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谢鹭

镇江市口腔医院 江苏 镇江 212000

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四手操作技术控制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挑选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80例口腔疾病患者,通过数字表法把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操作,观察组应用四手操作技术,对比两组控制感染情况。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更加认可治疗方法(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出现不良事件机率更低(P<0.05)。结论 治疗口腔疾病患者,采用四手操作技术使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四手操作技术;口腔门诊;感染控制

四手操作技术是一种操作方式,通常指行牙科手术的医师与护理人员同时实施操作,并双手共同参与其中。此操作技术有助于医务人员的协作,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发生院内感染风险。本文探讨运用四手操作技术控制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效果,现把实验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80例口腔疾病患者,入选条件:全部接受口腔手术;患者知情。排除标准:携带病原菌者;有手术禁忌症者;精神病者。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8-66岁,平均(42.3±3.4)岁。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20-63岁,平均(41.5±2.8) 岁。此次研究经由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允许。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操作,准备手术所需器械,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有效配合手术。

观察组选择四手操作技术。

开展培训。安排有丰富临床经验、资历深的护理人员作为主讲人,向护理人员介绍四手操作技术的相关知识、操作原则,并敦促护理人员严格遵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设置医护人员体位。手术医师平放双脚,让双肩、大腿与前臂与地面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双手同机体心脏保持平衡,头部略微向前倾斜,让背部与椅背相触。与此同时,让患者口腔同手术医师眼部相距40cm。护理人员的体位则选择平衡位,具体操作高度控制在胸骨位置,手术静态区域在1-2点位置,椅位区域在7-12点位置,传递手术器械区域在4-7点位置,护理人员主要在3点位置活动。

传递手术器械。传递手术器械范围控制在患者上胸与颌下的区间位置,在传递器械当中,需要与地面保持在同一平面。护理人员传递器械采用左手中指、食指与拇指,避免经由患者头部上方传递器械;接受手术器械采用小指与无名指,采用右手握住吸痰器,以把患者口腔中的痰液或其他分泌物抽吸掉。

手术中协作。护理人员应当遵循有关程序,主动配合手术医师,协助进行以下操作:用药、麻醉、抽取、冲洗,尽最大可能降低手术医师工作量。手术结束后,消毒手部,凡是未经消毒的人员或器械严禁再次进行手术。

1.3 观察指标[1]

对比两组出现不良事件情况。

我院自制调查表,调查患者对认可情况,总分100分,分别从以下方面打分:操作规范化、服务态度,操作速度、操作水平,得分超过90分说明极为肯定,得分在65-90分说明比较认同,得分低于65分说明不认可;总肯定率=极为肯定率+比较认同率。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实验决定通过SPSS19.0分析处理整个实验数据,对于计数资料则通过百分率来反映,采取X2检验,在P<0.05时说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认可情况

就两组患者对治疗的认可情况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给予治疗更多肯定(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认可情况[n(%)]

组别

例数

极为肯定

比较认同

不认可

总肯定率

观察组

40

30(75.00)

8(20.00)

2(5.00)

38(95.00)

对照组

40

13(32.50)

18(45.00)

9(22.50)

31(77.50)

X2

5.1647

P

0.0231

2.2两组出现不良事件情况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机率更低(P<0.05)。表2。

表2两组发生感染情况[n(%)]

组别

例数

器械消毒未达标

发生交叉感染

手部消毒未达标

被锐器损伤

总出现率

观察组

40

1(2.50)

1(2.50)

1(2.50)

0

3(7.50)

对照组

40

3(7.50)

4(10.00)

2(5.00)

2(5.00)

11(27.50)

X2

5.5411

P

0.0186

3 讨论

四手操作技术就是在治疗口腔疾病时,医护人员始终维持舒服坐姿,患者平躺在治疗椅上,医护人员协作,双手共同实施治疗措施[2]

四手操作技术强调基本操作体位采用平衡坐姿,在给予患者有效治疗时,可以确保护理人员的安全,并提高手术者同护理人员的协调性,可以尽最大可能简化治疗程序,压缩手术时长,缓解患者痛苦,以保证手术成效[3]。与此同时,手术中降低传递器械频率,可以较好减少锐器损伤事件风险。四手操作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能较好降低发生医院感染机率。

本研究,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更为肯定治疗方法(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事件机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

总结此次研究,四手操作技术可以较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熊飞燕.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2):1946-1947.

[2]范萍.四手操作技术口腔控制门诊医院感染的效果[J].大医生,2018,3(Z2):192-193.

[3]李珊珊,谢丽.四手操作在口腔感染控制中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8):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