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王艳洁

世纪鑫海(天津)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5

摘要:本文主要以农村环境的保护问题为主要的分析对象,并合理的使用各种方式来对我国农村环境当中的出现问题来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出我国农村目前环境忽然以及生态的破坏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从多个方面来剖析了当前农村出现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制定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

0引言

自改革开放至今,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不断的发展进步。但是,在这种发展中大量不当生产与经营方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了农村的环境问题逐渐增多,而生态破坏的情况也是日益的加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环境的发展,也使得农民的利益受到了极为严重的损害。比如: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砍伐树木、破坏草地、损坏荒山植被、进行大量植物的耕作,破坏当地的河流和湖泊资源等等,都严重了的破坏了一些农村中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如:我国农村的一些地区在春季的时候有着严重的沙尘暴,严重的影响了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下文中,我们主要深入的解析了我国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所产生的根源,也是有效的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立足于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分析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

1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主要核心内容

1.1水污染的问题日益加重,严重了影响了整个农业的生产效率

“三农”问题通常指的就是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并且也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区、主体身份等三位一体的核心问题。而自2003年起,我国的长江、黄河等流域当中,针对于水质监测的数据分析显示,严重的受到了污染,比例可达30%左右,而对于湖库的水质监测来看,比例更是占到了36%。对于城郊以外,集中化的蔬菜种植地区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严重的超标,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地下水的质量。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北方几个省份当中700多个调查点资料分析来看,有大约在47%的地下水,都已经严重的受到了污染。而水污染对于农业生产当中的破坏性是非常的巨大的,其主要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生产,更严重的会导致农民颗粒无收的状况,这也严重的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还会导致大量的有害物质聚集在农作物当中,这样也严重的降低了农业产品的产量与质量。使得我国的养鱼业受到损害,重大的污水事件不仅能够导致鱼虾的绝迹,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区农业的种植结构体系[2]。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中需要制定出有效性的方法,对于我国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最终使得我国的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保障周边居民的生产与生活。

1.2土地的污染日益加重,严重的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耕地都已经收到农药的污染,其中1/4的土地表层都存在了大量的有害毒物。而伴随着土地污染情况的日益加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在对土地质量检测的过程当中,江苏等某地区的蔬菜铅含量明显的超标,而稻米当中的汞含量也是严重的超标状态,由于土地污染情况不断的增加,这也使得我国每年的农作物产量快速的减少,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1.3过度开发资源

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也会造成农村环境的破坏。由于国家对农村环境保护监管力度不够,使大部分务农人员在机械化收割农作物后,就地焚烧秸秆,导致可燃料短缺,为了供应生存所需燃料,绝大多数人会通过砍伐树木的方式来满足生活需求。然而,对林木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使地表植物遭受严重的破坏,逐渐丧失对水土的保护作用,从而出现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以及沙尘暴等恶劣气象。在开发资源方面,农业从业者为达到更高的利益,会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过度的开垦土地,严重降低了土壤的肥力,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而在种植耕作的过程中,由于降水量不足,需要务农人员采用灌溉方式促进农作物生长,但因部分务农人员缺乏专业的灌溉技术,常常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农村居民不经审批,过度的开发和使用森林、土地和水资源,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环境和生态平衡。因过度开发和利用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需要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人们滥垦滥伐等行为。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农村居民充分认识保护环境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引导人们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的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避免因过度砍伐和浪费自然资源造成的生态破等问题。

2加强对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真正的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力度

2.1合理有效的加强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

我国目前现有的环境保护政策是根据工业以及城市污染的防治之问题所制定出来的,存在着以偏概全的问题,我们不能在工作中机械化的应用。原因在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所以,这些环境保护政策被用于农村当中具有局限和约束性的,所以,一定要对当前现有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结构,重新以农村的实际情况作为主要出发点,建立起一套有效、创新的环境保护政策。还可以建立起一些生态的补偿机制等手段,来使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对保护地区等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益性的补偿,即我们需要依据一些农村中的特点依据具体的问题进行环境保护政策的灵活性应用,使其对于保障我们农村地区的环境起到有效作用,真正发挥出价值。目前,许多城市的污染问题已经逐渐的向我国农村进行转移,而城市作为一个主体,并没有很好的对农村这个附体进行生态型的补偿,这也使得对于农村出现的不公平性对待。因此,我们需要对于这类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与分析工作,使得我国的农村地区在一些环境污染的转移中可以得到有效的生态型补偿,以便于应用补偿中获得的资金来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全面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保障农村地区居民的身体健康。

2.2城镇化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城镇化不仅能够很好的帮助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减压,还能有效的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所产生的问题。传统的农业主要是以土地为主要的核心,由于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的对自然的生态系统实施压力,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生态环境出现超载的状况,从而极可能引发生态环境出现问题。比如:对于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土地肥力的下降。众多的农民为了保障粮食的产量,不得不进行荒地的大规模开垦,严重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进行了破坏。而由于区域性的生态环境的空间承载力是非常有限的,经历了严重的破坏后,很难进行恢复。而城镇化就是使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所以,也能在最大限度上引导广大农村群众逐渐向农业、服务业所转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当前农村土地资源环境的施压力度,从根本上对于我国农村完成了一种发展模型的深刻转型,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中现存的农田管理不当、资源过度开发,以及畜牧业和化学工业的污染等主要问题,需要国家和相关部门健全环境保护体系,强化对企业的环境管理,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增强人们环保意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加强对农村环境的保护,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翠丽.关于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20,(16):218.

[2]王亦宁.基于民生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设定”的农村水环境保护治理资金投入机制研究[J].水利经济,2020,38(2):36-42.

[3]韩笑,郑愈超,李大伟.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分析[J].低碳世界,2017,(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