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检验方法对早期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6
/ 2

两种检验方法对早期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对比

陈太方 1 ,王燕 2通讯作者 ,郭晓敏 2 ,袁冬菊 1 ,施郭丽 1

1云南昆钢医院,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 650302

2安宁市人民医院,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 650300

摘要:目的:对早期肺结核患者诊断中两种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共计抽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接受早期肺结核诊断的患者135例及体检人员135人,将两组人员设置为甲组及乙组。在实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通过抗原胶体金法及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法对两组人员进行检验,对两组人员两种方法检验阳性率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在甲组患者检验过程中,抗原胶体金检验法阳性率为27.41%,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法阳性率为67.41%,肺结核患者两种检验方法阳性率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乙组人员检验过程中,抗原胶体金检验法阳性率为0.00%,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法阳性率为10.37%,体检人员两种检验方法阳性率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法的效果远远优于抗原胶体金检验法,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灵敏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肺结核诊断;抗原胶体金检验法;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法;阳性率

前言:肺结核在临床上出现几率较高,对民众的正常生活及工作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威胁着民众的健康。及早发现和治疗肺结核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优化治疗效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我国早期肺结核患者诊断多是采用抗原胶体金检验法及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目前关于两种检验方法对早期肺结核患者诊断效果的研究较少,相关文献资料还有待补充,对检验人员诊断肺结核带来了一些阻碍。本次实验共计抽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接受早期肺结核诊断的患者135例及体检人员135人,所选270人分别接受抗原胶体金检验及痰涂片结核菌检验,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共计抽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接受早期肺结核诊断的患者135例及体检人员135人,将两组人员设置为甲组及乙组。甲组所选13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共有69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人数差为3人,患者年龄最小为17岁,年龄最大为72岁,(38.7±8.4)岁为均值年龄,乙组所选135名体检人员中男性人数为70人,男性与女性人数差为5人,人员年龄最小为15岁,年龄最大为73岁,(38.9±8.5)岁为年龄均值,两组人员基本信息之间的差异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数据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本院伦理委员会准可实验的开展;所选人员完全知晓本次实验;患者及其亲属均自愿参与到本次实验中来。排除标准:患者本身所患疾病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1]

1.2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通过抗原胶体金法及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法对两组人员进行检验。在抗原胶体金检验中,检验人员应采集所选人员痰液制作标本,并对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在进行检验前,检验人员应对标本进行核酸染色处理,并将检验标本控制在100uL,之后,检验人员应对标本滴入处标本进行检验,并将检验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在完成检测后,检验人员应对质控线及检测线染色情况进行分析,计算阳性率。在痰涂片结核菌检验中,检验人员应利用改良齐一尼氏对采集标本进行抗酸染色处理,通过显微镜观察处理后的标本,对视野内结核杆菌数量进行记录,以此计算阳性率。

1.3判断标准

对两组人员两种方法检验阳性率进行记录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间的统计学处理工具使用SPSS21.0,观察组指标均使用(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x±s)、(n)表示,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2]

  1. 结果

2.1

在甲组患者检验过程中,抗原胶体金检验法阳性率为27.41%,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法阳性率为67.41%,肺结核患者两种检验方法阳性率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乙组人员检验过程中,抗原胶体金检验法阳性率为0.00%,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法阳性率为10.37%,体检人员两种检验方法阳性率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相比抗原胶体金检验法,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法在早期肺结核患者诊断中优势明显,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检验人员的工作,优化检验效果。本次实验共计抽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接受早期肺结核诊断的患者135例及体检人员135人,意在对早期肺结核患者诊断中两种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3]。所选270人分别接受抗原胶体金检验及痰涂片结核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在甲组患者检验过程中,抗原胶体金检验法阳性率为27.41%,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法阳性率为67.41%,肺结核患者两种检验方法阳性率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乙组人员检验过程中,抗原胶体金检验法阳性率为0.00%,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法阳性率为10.37%,体检人员两种检验方法阳性率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实验表明,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法在提高早期肺结核诊断灵敏性方面效果较为理想,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竺祖军,张艳,张颖,李浩,岳永宁,陈园园. 不同检验方法用于肺结核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18,30(11):1463-1465.

[2]黄丽美,林健雄,李宏彬,张丽云,李晓云. 肺结核早期诊断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03):493-494.

[3]秦阿芳. 不同检验方法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8):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