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控制一体化的风险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6
/ 2

电力调度控制一体化的风险策略

王贵松

国网福安市供电公司 福建福安 355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逐渐进步,各项领域协同配合非常密切,电力调度控制一体化领域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确保工作稳定有序的运行,那么安全性这个问题就成为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分析电力调度调控一体化技术,提出电力调度对常见危险点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电力调度控制;一体化;风险;策略

引言

电力调度是指依据相关现场设备反馈的数据信息,结合电网的实际运行参数,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指挥现场工作人员或自动化系统进行电力调度工作。自动化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电力调度工作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1电力调度控制一体化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的发展,从电力市场的商业化运营需求考虑,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得到了飞速发展,而以数据仓库为依托,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设计,能加强应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数据的高度共享。就目前而言,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软、硬件平台以及系统实现技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也因此使得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软件互联和数据共享变得非常困难的,比较常见的解决方法有 2 种:①结合实际需求,开发点对点的接口;②实现跨部门、跨系统的数据收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可能会因系统之间的复杂联系而产生大量的冗余数据,引发数据不一致的问题,进而影响数据的共享。而在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 CIM、CORBA 等为基础的一体化设计开始受到了电力部门的重视,尤其是 IEC61970 标准的完善,为电力调度一体化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考虑到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因素,一体化系统的开发是一个长期过程,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这一点电力企业必须认识到。

2调度调控危险点控制的重要性

在实施调控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安排两名值班人员,要求值班人员的经验丰富且工作独立性强。一旦出现错误操作,及时进行纠正,可达到互相监督薄弱的效果。最后,电力调度一体化主要是指,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划分变电站,统一管理变电设备以及输变电设备状态,有助于推进设备运行和电网调度的结合,从而实现调控一体化运作的目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控对调控人员无直接影响,但是对检修人员和电网系统具有严重的威胁性。

3在电力调度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

3.1调度人员交接班过程的危险点

电力调度人员在交接班时经常会存在很多危险点,主要表现在2方面:

3.1.1工作人员在进行交接工作时接受人在还没有到达值班现场时,交接人便离岗位,导致值班室在交接时缺失值班人员。在这个时间段,由于无人巡查电力系统,出现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进行预警处理,进而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为危险埋下隐患。

3.1.2交接人对所交接的工作不够彻底,导致接受工作的人员无法准确了解之前的电网运行情况,出现故障时可能会反应延迟。

3.2电网事故处理中的危险点

在电网事故处理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应的规程规定实施正确且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补救。在调度员不在现场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意识,导致对事故现场的情况不能着重进行汇报,信息量分散不集中,更严重的是遗漏信息,当所有信息没有经过规定向上汇报时,就会给调度员造成一定信息理解程度上的误区,从而导致拯救措施的二次错误补救,对事故形态愈加扩张,造成各方面难以承受的损失。

4常见危险点控制策略的措施

4.1规范交接班工作程序

在电力调度人员进行交接班时,必须要等到接收人到达值班地点之后,交接人方可离开。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在电网系统中安装自动提示功能。当在特殊情况下导致的值班室无人或者是交接人的交接工作没有做到位时,通过自动提示功能,工作接收人能对之前的电网运行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及时了解电网的整体运行情况,在电网出现故障时能迅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反馈线路的运行情况,降低电力调度时间。

4.2电网事故处理中的危险点控制措施

首先,事故的处理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规章才能更妥善、更全面地解决问题,在有保障的前提下进行工作。分析、思考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所在,进行最快速的抢救措施,保证人员、设备及电网系统的安全,认真检查每一条线路的情况,确保事故对整个电网系统的影响最小化以及控制事故的后续性扩张。对重要线路实行针对性的保护举措,确保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在处理的过程中避免因为客观因素的存在而导致的错误性判断。

4.3电网和设备运行方式措施

电力调度工作中牵涉到的设备相当庞杂,并且各自有其自身特性,在操作危险点上必然有一定程度的不同。电力行业有必要根据不同设备的工作情况实行合适的方法判断其危险点的存在,在提前预判中及时发现危险点,有能力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处理,降低设备出现工作不正常的概率,确保电网调度过程稳定安全,为发电输电用电系统的常态化运转提供扎实的基础。电网调度的操作运行工作也要作为依据对危险点进行具体分析。调度工作经历时间长,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电力设备或者软件更换更新的可能性难免存在,数据的记录整理是必须的。由于部分设备的更新导致分析中有可能出现一些失误,会对危险点预测产生一定影响。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工作人员有必要做好数据及时记录整理统计工作。

5电力调度控制一体化的应用

5.1增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功能

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要求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更加智能化,相关技术人员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完善电力调度信息管理系统,从而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

5.2加强负荷管理

电力公司要充分利用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对电网系统进行科学全面的负荷管理,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有效运行,提高系统运行的准确性。

5.3接口一体化

电力调度系统为了规范管理,可以将其接口进行标准化制作,通过标准化模型的制作可以实现其在使用过程中的随用随插,而且对于系统的更新也变得更为简单,往往只需要对标准化的模块进行更新就可以了,节省了操作流程。接口一体化可以运用一定限制的资源数据进行查询,实现对于资源的筛选,进而让用户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查询,这样既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数据的使用。

结束语

电力调度系统中的一体化技术是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它的出现大大节省了相关的数据成本、人力成本、资源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客户的满意度,这对于电力事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这也是电力行业所应承担的重要的社会责任。电力调度系统作为电力行业的中心环节,其稳健运行是关乎到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状况良好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在电力系统运营过程中,加强职员的职业操守,增加技术的投入,保证其稳健运行。不断加强在电力系统中的投入,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旸.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危险点及控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0):239-240.

[2]刘国瑞.浅谈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9):133-134.

[3]李里.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和应对措施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23):38-39.

[4]黄存发.电力调度工作危险点分析和采取预控措施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8,25(3):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