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失败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1

PICC置管失败原因分析

彭红梅

巴中市中医院,四川省巴中市 636000

PICC置管即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顾名思义,是从手臂等处的外周静脉穿刺,将导管置入到近心端的大静脉,这种置管方式可以减少含有毒副作用的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之间的直接接触,减轻血管受到的刺激。相较于其他静脉给药方式或置管形式,PICC置管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疾病的治愈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并且由于其操作简便、价格合理,故在临床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然而,PICC置管并非是毫无缺点,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出现PICC置管失败的结果。而要保证PICC置管的成功,便需要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本文试分析PICC置管失败的原因并总结护理措施。

一、PICC置管失败原因

(一)患者因素

相较于传统的置管方式,PICC置管相对较新,许多患者对其并不了解,在医护人员为其进行PICC置管时因为精神紧张或情绪焦虑而发生血管痉挛,影响了导管的顺利前进。

部分患者上臂分布有较多的脂肪组织,特别是偏胖的中老年女性患者,其穿刺的静脉处于较深的位置,穿刺难度较高,置管容易失败。

一些患者的上臂肌肉较为松弛,无明显的支撑点存在于血管下方,穿刺后发生皮下血肿或出血,阻碍了导管的进入和前行。

一些患者在进行PICC置管时衣服袖子没有松开,紧绷的袖口会压迫手臂血管,使导管无法顺利前行;还有一些患者在进行PICC置管时未将上臂充分暴露,暴露的不充分会使医护人员无法正确选择穿刺点。

此外,部分疾病也会导致PICC置管失败,如先天血管疾病、后天血管瘢痕狭窄、放化疗导致血管损伤。其中,先天性血管畸形和后天血管瘢痕狭窄会使血管腔形态异常,使导管无法正常前进;而放化疗导致的血管损伤会使患者血管内膜变厚、血管管腔变得狭窄,同时放化疗导致的组织损伤会使其血管周边组织纤维化,对血管造成压迫和牵拉,也会使导管无法正常置入。

(二)导管因素

血管有粗有细,导管也是如此,在进行PICC置管时应该是导管细于血管,若是选择了比血管管径更粗的导管,置管过程中导管便有可能将血管划破,或是将血管划伤。当然,导管的材质也很重要,若是材质不适合或不合格,置管过程中便会对血管造成刺激或损伤,引发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三)护理人员因素

PICC置管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若是护理人员在PICC置管的操作方面未能牢靠掌握相关要点、操作技术不过硬,便有可能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错误进针,或选择了不符合条件的血管,使得PICC置管失败。部分护理人员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怕被患者家属斥责、被同事嘲笑,在PICC置管过程中出现紧张情绪,在操作中采取了错误操作。

二、护理措施

(一)保持良好服务态度,提高患者配合度

患者易因不了解PICC置管而存在焦虑情绪,进而在置管过程中出现血管痉挛等影响PICC置管顺利完成的不良反应。对此,医护人员应微笑面对患者,以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给予患者PICC置管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使其对PICC置管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冷静面对PICC置管,积极配合各项工作,避免应激反应的出现。对于穿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疼痛等问题,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鼓励安慰,提高其对疼痛的忍受程度。

(二)合理选择血管、穿刺点和置管体位

PICC置管的血管常见选择有三种,见图1。一般情况下,护理人员为选择选择的血管应管径粗、走行直、长度较长、形态较平、不易滑动,这样有利于置管的顺利完成。为了确保血管选择的合理,PICC置管前应对待穿刺的血管进行评估,管径太细、有多次穿刺史、有较多静脉瓣、存在瘢痕或畸变、发生硬化的血管不得进行PICC置管,选择这些类型的血管容易发生置管失败。此外,下肢血管也不在选择之内,虽然其管径粗、长度足够,但下肢血管流速慢且有较多的静脉瓣,易发生静脉炎或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5f702277d6b77_html_79c6f060cb382377.png

图1 PICC置管血管的常见选择

一般而言,穿刺点应选择肘窝区肘下二横指处,若低于此位置进行穿刺,则血管较细,血液回流阻力较大,导管容易和血管发生过度摩擦,引起并发症;而此处以上区域存在较多的静脉瓣,若是进针则会损伤到其他组织。

置管时应尽量保持平卧体位,若是患者意识模糊、生活无法自理或采取了气管切开手术,则由医护人员协助其保持适宜体位。适合的体位有助于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

(三)其他护理措施

首先,应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环境,如摆放美丽的风景画、播放舒缓的轻音乐等,有助于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其在置管过程中感受到的疼痛。其次,在PICC置管过程中应积极与患者沟通,给予其鼓励安慰与知识指导,以缓解其紧张情绪,减轻其痛苦。此外,在配合方面,应为患者使用止血带,以确保其血管充盈,在穿刺时应以15~30度的角度进针,有助于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在对贵要静脉进行PICC置管时,应使患者手臂向外展开90度,在对头静脉进行PICC置管时,应该使其手臂伸展、与躯干呈30度以内夹角,有助于导管的顺利置入。在送管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送管的速度,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若导管置入后面临较大的前进阻力,可以生理盐水进行处理,或是为患者变换体位,当然还可以使用止血带,或是给予热敷,都能降低前进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