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功能不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卵巢功能不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黄晓鸥

南京长江医院不孕不育科 江苏 南京 210009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收治的卵巢功能不全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有效分组。其中对照组24例采用人工周期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56例采用人工周期方案联合重要治疗<滋养卵巢汤(五子益冲)>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FSH、E2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停止治疗后3个月内更年期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后,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观察组PSH与E2疗效显著,显著优于单纯使用西医人工周期方案治疗,且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LH指标的对比上无显著差异,经过不同模式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效果更为显著,且P<0.05。结论 中药治疗能在人工周期干预的治疗中调整患者机体功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卵巢功能不全;人工周期干预;中西医结合

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卵巢早衰,常发病于女性40岁前卵巢活动衰退的综合征,多以月经紊乱、闭经、高促性腺激素和低雌激素为特征。POI对女性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加强对女性卵巢功能不全的诊治,中医学界根据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月经情况、生育能力将卵巢功能不全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隐匿期、生化异常期、临床异常期。据中医治未病理念,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女性患者隐匿期进行治疗,对减缓患者POI的进展具有积极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我院不孕科门诊收治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80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采用西医人工周期方案的24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年龄范围在26-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17±3.55)岁;停经时间在2-8个月之间,平均停经时间(4.1±1.1)个月;剩余56例在西医人工周期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滋养卵巢(五子益冲)进行治疗,归入观察组。其中患者年龄范围在27-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89±3.52)岁;停经时间在2-8个月之间,平均停经时间(3.8±1.1)个月。两组患者均经确诊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在20-40岁之间;患者停经至少2个月以上;患者无其他内分泌性疾病。排除标准:患者存在严重心肝肾脏器疾病;排除器质性病变和生殖道解剖畸形患者;排除有性激素替代治疗禁忌症患者。本次临床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议批准,患者均知情本次临床研究,并保证患者隐私。两组患者在年龄、停经时长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显著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人工周期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干预。具体方法:使用戊酸雌二醇4mg/d,患者月经停经一周后开始服用,若已经停经2个月以上患者,可直接服用,持续3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滋养卵巢五子益冲汤进行治疗。西医疗法同对照组。五子益冲汤方剂:菟丝子20g、五味子10g、枸杞子15g、覆盆子10g、车前子10g、当归10g、赤芍10g、丹皮10g、郁金10g、茯苓10g、山药15g、黄精10g、麦冬10g、,持续服用3周。

1.3观察指标

待两组患者均停药3个月后,对患者血清中促卵泡生成素(PSH)、雌二醇(F2)水平进行检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个月血清性激素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FSH与E2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后,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观察组PSH与E2疗效显著,显著优于单纯使用西医人工周期方案治疗,且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一。

表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个月血清性激素水平对比

组别

治疗前FSH

治疗前E2

治疗后FSH

治疗后E2

对照组(n=24)

33.3±5.2

20.1±2.6

24.8±2.5

30.3±3.4

观察组(n=56)

33.4±5.4

20.2±2.5

20.1±1.9

35.7±4.1

t

0.0767

0.1620

9.1959

5.6656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月经正常及更年期症状情况差异不显著,且P>0.05,经不同疗法治疗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二。

表二: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组别

月经正常(治疗前)

月经正常(治疗后)

更年期症状(治疗前)

更年期症状(治疗后)

对照组(n=24)

4

15

24

4

观察组(n=56)

8

52

56

2

t/x²

0.0747

11.3761

/

4.1527

p

0.7846

0.0007

/

0.0416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H对比

LH是衡量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的重要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在LH指标的对比上无显著差异,经过不同模式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效果更为显著,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下表3.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H对比

组别

LH治疗前

LH治疗后

对照组(n=24)

34.6±3.8

25.5±2.7

观察组(n=56)

35.1±3.7

20.3±2.2

t/x²

0.5495

9.0370

p

>0.05

<0.05

3 讨论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发病因素较多,是临床综合征。据研究数据显示,当前我国20-40岁女性人群发生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在0.82%左右,已成为妇科疾病当中十分常见的疾病。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属于内分泌疾病,当前西医疗法主要依靠人工周期治疗,进行调经。虽然中医对卵巢功能不全没有直接的诊断,但根据临床表征可归属为“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闭经”、“不孕”等范畴。西医主要采用人工周期的方式通过补充患者体内缺乏的激素等方式来缓解症状。但当前这种西医疗法扔有明显不足,如停药后复发快,刺激素剂量过低症状缓解不明显,雌激素剂量过高则副作用大。中药在改善女性患者月经及更年期病症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不论是在血清性激素水平,还是在月经、临床症状的改善中,都具有显著疗效。可见中药治疗能在人工周期干预的治疗中调整患者机体功能,提升总体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思南,张晓甦. 促排卵药物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02):215-217+228.

[2]黄书慧,张晓金. 中西药联合治疗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4):1707-1711.

[3]刘元文,孙建欣.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的中西医研究概况[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4):136-137.

[4]王敏.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50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3,19(08):39-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