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1

刘永辉 1  赵烨 1  王向阳 1 石洋 1 崔宏勋 2

河南中医药大学,洛阳研究生培养工作部 河南 郑州 450000;

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比较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70例临床确诊的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8-01到2020-05,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5。对照组行单纯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椎管侵占率、Cobb角和伤椎前高压缩比,均相当,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椎管侵占率、Cobb角,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伤椎前高压缩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单纯内固定疗法,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对患者的生物力学指标具有更加显著的改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单纯内固定;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脊柱骨折

脊柱骨折属于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绝大多数的脊柱骨折是由间接外力所致[1]。脊柱骨折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尤其是对于同时伴随有脊髓损伤的脊柱骨折患者来说,会因血液回流、远端静脉高压等引起肢体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等症状,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会导致患者患肢残疾,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2]。因此,对于脊柱骨折患者来说,患病后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3]。目前,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为了探讨合理的脊柱骨折治疗方法,本文以下就对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70例临床确诊的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8-01到202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5例患者。两组资料如下:①观察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8例和17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46.8±6.4)岁。②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9例和16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7.5±5.7)岁。

1.2治疗方法:对照组行单纯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方法如下:患者在全麻状态下,取俯卧位,在伤椎中间位置做切口,暴露椎板、关节突、伤椎,借助C臂机,确定进针位置,放置椎弓根钉,撑开椎体,恢复椎体高度。根据神经功能检查结果、术中复位情况决定是否行选择性椎板切除减压操作。根据CT检查结果,决定行单侧植骨手术还是双侧植骨手术,对于中央部位骨缺损的患者需行双侧植骨治疗。在侧位透视下,将观察针置于伤椎1/3处,使用CSC粉末,置于氯化钠注射液中,然后注入到伤椎椎体内。对于双侧椎弓根骨折患者,行椎弓根旁穿刺,用骨蜡封好钉道,每个椎体注入5ml左右。然后常规进行引流,并妥善缝合手术切口。

1.3统计学方法:数据借助 SPSS21.0进行分析,以(5f6028ae25de6_html_c6c3dc0445d1f39a.gif )、(%)分别表示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二者的组间比较分别行t检验和X2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下:

1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优良率

观察组(n=35)

18

14

3

32(91.42)

对照组(n=35)

14

11

10

25(71.42)

X2

11.5283

P

<0.05

2.2患者的椎管侵占率、Cobb角和伤椎前高压缩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椎管侵占率、Cobb角和伤椎前高压缩比,均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椎管侵占率、Cobb角,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伤椎前高压缩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下:

2患者的椎管侵占率、Cobb角和伤椎前高压缩比比较

组别

椎管侵占率(%)

Cobb角(°)

伤椎前高压缩比(%)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35)

33.7±4.6

21.5±3.0

20.8±3.0

10.5±1.4

58.5±3.6

93.1±4.0

对照组(n=35)

33.8±4.7

27.2±2.9

20.7±3.1

15.7±1.7

58.4±3.5

81.4±3.4

t

0.0936

8.3482

0.1389

14.0056

0.1217

13.6382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能够使骨质植入到伤椎的椎体中心,从而更加有利于患者重新建立力学性能,减少负荷,降低后凸畸形的发生风险[4]。同时该治疗方式在预防患者远期椎体高度丢失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且患者治疗后的稳定性也更加显著。这是单纯行内固定治疗所难以获得的疗效[5]

综上所述,相比单纯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对患者的生物力学指标具有更加显著的改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家美, 徐新华, 乐敏莉. 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患者Frankel分级、Cobb角及椎管侵占情况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 34(08):2148-2150.

[2]刘飞俊, 楼超, 金康涛,等. 经皮后路内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继发节段不稳定的短期疗效[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05):414-420.

[3]马辉, 孙建强, 莫涛,等.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患者Cobb′s角、椎体高度压缩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9,09(15):562.

[4]张扬, 丁玲.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价值观察[J]. 健康大视野, 2019, 02(14):235.

[5]郑炎.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近期功能恢复的影响[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9, 29(03):101-102.

1基金项目: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项目(NO.国中医人教〔2019〕128号);河南省首批中医药拔尖人才项目(NO.豫中医科教〔2018〕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