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神经介入治疗脑出血 疾病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临床神经介入治疗脑出血 疾病的临床效果

何宗敬 1 丁锡武 通讯作者 △

陕西 靖边县人民医院 陕西榆林 7185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对出血病患者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方法,随后进行临床效果的探究。方法:2017年5月到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查找来治疗脑出血疾病的患者,从这些患者中选取105名脑出血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实验,将这105名脑出血患者没有规律性的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给对照组的脑出血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钻孔引流术的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随后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在实现组中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通过进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整体功能评分无较大差异,实验组整体评分相比对照组来说更为优良,具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给与脑出血疾病患者进行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方法,能够减少患者不良情况的出现,并且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临床;钻孔引流;脑出血疾病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人数也随之开始上升,目前脑出血疾病已经成为了临床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1]临床上多数脑出血疾病患者都伴随着吸入性肺炎、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状。此类病情的临床特征就是发病快、如果没有在病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那么将无法挽救患者生命。本文通过分析对脑出血疾病患者应用临床钻孔引流治疗方法,随后进行临床效果的探究。

  1.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5f855b9b69a94_html_a3eeed5291592149.gif

2017年5月到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查找来治疗脑出血疾病的患者,从这些患者中选取105名脑出血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实验,将这105名脑出血患者没有规律性的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给对照组的脑出血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的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2]。实验组中脑出血患者男性人数为30人,其余为女性,其年龄范围在49-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6±3.2岁。对照组中的脑出血患者男性人数为28人,其余为女性。年龄范围在46-85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6.36±2.2岁。

  1. 方法

给与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方法,即基底节区脑出血、其他脑叶出血量15ml以下,小脑出血、丘脑出血10ml以下,血肿稳定,一般情况24小时血肿稳定,意识嗜睡~昏睡状态,常规给予患者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的是使用,平均用量为5-10ml[3],严格控制血压,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给与本次研究的实验组患者进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方法。一般基底节区脑出血、脑叶出血15ml~30ml左右患者,意识较深伴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等。首先通过安放头部定位架,确定好穿刺方向。在局部麻醉下性头皮小切口,颅骨钻孔,电凝并切开硬膜,确定好位于血肿腔后退出穿刺针,将软质脑室引流管进行抽吸血肿,抽吸40%-60%即可。随后留置引流管,将切口缝合,在术后的6-8小时之内进行 尿激酶血肿腔内注射,引流时间一般2~3天[4]

  1. 疗效标准

①如果在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疾病的症状出现消失的情况,并且在通过对患者进行检测之后发现患者的相关指标都已经达到正常水平则将疗效定位显效;②如果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症状出现明显好转的情况,并且经过相关医生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发现各种表现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则将疗效判定为有效;③如果在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检查之后发现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都没有变化则将疗效判定为无效[5]

  1. 结果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53

29

21

3

94.34%

对照组

52

19

19

14

73.08%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

对比接受不同药物治疗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对比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具体数据如下表。对于实验组脑出血患者来说其中上肢治疗前评分为9.23±2.15分,上肢治疗后评分为41.53±4.18分

[6]。下肢治疗前评分为13.53±3.26分,下肢治疗后评分为27.63±1.49。通过进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整体功能评分无较大差异,实验组整体评分相比对照组来说更为优良,具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P<0.05)。

表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

组别

例数

上肢治疗前

上肢治疗后

下肢治疗前

下肢治疗后

实验组

53

9.23±2.15

41.53±4.18

13.53±3.26

27.63±1.49

对照组

52

9.18±2.23

35.21±3.16

13.47±2.98

20.56±2.33

  1. 讨论、

老年人群之中多发脑出血疾病,其拥有着起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特征,被人们所熟知[7]。深入分析之后得出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机体功能不断降低,因此身体素质水平相比年轻人群而言更低一些,代谢机能也相对较弱,因此给了疾病可乘之机。当人们患有脑出血疾病时,所关注的第一性问题不是其具有的致死率高的问题,而是患有此病的患者通常会存在非常严重的后遗症,因此患者生理和心理压力均相对较大[8]。临床上针对脑出血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通过营养神经、脱水以及扩张血管等方式展开对患者病情的恢复。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增进,医护人员除了致力于治疗有效率的提升,而且将目光放在了脑出血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方面,旨在最大限度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功能,进而其生活质量水平得以提升,利用肢体康复训练、心理护理、语言功能锻炼等不同手段对脑出血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提升,最终的目标是能够帮助患者进行恢复其原有的机体功能,并且可提升脑出血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9]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选取105脑出血疾病患者,对其进行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随后进行对比分析后可发现,对脑出血疾病患者应用钻孔引流治疗方法拥有着更优越的临床效果,能够减少患者不良情况的出现,并且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10]

参考文献

[1]洪春永,蔡秋菊,卢武生,吴欣宇,曾友福. 临床神经介入治疗脑出血疾病的效果分析[A]. 国际数字医学会.2017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论文集[C].国际数字医学会:,2017:2.

[2]熊峰,唐思治,罗伟. 神经介入疗法用于脑出血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4):41-43.

[3]廖振阳,朱金. 用神经介入疗法对脑出血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9):92-93.

[4]曲凯,海燕,郭东旭,常庆勇. 介入治疗脑出血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190-191.

[5]黄远秋. 脑出血康复治疗介入时间和治疗效果的临床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 2016(21).

[6]黄春刚, 张国栋, 郭金栓,等. 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1):36-38.

[7]侯剑. 软-硬通道结合技术穿刺介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4(14):91-93.

[8]崔琳. 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 22(02):86-90.

[9]方飞来. 不同术式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预后对比[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000(019):70-71.

[10]席学礼, 谢丙豪, 夏阳. 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脑出血临床效果初步观察及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5, 25(017):39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