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3
/ 3

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分析

郭良伟

曲阜市石门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73115

摘要:抚育间伐是森林培育和管理中一种较为常用的措施,科学运用抚育间伐措施对于提高森林培育质量与效果具有着积极的意义。抚育间伐措施的运用需要以科学的规划作为指导,并要明确抚育间伐操作的要点,从而保证抚育间伐的实际效果,这也是林业工作人员在森林培育中需要关注的要点。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培育;过程;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分析

引言

森林抚育间伐又称为抚育采伐,在不同种类的森林、不同时期下进行抚育采伐达到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定期对森林进行抚育间伐能够促进森林林木更好的生长。森林抚育间伐的主要工作对象是森林中发育不良的树木、受虫害侵扰的林木以及灌木等。恰当的森林抚育间伐能够提升森林土壤养分,为正常林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森林抚育间伐具有一些技术要点,工作人员在进行森林培育工作时,应明确非目的树木以及间伐强度并确定重复期。在全面掌握森林抚育间伐的工作环节后,才能够提高森林培育的效益。

1森林培育过程中实施抚育间伐措施的意义

1.1优化林分结构

实施森林抚育间伐将有害林木及时清理,并且去掉非目的树种,有针对性地保留目的树种,为其提供生存空间。一方面从整体上提升林木生长水平,打造理想化的林分结构;另一方面能够加强林分的机能与稳定性,提升林分抗害、抗病能力。

1.2增加林业经营木材供应量

木材是林业生产的重要产品之一,也是林业经济收益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的林业经营活动中,林木砍伐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监管,对可砍伐的树木种类、砍伐时间都有着明确限制。抚育间伐措施的运用主要是有计划地对部分林木进行定期重复砍伐,除去改善森林植被生长环境和调整林分结构的功能外,还能够为经营者提供一定量的木材产品,进而增加木材供应量,提高林业经营收益,这对于缓解部分地区木材市场的供需矛盾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1.3提升森林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维持良好生态服务环境

森林抚育间伐能够在一定程度提高森林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在对森林培育进行人工干预后,森林能够构建更加稳定的林木结构,同时能够进一步发展复层混交林,从而促进森林植物种类更加多样化。另外,在对森林抚育间伐后,同种植物的覆盖现象能够为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场所,同时,在森林植物种类多样化的环境中,生物种类也将受自然环境影响变得多样,从而构建良好的生态服务环境。

1.4维护林木健康生长环境

通常森林出现自然稀疏的情况十分普遍。但仅凭自然稀疏无法达到林分密度的要求。目前,有大量的林内林木存在种植密度大、单位株数多、生长不良等情况,对林分质量造成一定的破坏。并且一些林内出现很多杂草、藤木、灌木等抢占生长空间,对目的树种的生存带来威胁,甚至已经产生阻碍,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发育。

2林木间伐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2.1抚育质量无法保证

抚育间伐工作离不开经费的投入,要确保经费充足就必须在工作之初对抚育间伐工作的质量与面积有明确认识。要加强经费管理以保障经费落实到位且得到合理利用。可以建立专门台账,由监管部门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实际使用资金与账面信息相一致。并根据资金数量,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规划。

2.2森林培育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加强对林木资源保护的环保观念森林培育的抚育工作至关重要,因为这个过程关系着林木资源的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在抚育过程中的间伐管理就变得非常关键,部分工作人员对间伐工作认识往往缺乏本质性的理解,使间伐工作失去了最初的设计初衷。众所周知,现在很多国家都已经将环保作为国家的首要战略计划,因为这是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森林资源的培育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协调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2.3思想意识不足

很多森林培育工作者没有保持正确的工作态度,在抚育间伐工作中只注重采伐而不关心森林培育,也没有了解间伐的真正目的,所以间伐活动没有科学有效地进行,进而造成大量开采森林资源,过度开采十分严重,对今后森林培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长此以往,森林培育难以取得实效。

2.4缺乏坚实基础

现阶段在林业方面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较浅程度,故在森林抚育间伐中常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相关研究的力度也较浅,往往难以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而由于理论研究方面的缺乏,现阶段的森林抚育间伐工作也常出现缺乏规范性、系统性的问题,并且相关规则、规范的建设程度较低还会导致林区管理人员技能根据工作经验、个人判断对间伐时间、次数、强度等方面进行调控,这就导致森林抚育间伐的质量常缺乏有利保障。

2.5林分划分与间伐强度不合理

实施抚育间伐旨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满足林业经济发展需求,合理划分林分类型是保障林地经营效益的基础。目前,受运营理念制约,林业技术人员忽视了生态效益,导致部分地区存在林分划分与间伐强度不合理现象,使需要得到保护的林木被错误归类到商品林范畴,或将可以优化利用的林地划分为禁伐林,阻碍了林地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间伐强度的把握受片面追求林地经营经济效益的影响,将间伐等同于兑现林木经济价值,过度采伐市场价值高的树种导致林分组成失衡,严重影响森林培育中远期经济、生态效益。

3森林培育过程中抚育间伐措施的运用要点

3.1注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

森林抚育间伐并非简单的进行树木砍伐,而需要经过复杂科学的规划,才能保证间伐积极作用的发挥,这就要有专业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持。因此,林业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林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林业技术人才,发挥他们在森林抚育知识、技术方面的专业优势,对森林抚育间伐工作中相关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抚育间伐的规划方案,并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落实好抚育间伐工作,保证实践操作的规范性、有效性,为森林培育工作的整体开展提供保障。

3.2提高森林抚育间伐资金投入,对森林进行分类管理

提高森林抚育间伐资金投入能够促进工作更好地进行下去。相关部门依照间伐的作业面积以及最终的质量需求提供资金更富有针对性。在为森林的抚育间伐工作提供资金时需要做好经营管理工作,管理人员需对资金的流入流出及时进行记录,同时要做到定期的台账检查,确保资金能够流入到抚育间伐的森林培育工作中。

3.3合理采用农药辅助

间伐工作主要是通过砍伐病株,进而改善林区林木的生长环境、控制病虫害的发展,但要真正对相关病虫害加以预防、控制,在间伐工作中常需采用农药进行辅助。但现阶段的农药使用过程常会面临一定问题,由此针对农药种类不合理、农药使用量不科学等问题,林区管理人员就应在农药使用前先对林区病虫害的情况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继而科学选取农药种类与农药量。同时,部分类型的病虫害也可不使用农药辅助便能实现有效控制,鉴于农药常存在较强的负面作用,针对此类病虫害现象林区管理人员就应最大程度的降低农药使用量。并且在农药使用时还应配以相应的农药喷施设备,以便保障农药使用的效果,还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4转变观念,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行动

森林培育在国家环保政策观念中的位置非常主要,如果要有效开展森林抚育间伐工作,就必须得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林业部门应当增加对间伐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计划,让间伐工作者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认识到间伐在森林培育工程中的重要性。通过培训,工作者能够科学的认识自身工作的性质,明确工作中应当注意的伐木事项,避免在这个过程出现盲目随意砍伐现象。培训可以让其清醒认识到原本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这就是转变传统森林种植观念的必要性。培训的目的就是在反复的教学过程中让工作人员认识到间伐工序对森林培育工程的影响,因为间伐只是辅助手段,故而只有利用科学的方式选取砍伐的树种,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3.5建立健全抚育间伐的评价体系

相关部门要认识到林区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成立专门机构主管抚育间伐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积累间伐经验,并不断尝试、探索出最佳的工作方案。同时,根据林木的物种不同、生长周期、生长环境等因素,及时做好记录、总结数据、寻找规律等工作,有针对性地研究间伐的强度、时间、方式等,建立健全工作评价体系,为今后抚育间伐工作更加明确规范,最终提高工作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3.6以伐促育的正确认知

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普及、建设也导致自然资源改变、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严重化,故相关人员也应进一步重视起森林抚育工作,并认识到森林抚育中间伐工作的重要性。由此,现阶段林业管理人员就应积极学习森林抚育间伐的基本知识,相应的林业部门也应积极开展培训、宣传活动,通过让林业管理人员能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进而明确间伐措施的重要性与作用,以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间伐措施。同时基础知识的不断丰富,也能确保林业管理人员能够始终以森林抚育为目标,而后经由间伐措施对林木生长、森林生态的促进,进而保障森林资源的持续化发展[1]。而在培训过程,林业部门、管理人员也可融入现代化间伐措施、知识的教授,进而在培养林业管理人员正确理念的同时,为林业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加以强化,进而保障林木采伐工作的质量、成效。并且,在森林抚育中还应坚持以节约、保护为主要手段、自然恢复为抚育核心的方针,从而建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

3.7完善森林培育成效的监测与评价标准体系

运用量化的指标评判森林培育成效,可为制订和执行抚育间伐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一方面,要在现有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细化树种结构、林木生长状态相关各项指标,使一线技术人员在分析林分生长状态、制订抚育间伐计划时,可以准确把握间伐强度和时机,达到优化林分树种结构、保持合理密度、缩短森林培育周期的目标;另一方面,应基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森林培育成效监测与评价体系,构建各类林分的监测数据库为抚育间伐提供信息资源,推进相关技术标准的完善与细化,整体提升营林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森林培育工程项目需要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因此,我国林业部门就更要重视技术的升级和设备更新。只有与时俱进地采用先进的间伐方法,才能平衡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的双重标准。森林培育工程不能阶段性的进行,因为这是一项长远的发展规划,相关责任人要随时注意工作中的不足和优势,才能不断地提高森林资源的林木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光俭.试论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243+246.

[2]任志军.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探讨[J].农家参谋,2018(16):96.

[3]侯美玲.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抚育间伐措施[J].江西农业,2018(10):100.

[4]严军营.探讨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J].现代园艺,2018(06):217.

[5]张旭东.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7,37(24):191.

[6]于崇江.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初探[J].农民致富之友,2017(13):259.

[7]张玲.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2017(09):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