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伤口换药时间及应注意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7
/ 1

外科伤口换药时间及应注意的问题

卓智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人民医院 四川省 内江市 641200

门诊外科是医院外科治疗的重要科室之一,承担着广大患者伤口消毒、换药等医疗服务。伤口换药是外科门诊的重要工作之一。伤口换药是否到位,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康复速度。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的创伤类型逐渐增多,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医务人员换药不到位,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影响患者的康复时间。那么外科伤口的换药时间有什么讲究吗?在换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为大家进行讲解。

1、外科伤口换药时间

换药的原因是为了保持伤口的清洁环境,避免细菌感染,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在换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进一步了解伤口情况,检查伤口生长情况,观察伤口是否受到感染。如果伤口没有被感染,我们只需要对伤口进行基础工作,然后更换敷料。创面修复的关键在于再生肉芽组织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不同伤口换药时间也不同。下面对不同伤口的换药时间进行详细的介绍:(1) 无菌或沾染伤口可每3-4天甚至5-7天更换一次。(2) 受污染的伤口应每2-3天更换一次,并注意感染的迹象。(3) 一般情况下,受感染的伤口需要每天换一次,甚至一天换几次:如果有脓液,应及时打开伤口,清除伤口内的脓液和异物,保证引流通畅。但若出现不明发热、疼痛、出血、疑似厌氧菌感染或敷料脱落、敷料脏、脓液增多、异味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敷料。

2、外科伤口换药注意事项

(1) 伤口处理。在伤口愈合过程中,残留物也是影响其愈合的重要原因。因此换药的过程中要对患者伤口的受伤过程进行全面了解,并对伤口进行评估,有效清理伤口内的坏死组织与异物。并在清理伤口的过程中,在用酒精和碘伏进行消毒的时候,也需要观察伤口缝合处是不是出现感染和红肿的情况。之后再依照伤口的实际情况进行无菌敷料的更换,并保证伤口干燥,注意不能弄湿纱布。通常情况下,患者的伤口并不会出现感染的情况,缝合线也会在第7天被取出。而污染伤口主要指的是,伤口还没有形成感染,如果能在受伤之后6到8小时之内得到有效的治疗,这种伤口也就是污染伤口。如果一旦超过污染伤口的治疗时限,那么就会认定为感染伤口。此类患者如果伤后立即充分清刨,第二天伤口可能会出现剧痛,如果疼痛感越来越强烈,就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换药。如果慢慢的病情出现好转,那么说明患者的伤口修复比较正常,可以隔一天进行一次换药。如果患者的伤口有很多分泌物出现,就应该每天进行敷料的更换,甚至需要一天进行多次更换,这也是为了能够利用换药及时清楚患者伤口的有害物质,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如果患者的伤口分泌物逐渐减少,肉芽组织比较新鲜,那么就可以将换药时间延长,从而更利于患者伤口创面的修复。(2)合理引流。依照伤口的出血量、深度、分泌物多少以及感染程度应用适合的引流办法。并且在引流物填塞的时候是,需要调整适宜的松紧程度,避免太紧影响到肉芽组织的生长,影响分泌物的流出;如果填塞的比较松,会导致伤口过早愈合,肉芽并没有长好,从而出现窦道。并且引流材料不可以太晚或者太早取出,太早取出会出现伤口假愈合、水肿以及积脓的情况,如果太晚取出会影响到伤口肉芽组织生长,延长伤口愈合的时间。

为了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改善治疗后的情况,应该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有效的观察,从而及时判断伤口的性质,进行适当处理。因为伤口愈合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因此每次对患者进行伤口处理的时候都需要进行全身的动态评估,并了解患者的病史,分析患者伤口延迟愈合的原因,从而进行正确的处理。在换药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按压,来防止术后伤口出血的情况,让渗出的液体能够更加彻底的流出。换药时可根据病情口服或注射抗生素。为提高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应为一般营养不良患者提供营养、易消化的膳食,增加蛋白质的摄入。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控制血糖,如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伤口不应湿润;患肢不应剧烈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