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党委 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如何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9
/ 2

供电企业党委 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如何创新

孔姝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市高淳区供电分公司 江苏南京 211300

摘    要:电力资源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在维持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电力资源开发的困难性,供电企业需要引进技术人才来提高开发电力的效率,克服难开发的困难,由此可见专家和人才的重要性。国家明确强调要重视人才建设,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的工作力度,发挥联系服务专家的作用。本文从供电公司的角度研究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实行创新的途径,为联系服务专家发挥作用提供参考意义。

关键词:供电企业;联系服务专家;创新

以地方党校、干部学院等教育基地为基础,以需求为中心,组织关怀与工作教育相结合,使高级专家、干部学院等教育基地更加有效地开展留学人员专业培训班,推动人才政策的落实,增强各类人才党组织的凝聚力。委托欧美学生会、中青年知识联合会等组织招收归国留学生和党外知识分子,宣传留学人员、知识分子、人才工作政策,引导社会各界人才各行各业通过团结鼓励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并发挥人才协会的积极作用,如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和贡献专家协会为专家服务发挥作用,开展各类人才沙龙活动,丰富人才队伍人才和人才的联系形式。

一、党建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的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地吸引优秀的专家和人才到地方工作,集中力量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服务,加强了党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拔了党委的服务人才,促进了人才与人才的对接,系统化、科学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党委服务专家对接制度化,是探索人才的捷径。”即使人才不要求来源,候选人也不能坚持一种形式。领导干部带头联系服务专家,组员结合分工,不断提拔实践服务专家,挖掘出有头脑、有能力的人才。为了真正集中力量使用各地人才,在新形式、新时期,加快人才培养和实际落实,我们需要提供众多有实力的人才,而党委需要为服务专家提供规范化的促进这是一条更好的途径使用人才。联系服务专家的工作将列入日常重要议程,通过日常党建工作,更好地管理人才,了解人才。通过日常业务和人才交流,实现真正的业务和人才。用心交朋友,诚恳讨论问题,掌握专家的特点和优势,从而消除对人才的控制和制约。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促进服务专家的科学化,才是更好的服务型人才。专家积极参与中国特色新思维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支持专家思想政治建设。他们把好的一面传达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提供医疗保险,奖励优秀专家,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才服务,让他们感觉更好,总之,党委将推进服务专家的相关工作,坚持培养党政人才的方针,充分发挥党在探索、培养和培养服务型人才中的主导作用,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才,使人才集中到党和国家的发展中去。

二、对供电企业的服务专家工作创新

(一)要充分调动“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使供电企业可以更好地发挥领导联系专家的作用, 需要注重发挥各级领导干部、专家“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注意调动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和积极性。近年来,大多数供电企业都建立了领导干部与专家接轨制度。但从实际情况看,特别是基层制度健全,实践难度大,专家的积极性和积极性也很难,缺乏关心。领导干部缺乏与专家接触的积极性,应每年开展礼仪慰问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专家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与高层次人才资源专家沟通,首先要有积极性和自觉性,加强专家与人才的关系。供电企业需要注重真正的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帮助业务专家,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专家,重视人才,把与专家的接触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彻底转变态度,定期走访领导干部,举办专家论坛,建立和维护专家论坛、休假会议等正常的联系机制,对专家的关心重视不能局限于仪式上的同情和“象征性的关怀”,要切实地把关怀工作做到位,深入基层看望人才的生活,努力提供给专家人才更好的待遇。二是着力调动专家的积极性。专家和行业领导,包括相关范围,都要主动增强整体意识和服务意识,要主动与有关领导干部保持经常性关系。负责此项业务的人事部门应建立考核机制,量化专家的工作表现,激发专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专家的创造力,检验专家的贡献率。专家能否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问题提出对策,专家应研究能否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智慧和建议的作用。将专家按一定时期的贡献率进行排序,可以提高专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拓展服务渠道, 有效引导专家服务基层

供电企业党建联系服务专家需要提高进一步创新,拓展更多的服务渠道,努力带动专家服务效果。首先,要构建专业化服务的组织化渠道,只有面对重点地籍资源和有效的组织,才能为地区和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利益,保证专业服务组织渠道的畅通。成立专家决策协商委员会,汇集专家集体智慧,对事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大问题和重要政策进行专业研究,提出议事决策的协商论证,为专家提供服务建立基层制度,在1-2个基层单位(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等)设立相关专家等联系服务,每年开展一次以上服务活动,确保服务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博士后协会等社会组织,成立相关行业分支机构,举办论坛,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沙龙和基层活动,为相关城市和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二是探索专业服务的多元化。基层、企业、群众的需求是多元的,专家的领域和工作特点也不同。因此,在实施专业化服务时,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如组织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专项服务,结合专家的待遇、休闲活动,妥善安排相关服务,结合袁江河、支持等活动,派专家赴内地,派专家到现场等。三是搭建专业服务媒体平台,建立“集聚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专家服务团队”,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集体经济的需要,选派符合行业需要的高层次军队,而创新开发和语言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提供团队支持和技术支持,建立“原材料专家工作站”等载体,将前沿情报引导到有创新需求的核心或龙头企业,促进高层次专家与基层经济发展需要的联系。

(三)基层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应做到“三个创新”

供电企业在联系专家的方式上,基层党委往往利用党委的领导和专家建立“一对一”的关系,引导宣传政策,定期或不定期以座谈会、慰问专家等形式征求意见。专家就有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出建议,供决策参考。但由于两者业务关系较小,形式大于内容,并无效果。因此,一线党委要联系专家系统进行创新。一是党委领导和专家相互联系。目前,基层领导与专家建立“一对一”关系,主要是根据领导干部的分工,没有考虑领导干部和专家的个人生活习惯和爱好。地方风格的选择,可以把生活习惯和爱好相近的领导干部和专家结合起来。这样,领导干部与专家保持日常沟通,知人论心,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沟通,就能事半功倍。二是创新专家参与决策的路径,专家有时以征求专家个人意见或举办论坛的形式,专家与专家之间没有横向关系,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也不多。党委要开辟专家之间的横向交流渠道,建立类似决策部门和参谋部的交流平台,促进专家交流,参考某一部分,提高参与的能力和意识。三是营造基层领导与专家联系的创新氛围。基层党委要通过媒体宣传等舆论引导,营造联系专家的良好氛围,形成领导干部、专家、智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氛围,提高专家的社会地位,发挥专家的作用,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吉林省人社厅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J].劳动保障世界,2017(19):3-5.

[2]黄五清.发挥专家作用要靠制度创新[J].中国人才,2014(23):56-57.

[3]蔡秀萍.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如何创新[J].中国人才,2013(0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