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专业《资产评估》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30
/ 3

经管类专业《资产评估》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陈静聪

四川传媒学院 611745

[摘要]经过长期的专业积淀,资产评估已然成为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现已经跨入科学评估的新时代,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作为不可或缺的社会中介行业之一,当下很多没有设立资产评估专业的高校,其经管类专业的课程中都设有《资产评估》这门课程,或作为专业选修或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资产评估》课程与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本文通过分析《资产评估》课程与经管类课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而研究经管类专业课程中《资产评估》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资产评估;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

  1. 高校经管类专业《资产评估》课程教学现状

1.《资产评估》课程与经管类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2012年,资产评估被教育部定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资产评估中介行业也稳步发展,2017年,为规范资产评估执业行为,财政部制定了《资产评估基本准则》,之后也在不断完善相关准则,而鉴于资产评估与经管类专业的相通性,很多没有设立资产评估专业的高校,将《资产评估》课程划为经管类专业的专业选修或专业基础课程。

而这当中的联系在于,资产评估的内容里包含了大量的会计、审计、税务、经济等知识内容。与会计和审计一样,资产评估都是当代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基础服务行业,一定条件下,资产评估过程中常常需要参考相关会计资料,而资产的会计计价和财务报告等需要资产评估提供的结论,同时,资产评估中有相当部分的工作是采用或借鉴了审计的方法。资产评估要用的相关知识里,也有财务管理和经济法的内容,各种资产的法律制度和税收法律制度,所以,资产评估与经管类专业课程是相辅相成的。其区别又在于,各自的目的不同,依据和所用的方法不同,职能不同,连服务对象也不同。鉴于这种联系和区别,高校的经管类专业课程中大多都将《资产评估》作为专业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

2.经管类专业《资产评估》课程定位差异

既然经管类专业课程与《资产评估》课程相辅相成,那设置《资产评估》这门课程是必然的,当下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经管类专业中,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如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等,将《资产评估》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或专业必修课进行教学安排,而企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将《资产评估》作为专业选修课较多,有些甚至未有设置《资产评估》课程,这些差异直接导致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的差异,最直观的反映就是课程学时学分的设置,当然,这当中也受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就业定位等的影响,课程学时有48学时、40学时、32学时,大多数专科将其设为32学时的选修,有的本科段课程将其设置为60学时,这也体现了学生的层次对课程重视导致的差异化。

3.实践教学占《资产评估》课程教学比例较少

鉴于《资产评估》在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中的特殊性,现阶段大部分设置该课程的专业,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再适当辅以实践教学,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受限于学时的不长,在授课时间内只能或基本只能理论学习,甚至在授课时间内,还不足以将理论知识学好和掌握,更谈不上利用校企合作,引入资产评估项目到学生的实践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

4.《资产评估》课程多以理论考试进行考核

大多数本科专业将《资产评估》课程考核定为理论考试,少数设定为理论考试加实践成绩考核,也有将《资产评估》作为选修课的以考查来考核,依据前面提到过的,也是受培养目标、学时、专业方向等的影响,导致考核方式的单一化,也就是普遍以一场理论考试来进行考核,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易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从而对课程也不加重视。

  1. 高校经管类专业《资产评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产评估》虽然已被定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但经管类专业很多会涉及资产评估,两者在业务内容上具有重要的相关性和重叠性,那作为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高校,《资产评估》应该算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研究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加以改革,以便提高《资产评估》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经管类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是非常有意义的。

1.经管类专业《资产评估》课程定位模糊

《资产评估》课程有其自身的体系,但作为非资产评估专业的经管类专业的课程,不需要全面去了解和掌握其知识体系,只需侧重运用经管类专业资料指导评估工作,资产评估结果应用于经管类专业问题中,那课程的定位问题就应该清晰确定,是作为专业选修课,在学习一些经管类相关课程后进行选修学习,还是作为专业必修或专业基础课,与经管类专业其他核心课程进行一起教学,这样的定位会影响学时的制定,大多数院校仅以本专科来进行划分,这样会造成课程衔接不紧密,相关知识体系难以形成。

2.《资产评估》知识体系难度大且范围广

《资产评估》课程知识体系非常大,其中涉及会计、财务管理、金融学、经济学等专业知识,涉及面很广,无论是资产评估中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三大基础方法的原理及其计算,以及应用于各个资产的评估中,知识点多,知识难度大,而对于还未掌握原有专业知识的学生来说,在这里会遇到大量未接触过的知识领域,在极有限的学时里到底能掌握多少内容。

3.师资力量是短板

资产评估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加之大多数本专业毕业的学生都从事相关评估工作,而高校里,从事《资产评估》课程教学的老师,几乎都不是资产评估专业科班毕业的,而是由主要从事会计、财务管理、经济等专业教学的老师来担任教学,这些老师在《资产评估》专业课程上难免知识面有所欠缺,最主要的还是没有实践操作经验,但《资产评估》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果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肤浅的基础知识,那对于经管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并没有起到助推力。

4.没有适用的教材

作为非资产评估专业的《资产评估》教材,很难找到适用于经管类专业的教材,现在市面上的《资产评估》教材的内容几乎都是一个样式,第一部分基础篇,主要讲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三大基本评估方法,第二部分实务篇,各种资产的评估,而一般最多只有48学时的《资产评估》课程,基本只能学完基础篇,这样的学习放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中其针对性不强,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也不紧密。通常这样的教材与资产评估专业所用教材一样,而将经管类专业与资产评估专业融合起来,具有侧重点的教材几乎没有,选择或编写这样适用于经管类专业的《资产评估》教材,也是一个根本难题。

5.《资产评估》课程实践教学是瓶颈

现行《资产评估》课程的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课堂讲授理论,辅以习题巩固,这样教学下,认真学习的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但这样被动的学习知识掌握知识,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过程枯燥,也没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方面是前面提到的师资力量的薄弱,并未有实际操作经验的老师担任教学,难免会照本宣科,另一方面,受场地限制、实验设备、授课老师等限制,学生实践机会不多或基本没有,实训课程的开展受限,或是进行简单的案例分析,真正引入资产评估实际案例的不多,所以,《资产评估》课程实践性操作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瓶颈。

  1. 高校经管类专业《资产评估》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对高校经管类专业《资产评估》课程教学进行针对性地改革,可以将资产评估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衔接应用于经管类专业教学中,加强经管类专业的职业化建设,巩固经管类课程的专业化建设,让学生在经管类工作中牵涉资产评估知识的部分掌握更牢靠,将资产评估知识在经管类专业工作中运用更自如。

1.正确定位经管类专业《资产评估》课程

大多数院校单一的以本专科或是专业相关程度来定位《资产评估》课程,从而制定相应的学时和考核方式等,但一门课程的有效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依据单方面的判断,而是应以最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根据自身专业建设特点,结合学生能力层次,再给出课程的准确定位。资产评估知识与经管类专业课程知识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两者相互渗透的越来越多,两者的专业人才也要求掌握一定的对方的知识,若培养方案中有更细的培养目标,可以将某些经管类专业下更细的分为资产评估方向,那么不管本专科,都应将《资产评估》课程设为专业必修课,若培养方案中没有更细的方向划分,只是将资产评估作为基础性的知识掌握,那可以设为专业基础课,学时上的安排,基本不能低于48学时,周学时不能少于4学时。

2.教学模式采用“先学后教”

所谓“先学后教”,是指课堂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知识的灌输,而是先由学生根据课程引入,由案例或问题进行自学导读、自学思考、自学解答,让学生自己先去尝试消化本堂课程的知识,老师监督,甚至老师可以适时地提问,推进学生的自学流程,这样,老师能及时掌握学生思维中的薄弱环节,为“后教”提供调整的依据,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左右。而“后教”中,老师可根据课程引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同时可以进行有效的师生探讨,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适时的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成为其自主学习的动力。

3.师资力量专业化建设

资产评估内容具有知识跨度大,专业性非常强的特点,老师在一门课程教学中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既然资产评估知识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那么就对授课的老师提出的高专业化的要求,这种专业化的建设一方面可以鼓励老师进行专业化的进修或考取资产评估师资格证书,从而提高理论知识技能,一方面老师也要积累实践经验,参与校外企业或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相关项目,并且最好能将项目引入教学课堂。

4.做好教材内容筛选工作

现在大多数资产评估教材都和资产评估专业用书几乎一样,前面也提到过,它的结构体系和知识编排并没有针对性的设计,那么,如果学校有条件,而且对资产评估的教学重视程度足够大,可以组织相关师资自编教材,但这个过程极耗人力物力和时间,所以也可以选用一般的教材,但老师一定要根据自身专业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内容筛选,提取相关程度高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也可补充一些内容,当然,这个过程对老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就比较高了。

5.加强实践教学的引入

如何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必须要做到“会做、能做”,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知识,实践教学的结合是必然趋势,但这却是《资产评估》课程遇到的最大难点,或重视不够,或资源有限,往往就是进行一些课堂案例讨论,应该设立专门的资产评估实训室,最好的方式是参与校外的资产评估项目,将项目引入教学课堂,也可以将实训课堂引入企业,这需要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当然,最后要达到双赢的效果。同时,偶尔可以请校外资产评估专业机构的从业人员到校跟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兼职授课等,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总结

科学评估的新时代,资产评估已然是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中介行业之一,与经管类专业的知识融通、相互交叉的重叠性,使得它不能独立于经管知识以外,而经管类专业不得不需要资产评估知识来支撑专业架构,高校应该不断地探索如何在经管类专业中有效开展《资产评估》课程。

参考文献:

[1]张应强.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等教育[M].科学出版社,2019.

[2]靳玉乐.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学科新发展•课程与教学论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曾俊香.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现状分析与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8(10):70-76.

[4]全中洲.激发学习兴趣,构建有效课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

[5]赵剑锋.案例教学模式在资产评估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