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绿色建筑科技研发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加强绿色建筑科技研发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李邦年

身份证号码: 63212*** 9002049132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近年来,绿色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主攻方向,也是国家下大力度进行发展的领域。针对绿色建筑,我国已经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并在一些方向上取得了较大突破。然而,我国绿色建筑的规模化仍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我们继续从科技研发角度入手加大推动力度。本文分析了当前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现状,进而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科技研发;节能减排;建筑工程;规模化发展;绿色材料

引言

绿色建筑是建筑领域顺应国家总体可持续发展战略而探索的一种新型建筑建造思路。其有助于推动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也有助于带给人们更良好的建筑使用体验。然而,我国绿色建筑要实现规模化发展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其规模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绿色建筑科技研发是其得以不断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未来加强绿色建筑科技研发将有助于推动其规模化发展。

一、当前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成果

从技术层面看,当前我国科技项目大大提升绿色建筑领域的科技实力,推动了绿色建筑技术进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优先主题共包括6个重点研发方向,通过国家科技项目的支持,绿色建筑的标准体系和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绿色建筑规模迅速扩大。

首先,绿色建筑标准规范研究与编制推动我国绿色建筑标准规范体系不断完善。

其次,我国已经开始进行适合我国国情的成套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研究,使得绿色建筑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建筑节能技术、设备和标准已经覆盖了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等各气候区;覆盖了住宅、公共建筑等各类型建筑;覆盖了设计、建造、验收、使用、改造的全过程。绿色建造技术开始规模化应用,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得到了财政部的项目示范和城市示范支持,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

再次,我国立足绿色建筑产品、设备和材料开发,极大推动绿色产业发展。通过各类科技计划的支持,在新产品、新装置、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围护结构和节能产品方面,开发完成轻型绿化屋顶节能技术、相变材料屋面技术、无机骨料保温灰浆保温技术等;开发出系列化的节能型透明围护结构产品;开发了节能窗、复合节能板材等产品;研发了节能型复合墙体与结构材料、功能型环保建筑涂料、环保型装饰装修板材等。目前,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应用总量的55%以上。在建筑供暖空调设备方面,研制了溶液热回收模块、热泵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等多种新产品,开发了新型节能型空调机组、高温冷水机组、干式末端装置等系列新产品与装置,已在一批建筑中得到应用,并获得很好的节能和改善室内环境的效果。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应用,促进绿色建筑工程规模化发展。过去的10年,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的绿色建筑科技创新成果已初步显现出令人满意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绿色建筑发展速度和规模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最后,我国一直在对绿色建筑平台和基地进行建设,促进研发能力提升和人才队伍培养。建设完成国家级条件平台6个,包括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住宅和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绿色建筑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等省部级重点平台12个,包括绿色建筑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材料及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建筑节能工程研究中心,低碳型建筑环境设备与系统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东南大学)等。

二、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与重点

(一)实施绿色建筑后评估研究,不断强化绿色建筑性能和质量

解决绿色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问题:一是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质量控制。二是建筑建成后的性能与质量的控制。实际的节能、节水及环境品质改善情况如何急需开展后评估研究,反馈给设计与施工,不断提高绿色建筑的质量和性能。

(二)进一步开展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研究与开发

中国地域广阔,气候、经济及资源条件差别巨大,建筑类型多样化,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同时,绿色建筑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新型技术、设备和产品的开发,因此急需解决技术成熟度与建筑寿命同步的问题。例如在绿色建造与施工集成技术方面,虽然住宅工业化、产业化保证了住宅的品质,避免了现场施工所产生的安全、能耗与排放、环境等问题,但我国在该领域仅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绿色施工领域,我国在材料替代、资源循环利用、新工艺、新工具、新施工技术等重点技术领域取得一些成果。但从整体上看,施工阶段信息化水平不高,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和工程示范应用。

(三)推动单体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的联动,实现规模化发展

绿色建筑的发展,逐步从单体走向区域,需要上位规划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共同支持,才能事半功倍。目前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和高校在探索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模式上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政府主导的驱动模式、产业带动的建设模式、自然环境的发展模式等几种适宜建设模式,推动了绿色生态示范区的发展。目前已经完成了8项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和认定工作,为实现单体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联动、推动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与建设做了有益的探索。

结束语: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绿色建筑对于我国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且我国当前已经意识到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性,在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而未来绿色建筑要实现更高层次的规模化发展,则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研发,通过实施绿色建筑后评估研究、开展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研究与开发、推动单体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的联动来助力我国绿色建筑产业日趋完善,获得更大活力。

参考文献:

[1]杨元华,赵辉,杨修明.绿色建筑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建议[J].建筑经济,2019,40(08):94-96.

[2]刘瑞洋.绿色建筑材料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9-10.

[3]王俊.我国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实践与发展建议[J].建设科技,2015(06):38-41.

[4]吴志强,邓雪.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规划研究[J].建设科技,2008(0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