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3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策略

李典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河南许昌 461000

摘要:会计人员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群体,也需要具备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会计人才义不容辞。基于上述背景,探讨如何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工匠精神;培育方法

引言

伴随着国家顶层设计的优化与企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经过完善师资队伍将“工匠精神”教育列入课程体系中,开始重视教育教学方面的引导与培养。会计成为近几年热门专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怎样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成为教师教育教学重要的研究内容,对人才的培养、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及意义,结合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提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建议。

1工匠精神

1.1工匠精神的定义

在《汉语大词典》中,工匠旧称匠人,定义为“手艺工人”。工匠属于各行各业的技术精英、技术能手或者大师。目前,对工匠精神的定义还缺乏精准统一的描述,比如,工匠精神在德国统筹称为“劳动精神”,在美国称为“职业精神”,在日本称为“匠人精神”,在韩国称为“达人精神”。百度百科引用了徐耀强先生在《红旗文稿》杂志发表的《论“工匠精神”》的定义: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工匠精神内涵的表述,工匠精神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包括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爱岗敬业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持续改进的创新精神、无私奉献的奉献精神以及追求极致的极致精神

1.2会计人才工匠精神

会计从业者从事的是专业技术工作,与从事制造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一样,也需要工匠精神,所不同的是制造业生产的是具体的物理产品,而会计“生产”的是抽象的数据,账簿、报表、报告就是他们的产品。会计的工匠精神,需要匠心与匠艺并重。所谓匠心,就是要坚守初心、执着专注,秉持赤子之心,摒弃浮躁喧嚣,在会计岗位上坐得住、做得好。所谓匠艺,就是掌握会计准则、财税法规、审计准则和先进技术,提升职业判断能力。因此,会计的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关注细节、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率

会计核算是财务工作的基础,也是重要工作。财务管理和分析来源于会计核算的数据,要重视核算工作,努力使核算的准确率和完整率达到100%。

1.2.2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

会计人员在做好会计核算的同时,更要做好会计监督,绝不轻易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对发现的经营活动中的异常情况要及时提醒或预警,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

1.2.3坚持学习、努力提升,在专业领域不断追求进步

会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坚持学习,学无止境。对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参加初、中、高级职称考试,以及CPA和CMA等职业资格考试外,日常还要重视理论和业务学习,如企业会计准则更新、增值税改革等税收知识和财务分析技巧等。

1.2.4爱岗敬业、追求卓越,把自己锻造成行家里手

爱岗敬业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在做好普通会计的基础上,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会计领域的行家里手,成为专家或领军型人才。

1.3基于工匠精神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必要性

工匠精神的核心理念就是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一种完美追求。因此,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对工作高度专注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追求完美质量的品质。会计人员要常年与数字信息打交道,所以更需要匠人传承,保证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秉承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会计工作。因此,许多高职院校都对会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注重对会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基于工匠精神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会计专业教学理念,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基于工匠精神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严谨踏实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养成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态度,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增强岗位竞争实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这与会计岗位的发展需求相一致,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在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上,不仅要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要求入手,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其具备作为一名优秀会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在工匠精神的培养上要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精益求精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态度等。诚实守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对一名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工匠精神的培养上,要做好对会计专业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要重点关注对学生匠心的培育,达到专业能力与工匠精神同行的教学目的。会计工作不仅复杂,对精准度的要求也是极高的,因此,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对工匠精神的培养比例,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对品质的卓越追求,全面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

2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

2.1工匠精神与办学理念背道而驰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决定着人才培养效果。现如今,学校之间生源竞争压力大,很多高职院校为提高竞争优势而转向本科院校,缺少对工匠精神的重视。目前,真正能够冷静下来分析怎样创建工匠精神的院校少之又少。高职院校应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工匠,但偏偏投入于创业、技能培养等更高领域,并未真正的注意工匠环境的创建。人才培养的偏差使得教育教学功利性严重,技能培养过重。轻视工匠人才培养,随之而来的是校纪校风的浮躁。

2.2教师缺少对工匠精神的重视

高职院校教师作为工匠精神的培养者、引领者,首先自身就要具备工匠精神。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少,教师在综合水平上需要提升;很多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致力于教育研究,重视自身工作的精细化。但这部分教师的科研、职称评定任务量繁多,难以投入到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中,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培育。

2.3学生职业认同感差,工匠精神淡薄

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学生一些特点和职业教育观点与工匠精神存在偏差,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和学习信心、依赖性严重。加上当前高职教育存在重技能轻工匠现象,并且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职业认同感。基于这一背景下,多数学生在完成一项事情时过于重视结果,轻过程研究,功利心理强,致力于创业,这种导向在学生中盛行。

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建议

工匠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执行者,他们用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改变现代浮躁功利的观念,创造出先于时代的优秀工艺。当代大学生缺乏这种精神意志,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有责任、有必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引导他们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坚持不懈,赢得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3.1政策倾向,加强对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视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工匠精神培育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得到了重视,占据重要地位。工匠精神的培育第一要素就是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通过财税等经济政策倾斜鼓励其他社会力量配合高职院校培育工作的开展,各院校享有相同的法律政策,加大补贴,从而推动社会资源的融入,缓解教育教学紧张现象。此外,完善市场管理机制,创建人才薪酬分配制度,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就业平台。

3.2课程补充

在专业课程设计中重视工匠精神的熏陶,综合专业课程、强化实训。第一,优化岗位课程设计,让教学和岗位工作实现融合。在实践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的形式融入工匠精神。第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面对激烈的竞争,知识更新快速,传统的记账、报账已经落后企业会计岗位要求,对人才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学校应重视学生创造力、学习能力、专研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第三,培养职业精神。教学中将工匠精神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会计专业必须要具备的工匠精神,确定工匠品质,让工匠精神和专业技能融合,培养职业精神和高尚的职责品质。

3.3工学结合

基于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高职院校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由于会计岗位不同于其他岗位,学生难以深入到企业中集体培训。对此,学校可以与多家相关企业合作或创建工学结合培训基地实现校企联合。首先,采取学徒制,校企合作培育人才。企业安排专业人员深入学校与教师合作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得到实践,尽早的接触企业经营文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精益品质。校企导师一同传授职业技能,有助于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其次,组织竞赛,提高工匠水平。学校推广宣传职业竞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竞赛,开展诸如:手工帐、珠算、点钞竞赛活动。以竞赛获胜者为榜样,提倡学生分享经验、共同进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4加强实践锻炼,磨炼工匠精神

实践中方能体现工匠精神。专业实训是高职学生参与实践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利用实训室和校中厂开展实训教学和真账实操,在实训中强化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还可以通过开展会计技能大赛、税务技能大赛、创业大赛、假期社会调查等各种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给学生创造到实践基地顶岗实习的机会。真实环境中的顶岗实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提升专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还能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3.5打造师资队伍,传授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具有工匠精神的师资队伍。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缺乏企业生产和实践经历,在传授工匠精神内涵上存在难度。因此,应加大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专业进修培训、挂职锻炼、企业顶岗、名师带动、创建能工巧匠大师工作室等模式,深化产教融合,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为更好地落实1+X证书制度,要聚焦“X”证书,依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师的资质要求,进一步丰富“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和内涵,努力把教师培养成拿起书本能讲理论、走出去能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双师型”教师。

结语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创新精神,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在这个发展迅猛的信息化时代并不缺少创新,但缺少精细的、优秀的创新。若没有工匠精神的工人对岗位工作的专研,想要在创新之路走得更远则无从谈起。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必须要立足于加强对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鹏飞,李海东,张 志,刘武军,陈秀虎,蒋中午.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与未来趋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

[2]何丽娜.建设类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工程造价专业班集体建设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54-55.

[3]李谷音.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会计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29-30.

[4]李玮,张向辉.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5):21-22.

[5]董娟娟.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析[J].黑河学刊,2018(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