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图书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3
/ 1

数字时代的图书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

陈鹏

东明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信息化与数字化便是现阶段高新科技的代名词。许多组织机构与公司企业都开展了数字化建设管理。同样,进行数字化方向的改革,对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图书馆来说也是必然的。图书馆内资料管理在进行数字化建设时逐渐淘汰了一部分纸质资料,变成了方便快捷、不受时空制约的数字资源。论文正是从我国现阶段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出发,分析了数字时代下的图书管理和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并且对图书馆数字化改革道路进行了探讨。      【關键词】数字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化处理     1 引言   保存资料、收藏原始资讯和建立资料库并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地方被称作图书馆,其开办方式包括了公共组织、政府部门和个人建立等。图书馆的作用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是巨大的,每个图书馆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结晶,也被称为是“智慧宝库”。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公共图书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一方面,数字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使图书馆的服务地位有所下降,为其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目前的图书馆在进行数字化方向改革后,可以大大提高资料的储存能力,将纸质资料的占地空间、易损坏腐蚀、查询困难等问题消除。最重要的是,通过图书管理和信息建设可以使得民众更加方便地浏览书籍,节省不必要的时间。从这不难看出,数字时代下的图书馆进行信息化改革势在必行。   2 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图书馆的发展情况   2.1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信息资源建设效果不够明显   由于图书馆受过去管理方式的限制,再加上地缘性的问题,我国许多地区的图书馆在管理制度较为滞后[1]。例如,图书馆并未包含当地特色的馆藏、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不够高、书籍资源严重匮乏等。其根本原因是没能把握好数字时代的图书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形势,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做到统筹兼顾,且在资料数据库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   2.2 图书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不被重视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迭代极大丰富了信息资源,也使知识体系变得日趋完善。但是正因为信息的复杂,图书馆的相关领导或管理人员没能将该工作重视起来,同时,其他繁重的工作量使得他们没有精力进行创新改革。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图书馆工作人员因为信息资源的泛滥所感到信息化建设的困难,因为不重视导致图书管理问题被搁置,文化传播效果受到了较大影响。   2.3 资料数据库建设存在问题,资源利用率低   对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来说,其核心工作便是对资料数据的建设。就目前阶段所暴露的问题来看,我国各个地区的图书馆在设立资料数据库时的参考标准不尽相同[2]。各家所建立的数据库相对来说较为独立,难以实现资料共享和交流工作。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图书馆资料数据库的建设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功能,成了形同虚设的花架子。   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是顺应数字时代潮流的一种趋势,它在改善纸质资料的局限性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图书馆对“数字图书馆”的概念还不够强烈,同时也没有科学合理的方法做指导,民众在图书馆获取资料的能力也不强,没有很好掌握检索功能,使得资源利用效率降低。   2.4 图书管理缺乏专业型人才的支持   现阶段我国的图书馆管理队伍中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工作人员往往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很低,更不用说专业电子信息化技术的掌握情况。除却一些偏远地区的图书馆,现如今大多数地区的图书馆硬件水平已经足够完成信息化建设,但却因为缺乏相应的专业型人才,使图书管理的改革进展缓慢。作分析工作和信息化咨询的人才不足,普通管理人员普遍对信息化知识不够重视和了解,严重影响了图书馆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进而影响了图书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 探究图书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策略   3.1 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   想要更好地实现图书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对图书管理员工进行观念上的要求。首先,工作人员要转变传统的理念,认清自己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信息资源建设理念,学习新技术,对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技术辅导,将爱岗敬业的精神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3]。其次,加强图书管理和信息资源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召开会议倡导的形式来强调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性,这一举措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工作人员形成团结的意识,从而更好地完成信息资源建设工作。   3.2 创新科学合理的图书管理系统   在对图书馆员工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观念培养后,必须配套设立一个完善且科学的图书管理系统,它是创新图书管理方式、增强管理效率必不可少的计划。图书馆应该征求当地政府部门的协助,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开发管理平台,更好更快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对图书管理系统的要求,首先应该具备较强的交流性,能够达成民众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沟通;其次是联动性,图书馆在出版社和书商之间取得联动性,可以大大增加信息资源的建设,保障图书选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3.3 建立一支完备的图书管理队伍,完善培训机制   针对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制定一套完整可靠的培训方案,并且监督其完成。通过实践的锻炼加上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出信息资源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训计划不应该过于简陋和单一,应该兼顾效率和价值性,通过聘请专业的优秀讲师如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前来授课,并且结合图书馆当前正在改革的实践,使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培训计划落实到位[4]。对于考评机制来说,它是检验管理人员培训后效果的重要保障,只有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考核测评,才能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做出权威认定。图书馆在保障培训计划科学合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考核评测的重要性,建立起一套严格完善的考评机制有利于促进图书管理与信息資源的建设。   3.4 加大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   想要真正落实图书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不能光抓理念喊口号,还要加大资金投入,这是我国图书馆顺利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首先,图书馆要想紧随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就必须将传统管理模式下的设施更新升级,如建立电子阅览室,方便民众自行在网络上寻找书籍资料,而电子阅览室的建立则需要资金才能完成建设;其次,对于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队伍来说,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的岗位培训和专业知识培养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5]。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图书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脚步,就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从而使得图书馆在新的数字时代完成转型,更好地服务民众。   4 结语   图书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是新的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进行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建成现代化图书馆的必经之路。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图书馆第一应该提升馆内文献的数量与质量,保障其在数字化、信息化的过程中拥有强大的资源;第二,便是要持续深入图书馆网络方面的建设,建立起网络化的图书平台,实现共享资源;第三,应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料数据库,使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完成公共服务的职能,向着先进科学的方向迈进;第四,图书馆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从自身出发,通过提升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贯彻落实公共服务的工作理念,并且能够熟练地掌握图书管理和信息化处理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一步一步完善图书管理和信息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滕玉蓉.新媒体时代下的数字图书管理[J].西部素质教育,2015(02):119.   【2】赵嘉丽.数字时代的图书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J].品牌(下半月),2015(06):28-29.   【3】杨维.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4):176-177.   【4】卓建霞,成兆珠,王丽华.面向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数据集成架构[J].图书馆学刊,2015(12):109-111.   【5】楼雯,邱均平,曾元祥,等.我国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4(05):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