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要点及检验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3

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要点及检验效果

韩丹

哈尔滨市胸科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6

摘要: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要点。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检验方法,研究组42例患者采用临床微生物检验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论 研究组采用临床微生物检验方法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法,两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可以分为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可以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值得临床上全面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Analysis of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inspection quality control points and testing results

Abstract: To analyze the key points of quality contro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Methods a total of 84 patients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8 and Febr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42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mong them, 42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ubjected to conventional test method, while 42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ubjected to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test method, and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test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0.05).Results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can be pided into indoor quality control and interlaboratory quality control, which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ensur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prognosis effect of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clinical microorganism quality control clinical application

在患者病情检查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用微生物检验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进而可以为临床医生准确的判断病情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为治疗预后提供数据支持。本文对现代微生物检验质量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其中分为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控制,进而可以促使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升,提高准确率,保障患者诊断治疗的安全性。

1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目的

目前临床检验质量标准核心准则即为安全、及时、 公正、有效、准确;如美国医学研究院曾明确指出,在 微生物检验中质量控制可确保临床诊断结果的全面、精 准、高质。并针对存在的微生物检验问题进行质控管理 优化改进,充分了解各层级微生物检验能力,评估工作 者临床检验水平并加以培训[1]。因此良好高质量的内质量 控制与室间质量控制可达到提高微生物检验的准确,帮 助临床医师正确、合理掌握病情状态,为后续评估诊断 提供参考,及时明确治疗方案,同时也为患者预后疗效 的衡量提高指导。

2室内质量控制浅析

2.1 环境控制

微生物检验的相关实验的建设需完全遵照 我国明确规定的安全实验室建立标准指导规范实施,达 到二级生物检验标准以上,其实验室内需恒温控制在22

oC-28oC,具备良好灭菌措施,可迅速形成良好通风、照明状态,对噪音、震动、悬浮微粒、湿度以及电场等相关环境影响因素稳定均可调整控制。如果环境条件设施允许,可定期安排相关专业工作者开展微生物检验环境 测评,针对环境潜在风险及问题进行控制调整改善,确 保微生物检验最大程度受到环境因素干扰,提高检验准确性。

2.2 检验设备及试剂质量控制

微生物实验中所有使用的设备均通过正规渠道,符合国家标准,并通过上级质控管理机构作明确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实验室应用。在临床操作中需完全依据设备标准化流程实施,并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检查维护,若存在故障报修设备需在完成修复之后及时给予标准曲线校正,全面记录设备保养、 维修情况,保持常态化规范标准。

2.3 样本控制

检验样本的质量可受到人员取样操作、患者自身因素影响;对此在检验取样前,护理人员可详 细讲解检验样本的相关要求与注意事项,例如取样时间(晨间或夜间),机体状态(饭前、空腹或饭后等),并全面掌握患者检验前病情史以及用药史,将可能引起 本次检验误差的疾病或用药者进行调整,按照取样标准 化流程做样本采集。有学者研究发现,当患者在检验样本采集前期,若心理情绪波动较大或负面情绪较多时,可形成机体血液、分泌物应激性改变,这一变化将直接 影响患者微生物检验的最终结果[2]。护理人员实施样本采集前应指导患者进行充足休息,讲解样本采集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例举临床成功病例,缓解其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使其以最佳心态接受采集,保障样本采集质量。 应尽量留存规定采集量或偏多样本,避免样本采集量过小导致致病微生物检验失败,提高微生物检验准确性。采集完成后护理人员应按规定保存并及时送检,根据样本来源及检测目的不同,保存条件也不尽相同,如低温、避光等。保存及送检过程均应遵循无菌操作,检验人员在接收样本后应及时检验,避免采集与检验间隔时间过长而造成污染、变化等情况,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人员接收未符合相关要求的待检样本可有权拒绝实施微生物检验,由采集人员重新采集合格样本后方可实施检验[3]

2.4 培养基控制

在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作为重要环节,其培养基质量的高低将对检验结果带来直接性的影响。 因此在临床操作中需明确掌握培养基专业知识要点,结合检验标准、样本状况以及培养对象进行合理调控,包括培养基适度、pH值、灭菌等检验质量控制,研究组采用临床微生物检验方法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法,两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1。

1两组患者的效果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42

16(38.09%)

17(40.48%)

9(21.43%)

78.57%

研究组

42

18(42.86%)

22(52.38%)

2(4.76%)

95.24%

X2

P

2.658 6.236

0.009 0.056

3室间质量控制浅析

在微生物检验试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中多通过国家或省级质控管理机构进行室间质量控制,即定期进行下层级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检验质量评估,同时也结合不同实验室实际情况差异性做随机性抽检。室间质量控制主 要评价内容为实验室实施致病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条件,其目的既是对实验室工作能力的鉴定,又是对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效果的检验。

4小结

综上所述,研究组采用临床微生物检验方法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法,两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均需严格遵守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且要求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必须谨慎认真对待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但在部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质量控制形同虚设,日常管理中未得到充分实施,导致检验质量不尽如人意。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全面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建设和环节质量控制,确保检验质量,提升检验过程的严谨性,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

[1]施兴海,姜雪梅,林玉婷.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质量控制的问题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184+188.

[2]葛平,熊海娜,余小腾.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1):96-98.

[3]程超联,冶辉.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0):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