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因分析法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0
/ 2

根因分析法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中的应用

兀贝贝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北京 房山 102488

摘要:目的 研究根因分析法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的不良事件,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前后的干预效果。结果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后,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由0.30%降至0.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是消毒供应中心有效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根因分析法;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应用

引言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负责着医院所有科室可重复使用物品、器械、器具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工作,同时还肩负着敷料制作等工作。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容易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品,有较高的职业暴露危害风险。近年来,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暴露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减少工作人员的职业风险,保障其职业安全成为临床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本院消毒供应中心为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实施了安全防护系统干预,现将其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共21例。21例事件中有3例为损坏器械,4例发错物品,6例标签有效期错误,8例为清洗不合格。上述不良事件经临床科室和手术室及时反馈,进行整改,更换物品,虽未对患者带来损害,但对临床医护的工作带来困扰,影响了临床正常医疗秩序的进行。我们应用RCA法探讨上述21例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从系统防范角度制定出管理措施。

1.2根本原因分析 

建立根本原因分析法小组收集整理数据资料。小组所有成员加强消毒供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学习,全面收集操作方法、操作者、器械种类、仪器设备以及质量评价指标,并进行完整记录。①找出近端原因,小组各成员要充分了解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具体环节、操作过程,并针对不良事件原因展开讨论,采用叙述或重演操作过程等形式将不良事件所涉及的操作过程和方法等逐一还原,对所发生的不良事件近端原因进行分析并加以整理,得出初步结论。例如,器械清洗不合格的近端原因包括:相关人员未进行分类清洗器械;临床上相关科室使用器械后未对器械进行保湿以及预处理,使得器械被回收处理时沾上的污渍、血迹干涸难以清洗;部分器械结构复杂清洗之前没有拆分。无菌包标签日期错误近端原因包括:负责打印标签人员态度不端正,未按照标准打印,或将有效期不同的器械包混合打印,打印结束没有核对;包装人员没有复核所打印的标签,有效期粘贴错误。外标签与包内器械不相符的近端原因包括:包装相关人员技术不够熟练、责任心不够、没有做好双人核对工作,导致包内放置物品时可能少放、漏放、错放或多放。②确定根本原因,针对不良事件应用“鱼骨图”论证和排除近端原因,进一步分析得出这些事件的根本因素,以期降低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经过头脑风暴使用根本原因法分析得知,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包括没有对临床使用器械进行预处理,器械的清洗操作不规范,没有加强在岗人员技术及责任心的培训,部分设备器械缺少定时维修及保养等。

1.3实施改进措施

针对每一个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采取有效手段保证其成功。包括与临床科室和手术室沟通,对全院科室进行器械预处理相关理论和操作的授课,对使用过的器械认真做好预处理和保湿,修改和细化了复杂结构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流程,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注重岗位培训的实践性,明确质量标准,加强考核,与绩效挂钩,以增强人员的责任心。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或更换。评价改进后的结果,好的措施加以肯定,并形成日常工作流程与标准,继续巩固没有解决到的问题加以总结和分析,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不断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1.4评价方法

将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后与实施前(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同类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评价RCA逐步实施后的干预效果。

1.5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是整个医院正常工作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殊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性质,极容易造成工作人员感染。以往对消毒质量管理方法的分析认为,个人操作不当可能是导致消毒流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但通过反复研究证实,系统缺陷或未对整个消毒流程作规范化操作监督才是导致不良事件频繁发生的深层原因。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消毒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需要研究者切换思路,系统地改善管理方法,以期更有效的防止错误及问题的发生。现今依靠信息化技术与质量追溯系统的联合,能较好地管理整个消毒操作过程,使消毒质量控制有了较大的提升,消毒实践操作更具规范化和标准化。

医院应积极改善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为消毒供应中心配备空调、暖气,保持室内干燥,温度适宜。高温灭菌设备应安装抽风机。集中进行高压灭菌,完成后即刻关闭灭菌器和抽风机,以减少噪音污染。及时保养、维护各种清洗灭菌设备,以减少机器运转的噪声。条件允许可安装隔音或消音设备,并要求工作人员佩戴耳罩以减轻噪声危害。消毒供应中心的化学制剂必须集中保存,并要指派专人看管。使用前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正确使用化学制剂,杜绝过度使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佩戴好防护设备,以免化学制剂接触皮肤或入眼。使用含氯消毒剂拖地后要及时开窗透气。一旦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出血液,同时用皂液或流动水下进行冲洗,黏膜用生理盐水冲洗,并进行消毒包扎,必要时预防用药,以降低感染风险。同时上报不良事件并进行追踪。本院为降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危害,实施了系统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在危险熟知、感染知晓、应急处理、操作规范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意外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知水平,强化职业防护意识;完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行为则能规范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工作流程,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从而减少职业暴露,同时还能提升其对职业暴露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参考文献

[1]曹秋梅.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综合管理的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0):169-170.

[2]翟慧霞.现代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5):928-929.

[3]徐巧叶,徐雅萍.根本原因分析法配合精细化管理在血液样本检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4):147-150.

[4]黄荔葵.系统追踪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8):988-989.

[5]谢继庆,徐伟丽,林文华,等.追踪方法学与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8):1358-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