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联合通心络胶囊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的 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9
/ 2

阿替普酶联合通心络胶囊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的 疗效

石玉峰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人民医院 161046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阿替普酶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脑钠肽(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T-proBNP、CK-MB及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T-proBNP、CK-MB及cTn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水平,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阿替普酶;通心络胶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转变,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高血压与冠心病均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两种疾病常同时发生,加大了治疗的困难[1]。本文观察分析了阿替普酶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69±4.1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69.05±4.2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入院后均进行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检查,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抗栓、血管舒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替普酶治疗,静脉注射注射用阿替普酶,100 mg/d,90 min内注射完毕,首次15 mg静脉推注,其后30 min内静脉滴注50 mg,剩余35 mg在60 min内静脉滴注,直至最大剂量达100 mg。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口服,2粒/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7 d。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为病人胸部闷痛、心律失常等情况改善效果明显,基本体征消失,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均恢复正常状态;有效为病人胸部闷痛、心律失常等情况有一定程度改善,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有一定好转;无效为病人胸部闷痛、心律失常状态均未发生改善,甚至有恶化趋势。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脑钠肽(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两组间比较分别采用x2检验、t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42

23(54.76)

17(40.48)

2(4.76)

40(95.24)

对照组

42

15(35.71)

18(42.86)

9(21.43)

33(78.57)

2.2两组治疗前后检测指标水平比较 如表2所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T-proBNP、CK-MB及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T-proBNP、CK-MB及cTn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检测指标水平比较(x±s)

组别

例数

NT-proBNP(ng/mL)

CK-MB(ng/mL)

cTnI(μg/L)

研究组

42

治疗前

3212.45±584.41

26.71±4.12

2.31±0.32

治疗后

1001.32±102.35

6.38±1.02

0.38±0.12

对照组

42

治疗前

3208.49±524.48

26.68±3.94

2.28±0.34

治疗后

1562.02±120.52

12.03±2.44

0.73±0.16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栓塞引起的部分心肌细胞坏死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过度肥胖等是诱发冠状动脉栓塞的主要因素[2]。近年来,心肌梗死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老年人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发人群,因此增加了罹患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静脉溶栓治疗和 PCI 治疗。通心络胶囊减轻心肌损伤及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与激活信号通路及抗氧化应激有关,联合通心络胶囊用药可激活 Akt/eNOS 信号通路,通过上调一氧化碳(NO)水平,舒张冠状动脉血管,减少心脏的压力负荷,降低病人血清中 NT-proBNP、CK-MB 及 cTnI 水平,保护心肌细胞[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T-proBNP、CK-MB及cTn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综上所述,阿替普酶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水平,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华.注射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3):1814-1815.

[2]徐琼.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20,32(4):493.555.

[3]邱男,安亚平,龙永锦,等.阿替普酶联合通心络胶囊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临床疗效、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9,33(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