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系统技术与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视频会议系统技术与应用研究

刘虹炜

天津市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 天津 300162

摘要:视频会议系统是信息时代中所衍生而来的一种新型的会议方式,其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在不同地区共同完成会议讨论,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接下来,笔者将以视频会议系统为核心,从基本概述、显著特征、关键技术以及实践应用等多个角度对该系统展开论述,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对从事视频会议系统研究的相关人员有所裨益。

关键词:视频会议系统;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为了可以使得视频会议系统能够在视频会议项目中充分地发挥其作用效果,工作人员需熟练掌握该系统中G.719音频技术、H.264视频编码技术、网络通信协议、视频压缩技术等技术要点,提高视频会议的整体质量水平,这也是笔者将要同大家分享的核心内容。

一、视频会议系统

(一)概述

顾名思义,视频会议系统是指多个来自不同地区的群体或个人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传输线路实现声音、图片、文件、影像等数据信息的相互传输,从而完成即时性的沟通与交流。

(二)特征

视频会议系统在实践应用中所表现出的显著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先进性,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跨地域的视频通话,同时还可以在视频过程中录制数字档案,非常符合视频通话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与传统的会议通讯方式相比体现出较强的先进性特征。第二,扩展性,该系统通常以MP分布式处理为主,其内部涵盖内置代理和数字混音等功能性模块,这些模块可有效地拓展系统容量,增加系统的功能性。第三,安全性,该系统所使用的MCU以及终端设备均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该系统还应用了嵌入式的操作系统,进一步提升系统自身抵抗病毒入侵的能力,因此其在应用中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二、关键技术

(一)G.719音频技术

G.719音频技术确切是指G.719音频编码器通过siren22音频技术和专利算法来突破传统音频技术的限制,实现对22KHz的音频带的全覆盖,且在实际应用中也显著降低了对带宽的基本要求,将其控制在64Kbit/s-128KBIT/s范围内,预留出更多的带宽来提升音频质量[1]。合理地将G.719音频技术应用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可以使得视频会议中的音频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达到CD级别的音质,优化视频会议中参与者的体验感。

(二)H.264视频编码技术

与上述G.719音频技术相对应的则是H.264视频编码技术,其主要应用于视频质量的优化。客观来说,视频会议的核心在于“视频”,因此工作人员需通过跳视频编码质量来获取理想的视频服务,为参与视频会议的人们提供优质的视频体验。H.264视频编码技术在视自身具有较高性能,该技术在压缩视频是所采用的是新型压缩格式,可为视频会议提供质量较高的图像信息,该技术该拥有高容错率,与传统视频编码技术相比能够更好地使用网络,从而有效地保障视频会议信息传输的稳定性[2]

(三)网络通信协议

网络通信协议也是视频会议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有两种形式,具体如下:第一,SIP协议,SIP协议通常是以文本作为网络通信的主要基础,需进行管理会话,让参与者更易读取信息,SIP协议中的组播功能以及呼叫设计具有显著地分布式特征,其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带宽,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同时还可为视频会议参与者控制会议提供方便。此外,SIP协议还可简化用户定位和群组邀请的流程,极大地提高会议效率[3]。第二,H.323协议,H.323协议虽具备综合且成熟的网络通信技术,但由于其扩展性较差,不适用于大型视频会议中,在应用范围上有所限制。

(四)视频压缩技术

所谓视频压缩技术,主要是指在视频会议开展过程中将原始视频文件格式转化为另外一种格式的技术。该技术的实现方式如下:第一,单芯片处理技术,该技术的功耗相对较小,因此对图像的编码和解码处理速度极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信息。第二,多芯片堆叠技术,主要是指利用DSP芯片对获取的视频信息进行堆叠处理,对高清图形进行适当地切割,从而完成视频压缩任务。无论是功耗还是稳定性,该技术均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工作人员通常将该技术应用于视频会议系统优化中的过渡方案[4]。第三,软处理技术,该技术是指与X86架构下的视频采集卡以及PC平台进行有机结合,再通过CPU辅助完成对视频的解码和编码。三种视频压缩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单芯片处理技术,工作人员可结合视频会议系统的具体情况以及视频会议的相关需求对上述三种技术进行合理地选择,以求最终能够达到理想的视频压缩效果。

三、实践应用

(一)会场型视频会议

会场型视频会议通常需要使用到MCU设备,会场则可分为主会场和分会场,工作人员可利用视频会议系统来完成主会场和多个分会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交流,包括视频和音频两种形式,分会场之间则不需要进行视频或者音频上的交流。在整个视频会议进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将主会场的声音及画面进行广播,确保主会场和各个分会场能够进行即时性的沟通和交流。

(二)会商型视频会议

会商型视频会议则需要每一个会场都能够参与到整个会议讨论中,因此各个会场的视频和音频都应显现出来。会商型视频会议需在视频会议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动态性的双视频流功能,将视频会议分为主视频和辅视频两种形式,通过这种方式来进一步提高视频会议质量。

(三)远程呈现

视频会议技术在远程呈现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虚拟人物进行模拟,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因地域文化差异而引发的不必要困扰,同时还可高工作效率,使会议现场更加逼真。目前很多企业都积极地应用远程呈现的方式来完成远程会议,其在实践应用中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已然迈入信息时代,人们也积极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各个领域,并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视频会议系统便是帮助企业各部门开展协调工作,加强其沟通效果,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应用,希望该系统能够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于洋.视频会议系统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31(22):8-9.

[2]张松.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技术及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9,26(07):163-164.

[3]李建敏,朱顺痣.视频会议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2):148-150.

[4]雷颖思.视频会议系统技术及发展[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1):88-8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