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某电厂对厂炉热值差管理的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4
/ 2

浅谈某电厂对厂炉热值差管理的创新

郭盼

(大唐吉木萨尔五彩湾北一发电有限公司,昌吉吉木萨尔县 831700)

摘要:为了进一步加强某电厂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管理,切实堵塞管理漏洞,确保企业经济利益不受损失,深入挖掘燃料管理潜力,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现就厂炉热值差的管理的创新提出自己浅薄的见解。

关键词:入厂煤;入炉煤;管理;创新

1 定义

入厂入炉煤热值差是指统计期入厂煤实际验收加权平均热值与入炉煤实际检测加权平均热值之间的正负差值,是一项日统计、月汇总、年累计,以月度分析为基础、年度为考核周期的火电企业燃料管理指标,其标准单位为千焦/千克。

计算公式:统计期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统计期加权平均入厂煤Qnet.ar-统计期加权平均入炉煤Qnet.ar。

月度统计期以每月的1日0点至 月末的24点,年度统计期以每年的1月1日0点至12月31日24点。各类报表的入厂入炉数据的统计期要口径一致。

2职责、

2.1燃料管理部作为公司燃料管理的专业部门,负责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归口管理,主要职责如下:(1)负责本企业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2)完成集团公司及分子公司下达的入厂入炉煤热差指标;(3)确保本企业对集团公司《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管理办法》的执行;(4)对影响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责任部门,落实相应措施,加强相关设施、设备维护与正常操作,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3入厂煤管理

3.1入厂煤的计量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实际计量数据不论结算与否应及时如实统计到当期入厂煤量中。入厂煤质量检验工作,要严格按照国标和集团的规定执行,车车采样,批批化验。入厂煤采样的子样数、采样点布置及深度、子样重量、总样量等均应符合国标规定,以确保所采煤样的代表性。使用机械化采样的,机械采样装置必须按规定鉴定、校验,确保精密度。严格按规定流程制样,全水分煤样要快速制备,并立即送化验室化验,以防止入厂煤水分的流失而致使入厂煤化验热值的偏高。计算入厂入炉煤热值差时,入厂煤的数量与热值均以到厂验收的数据为准(含扣矸、扣杂、扣水的吨位),与矿发数量、热值(或第三方化验)及亏吨、亏卡的索赔与否无关。亏吨、亏卡数值及扣矸、扣杂、扣水吨位按影响入厂标煤单价处理,但必须相应考核亏吨、亏卡索赔率,并结合结算热值等一并核查在计算入厂入炉热值差时采用的入厂热值数据的真实性。 每天不同供煤单位或同一供煤单位不同批次的入厂煤均应有对应的计量数据和化验数值(含热值、全水分),并做好原始数据台帐登记和日、月加权计算。

4入炉煤管理

4.1炉煤煤量数据以合格的入炉煤皮带秤计量数据为准,应有分班分炉分次统计数据。计算入厂入炉煤热值差时的入炉煤数量必须与调整水分差时的一致(即:因入厂入炉水分差问题,在具备规定条件时,按规范同时调整入炉煤皮带量和入炉煤热值,不能只调整数量或只调整热值)。入炉煤必须分班分炉分次(指同班同炉的不同上煤次数,下同)采样,与分班分炉分次入炉数量相对应,入炉煤采样、制样、化验设施和设备必须符合国标规定,定期进行校验,以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采样、制样、化验的过程也必须严格执行国标。每天要对分班分炉分次的入炉煤量及对应的热值、全水分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月度进行加权汇总。

入炉煤皮带秤、机械采样装置必须按规定校验,保证皮带秤计量入炉煤量的准确性,不得在总计数器未达到溢出数据时对皮带秤总累计数据进行清零,否则视为人为调整数据。记录并保存入炉煤计量、化验原始资料,不得人为干预和更改入炉煤相关数据。输煤皮带值班记录要将每班上煤数量(包括交接班时的皮带秤起止码)、皮带秤是否异常、校验时间、缺陷处理时间等情况记录完整并归档保存不少于两年。

5 煤场相关管理

5.1度煤场盘点时必须按规定分区域测量密度、体积、热值和全水分,加权计算当月存煤数量、热值和全水分。

5.2要结合数字化煤场建设(也可以先人工统计),对煤场存煤分区域每日、月统计存煤数量、热值、全水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

5.3企业要加强煤场的日常管理工作,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减少储存损失;严格执行煤场置换制度,按照“烧旧存新、合理掺配”的原则,定期进行置换翻烧。

6 数据统计分析

6.1入厂入炉煤热值差数据的统计按集团公司相关制度和本办法的规定执行,必须确保规范、及时、准确、真实。

6.2每月入厂入炉煤热值差超标时,企业至少要从以下5个影响因素进行定量计算或定性分析,认真查找原因并进行整改。(1)入厂煤采制化环节对入厂煤热值、水分结果的影响。主要分析有无采样深度不够易被掺假的漏洞和全水分化验不及时等引起化验结果虚高问题;(2)入炉煤采制化环节对入炉煤热值、水分结果的影响。主要分析有无入炉机械采样代表性不够、入炉计量和化验没有分班分炉分次(特别是配煤掺烧每次上煤质量差异较大时)进行严格加权计算等引起化验结果虚低问题;(3)入厂入炉煤全水分不一致对热值结果口径的影响。这个因素只在当月未进行用水分差调整入炉煤量时作统计分析,不得用于计算煤耗,但必须以入厂入炉的水分数据规范有效、真实准确为前提;换算公式是:换算后入炉煤Qnet.ar =统计期加权平均入炉煤Qnet.ar×(100-入厂煤Mar)/(100-入炉煤Mar),如果经集团规定的程序审批,通过水分差调整了入炉煤量和入炉煤热值,那么,对入厂煤热值与调整后的入炉煤热值之间形成的入厂入炉煤热值差查找管理问题时,就不得用水分差因素再来进行分析;

7结语

储存热值损失及其他特殊因素的影响。主要分析煤场管理措施是不是到位?有无煤堆自燃、雨水冲刷、烧旧存新不力等管理不善造成的热值储存损失,这些因素既有单独成因,也有叠加的可能,还取决于数字的真实性、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王文涛.基于燃料精细化管理的热值差控制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6).

[2]冯奇.燃煤发电企业入炉煤折标煤价因素分析探讨[J],会计师.2017(11).

[3]李满宝,吴锁珍.浅析煤炭热值差对燃煤电厂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对策[J].煤质技术,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