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2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孟娜

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桥中心卫生院 255000

摘要:心血管内科是医院当中风险指数非常高的科室之一,因为心血管系统病症类型十分繁杂,病因特别多,来势尤为凶猛,有的时候在病情已经得到一定控制的情况下,还会突然出现恶化,所以这就让护理风险时刻伴随着医院治疗活动的整个环节。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经验,就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国内患有心血管病症的总人数慢慢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心血管病征发展情况也越加快速,在对患有心血管病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也具有很大的风险,治疗以及护理更是会对病患自身的病情缓解有着特别大的影响,分析和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当中常见的不安全隐患以及科学的解决策略,对于增强护理工作的品质与护理效果,甚至是提升病患满意程度与帮助病患进行治疗等等工作都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

  1. 影响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

  1. 疾病因素

患有心血管以及呼吸内科疾病的大多是老年人,在住院期间出现突发的潜在风险几率非常高,除此之外,心血管和呼吸科室病房所要面临的全都是发病十分急且进展尤为快速的病症,这就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并且,病患通常还有着慢性病,在一年之中会重复多次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十分漫长,病患自身的压力更是特别大,这就为护理工作提高了困难程度。

  1. 病患自身的不安全因素

在病患不听从医生的嘱咐而对药品进行服用又或者是借助饮食调理而导致医疗效果并不是非常显著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负面的情绪与状态,从而会对后续的康复医疗造成严重影响。但是在病情刚刚获得一定的缓解以后,病患通常就不会对自己的病情产生重视,以至于会出现随意离开病房进行活动的行为。由于心血管病征还拥有发病非常急且病情进展十分快速的特征,所以在病患不具备护理人员监督的前提下就极易产生严重的发病情况。并且,由于大多数病患和其家人都会对医疗效果具有很大的期待。所以在病症产生恶化的时候,往往会把责任都推卸于平时接触最多的医院护理人员,从而致使病患和其家人对于医疗护理工作出现不信任,最终引起不安全隐患的形成。

  1. 护理记录以及书写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虽然大多数心血管科室护理人员都早已察觉到了病例记录的关键性,但是依旧有一些护理人员对于病患的疾病变化情况无法开展精准的记录又或是产生漏记的问题,这就导致病患的护理记录和病患实际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契合。并且由于心血管科室病患大多是发病很急且应该要马上救治的病患,所以要是治疗时间和记录时间的差距太大,那么护理工作者就只有借助回忆或者是感觉来做好记录,这在导致信息出现失真的同时,还会引起一连串的医疗护理矛盾。

  1. 护理人员本身的因素

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新型任务的实施,对于护理人员自身能力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要是护理人员本身经验并不高或者是技术能力不合格,那么就极易会为情绪非常消极的病患带来一定的焦虑感,从而致使不安全风险的形成。同时心血管病征变化情况尤为多端,医疗时间特别漫长,所以护理人员除了需要谨遵医生嘱托以外,还需要真正知晓自己所管理的病患的实际生活、个性等等特征,在第一时间和病患开展交流,善于看出病患自身的心理变化,要是护理人员缺少认真的解释又或者是表情十分冷漠就极易引起矛盾,从而出现不必要的纠纷。病患无法及时对治疗费用进行缴纳,而护理人员却急迫、冷淡的对病患催促,就会致使病患本身情绪波动明显,极易造成纠纷,出现不良的影响。

  1.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1. 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基本常识

护理人员必须要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常识,经常使用药品的分量、方式、主要作用与副作用等等。比如,在运用到洋地黄类药品的时候,就需要精准把握计量、知晓使用药品前或者是使用后病患心率与心律的变化情况。在对利尿剂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则需要重视尿量与电解质的实际变化情况。而在对扩血管药品进行使用的时候,就一定要在固定的时间对血压做好测量、精准掌控与调整药品的浓度和应用速度。而在对抗凝药品开展应用时,就需要时刻关注病患存不存在出血情况。

  1. 科学饮食

在持续强化基础护理的时候,还应该注重生活护理。心血管病患在进行饮食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含有低热量、低盐分、低胆固醇等等的食品,或者是多食用蔬菜瓜果以及粗纤维的食品,不能出现暴饮暴食,应该将少量多餐作为主导。此种饮食治疗方式,老年人通常不会遵从,由于他们牙齿较为松动、饮食不是很方便、味觉有不敏锐的情况,所以需要尽可能为其提供松软、容易咀嚼、容易消化的富有充足纤维并且颜色鲜明的食品,防止抽烟喝酒,多多食用蔬菜瓜果,除此之外,还要避免出现便秘,适当应用缓泻剂,推动体内粪便软化然后排泄。对于心肌梗塞病患,则要让其在排便的时候不能用力,防止出现病情加重。对于已经存在便秘的病患来说,则需要对其进行肥皂水灌肠或者是在肛门内注入开塞露推动排泄。

  1. 增强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品质

增强心血管科室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品质可以在绝大限度上防止在护理环节中所产生的不安全因素。这就需要护理工作者对新药品的应用方式、不良反应情况、注意事项等等完成熟练的掌握,并且还需要主动对新技术进行学习。比如,心脏介入手术技术就更新的非常快速,要是护理人员无法对手术结束后的护理业务开展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就会致使在现实工作中出现不安全因素。所以,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对护理人员开展严格的培训,按照培训成果完成检测。对于所有护理人员来说,还需要借助查房、知识学习、同事沟通甚至是进修的方式来不停掌握新技术,借此来增强自己的护理能力。

  1. 重视病患的常规检查

心血管科室的护理工作者应该对病患的具体发病时间、发病情况和普通病症等等信息做好完全的掌握与了解。并且,还需要利用心电图、胸透以及心脏彩超等等辅助设施来对病患的病情开展细致的检测。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病患自身的体重、心率和血压等等数据达成熟练掌握。

  1. 心理护理

在患者进入到医院的时候,其对周边的任何事物都是非常陌生的,再加之对病情的焦虑与担忧,就会致使患者自身的情绪出现变化,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认真观察,分析所有患者内心的想法与状态,避免情绪所带来的干扰,让患者的心理一直处在医疗与康复的最好状态。若是想真正缓解病患所存在的忧虑与恐惧,就需要多多关怀患者,细致的向其阐述病情。对病患多多进行激励与肯定,并且对其家人做好工作,从而获得家人的认同与配合。

  1. 为病患创建安静和谐的休息环境

若是想让患者可以早日康复,护理人员就应该以身作则,从自己开始做起,防止医院出现噪音干扰,体现出主人公的实际作用,对影响患者进行正常休息的所有因素要严格制止,树立起优质的医护形象。

结束语:总而言之,若是想要避免心血管疾病病患在整个住院阶段有很大概率会产生的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就一定要具备正常的护理状态,优秀的道德思想,并且还需要掌握科学的知识结构,十分系统健全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良好的护理技术,从而切实为病患供应越加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索桂萍.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0):151+157.

[2]潘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智慧健康,2020,6(09):77-78.

[3]魏廷艳.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智慧健康,2019,5(36):192-193.

[4]魏景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