,对相关的计算机网络进行攻击,那么极有可能会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和用户信息丢失。因此,预防是避免计算机病毒入侵的最好方式。尽管常见的杀毒软件不能做到查杀一切病毒,但一般是可以查杀软件所检测出来的计算机病毒的。一旦计算机遭受病毒入侵,杀毒软件通过启发式扫描确认病毒类型,并根据病毒标准活动特点判断计算机是否感染相关病毒,同时对病毒及时进行查杀,令计算机系统恢复正常,从而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3.4加强防火墙技术应用

网络防火墙,顾名思义,即可以像墙一般阻止未知病毒入侵计算机,以保证计算机安全。网络防火墙通常将数据管理系统划为内、外部管理两个部分,其中,内部管理相对外部管理而言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大数据下,要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必须使用智能防火墙技术,实时监测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有效观察计算机异常,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计算机安全隐患,并及时妥善解决好安全问题,避免计算机遭受外来病毒与网络黑客的恶意攻击。

3.5提高用户的个人素质

据了解,很多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是因为用户对计算机的了解甚微,操作不当所引起的。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要想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就要从源头出发,运用有效手段提高用户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认知,强化他们对计算机的把控能力和操作能力;通过线下宣传的方式提高普通用户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告知其在不懂得操作的情况下主动询问,寻求亲人的帮助,避免出现信息泄漏、信息损失等情况的发生。

4结束语

总之,我国网络安全问题较为明显,面对信息化时代仍有不足;经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分析可见当下各行业对大数据以及网络安全的高度需求。我们应当大力引进科技网络人才,在网络安全方面加大力度,相关部门应当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帮助,同时,我们应当加强防护,积极改善网络防护技术,为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华艳.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分析及防护体系架构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04):91-93+98.

[2]胡瑞杰.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信息安全及其防护措施[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6):61.

[3]周海.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