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护理预防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消化内科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护理预防对策

严高清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卫生院 湖北 襄阳 441000

摘要:目的 探究消化内科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预防护理对策。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消化内科出现护理安全隐患的56例患者,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消化内科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其为基础对护理预防对策予以科学制定。结果 消化内科潜在的安全隐患体现在护理人员、医院管理、用药、患者等多个方面。结论 消化内科潜在的安全隐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为了确保患者的住院安全,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需要对安全隐患预防护理对策进行制定。

关键词:消化内科;潜在安全隐患;预防护理

消化内科属于医院的重要科室,主要是对食管、肠道、胰腺、胃部等部位出现病灶的患者进行诊治,消化内科患者通常具有疾病反复发作、病程周期长的特点,患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入院治疗,这就增加了护理难度。当前,在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消化内科收录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且患者主要以老年人为主,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衰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这就导致消化内科护理阶段的安全隐患频发,影响患者的疾病转归,出现一系列的医患纠纷事件,因此临床需要注意护理安全问题,以患者为中心制定安全隐患预防护理对策,从而有效降低消化内科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消化内科患者的住院安全[1]。本文主要以我院2019年消化内科出现护理安全隐患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总结安全隐患诱发因素以及护理预防对策,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为我院消化内科出现安全隐患的56例患者,在收录患者资料数据时,排除重大器质性病变、活动障碍、精神病史、智力残缺、资料数据不完整、不签署知情同意书的病例数据。56例患者男性与女性分别为30例、26例,年龄最低41岁,最高78岁,平均年龄(60.23±2.14)岁。在此次研究过程中一共涉及到26名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以女性为主,即23例,男性为3例,年龄分布在24-48岁,平均年龄(34.32±4.01)岁,此次研究实验的开展是在伦理委员会的资料数据。

1.2方法

收集与整理我院消化内科出现护理安全隐患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护理流程、隐患事件、后续处理措施等,依据数据收集结果,总结消化内科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诱发因素分析对护理预防对策进行科学制定,从而有效提高消化内科护理质量,确保取得最佳的临床疗效。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资料均需输入到统计学SPSS.23中进行处理,此次指标为计数资料,检验方式为卡方,结果表现为%。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3处理本文资料数据,此次指标在临床上显示为计数资料,开展卡方检验,最终结果表现为%。

  1. 结果

56例消化内科出现护理安全隐患的患者与护理人员、医院管理、用药、患者等因素有关,其中部分患者是由2种以上因素引起的,具体资料数据见表1。

表1消化内科潜在的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

例数(56例)

占比

护理人员因素

22

38.28%

医院管理因素

18

32.14%

用药因素

11

19.64%

患者因素

16

28.57%

  1. 讨论

3.1消化内科潜在的安全隐患

3.1.1护理人员因素

消化内科涉及到的疾病种类具有多样性,且病情复杂多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长时间的高强度的工作后,护理人员会出现身心俱疲情况,护理质量无法得到保障[2]。除此之外,医院内部的许多新进护士专业技能以及临床经验匮乏,对器械操作、静脉通道构建等知识掌握不足,并且无法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一系列风险事件的出现。

3.1.2医院管理因素

医院内部消化内科的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人员安排不合理,并且未对工作职责进行有效落实,这时就会使护理人员出现岗位交叉、岗位缺失的情况,并且由于岗位时间调换制度不合理,使得护理人员在长期超负荷工作后出现懒惰、散漫的工作情况,未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护理,使患者出现跌倒、烫伤等护理风险。

3.1.3 药物因素

消化内科收录的患者老年人居多,这些老年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这就导致患者同时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力衰退,难以准确记住用药种类、用药量,出现药物错服、药物漏服的情况。

3.1.4患者因素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思想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等存在排斥心理,并且在疾病的影响下,心理会出现焦虑、抑郁、焦躁等负面心理情绪,治疗依从性较低,在未得到护理人员允许下私自下床活动,导致意外事件的出现。

3.2消化内科潜在安全隐患的护理预防对策

首先,医院内部需要组织低资质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以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操作技能、护理流程为主,并且应该由高资质护士进行临床实践培训,从而使其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在培训后需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在考核合格后才可安排护理人员上岗工作。其次,医院内部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合理分配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时间,防止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出现,并且医院内部需要制定奖惩制度,对服务态度好、专业操作技能高的护理人员进行表扬与鼓励,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再次,医院内部需要加强患者的用药监督,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为了防止药物错服、过量服用、漏服的情况出现,需要定时定量向患者发放药物。最后,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沟通,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曹轶琼.消化内科安全管理标准化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01):148-149.

[2]李娜.老年患者消化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对策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2):143.

[3]王琼芳.浅析消化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7):379.

[4]秦艳.消化内科护理风险与管理控制对策[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1):15-16.

[5]王亚楠,温揽月,郑琳静.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2):295-296.

关于我们 CNKI荣誉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建议 知网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