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病房介入病人综合管理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5
/ 2

神经内科病房介入病人综合管理护理体会

刘静静 艾瑞 刘莉 余蓓 王静 王轶群

解放军第九〇二医院神经内科 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管理护理用于神经内科病房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神经内科病房接诊的介入治疗病患68例,按照数字抽签原理均分2组。实验组采取综合管理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94%,比对照组17.65%低,P<0.05。结论:于神经内科病房介入治疗中运用综合管理护理,利于并发症的预防,建议推广。

【关键介入治疗;综合管理护理;神经内科;并发症

近年来,医疗水平的提升,使得介入诊疗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并被广泛用在了神经内科患者的救治工作当中[1],但若患者在介入治疗期间不能得到全面、细致的护理,将极易出现低血压等并发症,进而对其疗效造成了影响。此研究,笔者旨在分析综合管理护理用于神经内科病房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神经内科病房接诊的介入治疗病患108例,用数字抽签法均分2组。实验组女性24例,男性30例;年龄在43-74岁之间,平均(62.15±3.68)岁。对照组女性23例,男性31例;年龄在44-73岁之间,平均(61.94±3.52)岁。患者临床信息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性别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都进行常规护理:体征监测、基础护理和手术准备等。实验组配合综合管理护理:(1)术前。嘱患者卧床休息,积极控制血压。建议患者适当增加饮水量,多食用新鲜果蔬,尽量选择易消化且清淡的食物,确保排便顺畅。若有必要,可对患者施以低压灌肠亦或者是缓泻剂处理。指导患者在病床上做适量额排便训练,若患者排尿困难,可对其施以导尿处理。积极与患者沟通,正向引导患者说出心中的苦闷。利用激励性的语言冠心病患者,为患者播放轻柔的音乐,促使其身体放松。建议患者通过交谈或者看电视等方式稳定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利用简洁的语言,为患者讲述介入治疗的方法、目的和作用等,同时对患者的提问作出细致的解答。(2)术中。严密监测患者呼吸、心电和血压等体征,维持血压水平为110/70mmHg及以上的范围之内,以免出现颅内灌注不足的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有异常,立即处理。(3)术后。注意观察患者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严密监测呼吸、血压和心率等体征。于患者腰下增垫一软枕,予以局部按摩护理,按时协助患者翻身,确保髋关节处于伸直状态。要求患者适当弯曲消退,做健侧下肢活动。按时检查敷料是否渗血,注意观察局部是否出血。嘱患者多饮水,加快造影剂排出的速度。密切观察患者神经症状,若患者存在新发偏瘫、神志障碍和语言不利等症状,需立即告知相关医师,并对其施以对症处理。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和饮酒等。严格遵医嘱指导患者使用调脂与抗高血压等药物,嘱患者切勿距离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1.3 评价指标

统计2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便于后期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0.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工作,用t来检验计量资料(5f3787eb95480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同时用χ2来检验计数资料[n(%)]。当P<0.05时,提示组间的差异较为显著。

2 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94%,比对照组17.65%低,P<0.05。如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的对比分析表 [n,(%)]

组别

例数

低血压

局部出血

高血压

发生率

实验组

34

1(2.94)

0(0.0)

0(0.0)

2.94

对照组

34

3(8.82)

1(2.94)

2(5.88)

17.65

X2

6.9347

P

0.0205

3

讨论

目前,介入治疗在我国临床上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为脑血管疾病比较重要的一种诊治手段,具有恢复快、疗效确切与创伤小等特点[2],但患者在术后依旧有可能会出现并发症,比如:局部出血和低血压等,从而对其病情的恢复造成了不利影响。

综合管理护理乃新兴的一种护理手段,能够将患者作为中心,从并发症预防、健康教育、饮食和心理辅导等方面出发对其施以个体化与人性化的护理,以改善其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促进术后康复进程[3]。并且,综合管理护理也十分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可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等方式,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提高心态稳定性,以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此研究中,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选择综合管理护理法,对神经内科病房中接受介入治疗的病患进行干预,可显著减少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阳海秀.40例急性闭塞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框架构建[J].特别健康,2019,(23):130.

[2]徐方琼,夏翠云,张洋铭.综合护理干预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J].医药前沿,2018,8(34):298-299.

[3]李晓萍,郭金兴,崔秋红, 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5):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