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BIM技术的机电设备管线砌体预留洞口方法探讨 —以随州万达广场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4
/ 2

基于 BIM技术的机电设备管线砌体预留洞口方法探讨 —以随州万达广场为例

杨均 彭洋 张文涛 汪科尔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丰台区 100070

摘要:大型商业广场工期紧张,机电设备管线众多,需要二次结构砌体穿插施工。设备及管线砌体洞口预留是施工管理重难点,协调管理不善,往往导致工期滞后,材料浪费,增加施工成本。本文旨在通过BIM技术,以实际施工为例,分析机电设备管线砌体预留洞口,从模型建立到完工,各阶段的要点及方法,达到节约工期,减少浪费,节约成本目的。

关键词: BIM技术;机电设备管线;二次结构;砌体;预留洞口;节约成本

0引言

工程项目的建设期和运营期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项目建设期缩短, 提前竣工投产, 运营期收益将会提高, 但同时也会造成建设期费用的增加[1]。这种情况,在诸如万达广场这类大型商业体中,体现尤为明显,早一天开业,意味着早一天收入。反映到施工阶段,工期紧张,建筑机电各专业穿插施工,往往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建设费用提高。

1 工程概况及现状分析

1.1工程概况

随州万达广场项目位于湖北省随州市,神农大道和编钟大道交汇处,是一栋3层的大型商业综合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5.98万平方米,高度23.95米,包含了建筑智能工程、电气工程、通风空调工程、防排烟工程、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虹吸雨排工程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随州最大的商业广场。

1.2现状分析

本项目设备众多,包含2台真空热水锅炉,4台离心式制冷机组,34台组合式空调机组,20台隔油器等,具有单体质量重,体积大的特点,预留设备进场线路难度大;机电专业众多,管线复杂,涉及空调送回风、防排烟及各类风管,给排水各种材质管道,强弱电桥架等。要达到精确预留,节约材料目的,对砌体施工的图纸和现场管控,提出较高要求。

对既往项目进行复盘分析得出:图纸未深化预留洞口,是机电设备及管线洞口预留的难点。

5f1a766519c5a_html_9f15d2bb959feaed.png 表1 机电设备及管线洞口未预留原因分析图

2 建筑信息模型建立及管道综合

2.1 BIM模型建立及深化流程制定

BIM模型的建立,是进行BIM深层次应用的基石。从专业上来划分,大体可分为建筑与结构模型和机电模型。现阶段,机电管线综合是施工单位应用最广泛,应用价值最大的方向之一;但是,机电管线综合应用是以建筑结构模型为依托的,后者模型的精度、准确度显得尤为重要,建模过程中应详尽阅读图纸,并结合现场施工经验,进行准确建模。本文主要论述“机电设备管线砌体预留洞口”,该内容同时又以机电管线综合模型为核心。设备管线定位合理、准确、可施工,辅以技术手段生成的预留洞口才具备价值,才能反哺建筑砌体施工,减少后期重新开洞造成的人材机浪费。

结合随州万达广场在实际操作中的经验教训,制定了PDPC图,简要梳理操作流程和方法。

5f1a766519c5a_html_18deb6caec069eb8.png

图1 机电设备管线砌体预留洞口PDPC图

2.2 BIM模型建立的要点

机电BM模型建立前,各专业管道系统和电缆桥架拟使用材质及连接方式,必须和现场施工一致。

2.2.1给排水专业中系统众多,不同类别管道材质均有涉及,在建模过程中既要详细参照设计说明,同时也应结合现场施工单位实际工艺流程,避免模型与现场不符,导致材料明细表不准确,无法进行切实有效的材料控制。

5f1a766519c5a_html_a20ebf18240ff4fa.png 表2 给排水专业各系统建模要点

2.2.2暖通空调主要包括空调水、空调风、防排烟系统。本专业中,不同厚度、不同使用功能,不同使用位置的水管、风管,采用的连接方式,施工工艺也是不同的。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应立足设计说明要求,结合现场实际进行模型绘制。

5f1a766519c5a_html_3f092e3f32396123.png 表3 暖通专业各系统建模要点

2.2.3电气专业根据模型要求建立的level等级,分别建立电缆桥架系统、配电箱、灯具、插座开关模型,重点在于强弱电井、变配电室的深化。

5f1a766519c5a_html_b97dc2a8a1c795ab.png 表4 电气专业建模要点

2.3机电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小管让大管,越大越优先;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不保温管让保温管;一般性管道让动力性管道[2];强、弱电分开设置;电气避让热水及蒸汽管道。管线综合排布,严格按照前述基本原则的同时,还需考虑施工工艺、工人安装操作空间、后期维修更换空间。

5f1a766519c5a_html_65ddec055489d3ad.png

图2 随州万达广场机电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上述剖面图仅表示最不利点处的管综排布标高原则,同一防火分区内,净空高度在满足最低要求基础上,保持一致。

2.4机电管线综合排布注意事项

结合随州万达广场在管道综合排布、现场安装、开业运营等不同时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前期BIM深化设计提出以下建议:

2.4.1管综排布目的:减少碰撞,避免拆改;抬升标高,提高视觉效果;优化工程量,综合排布后的工程量一般不超出原图纸工程量。

2.4.2建筑结构中,不同位置,框架梁大小不一致,选取框架梁出现次数中位数,作为参照梁。

2.4.3地下室排布需满足货车通道的净空高3.6米,2.8米的要求,行车道不低于2.8米,车位不低于2.6米。

2.4.4管综排布不能在一跨区域内过度集中而在旁边跨区内空白,要均匀分布。2.6米是极限位置最低标高要求,在有条件区域整体排布标高能上调的,必须上调。目的是为减少支吊架重量、增加地面净空高度,减少视觉压抑感。

2.4.5管综排布时,需考虑阀门、送排风风机、落地式空气处理机组(滤网、电机)、吊装式空气处理机组的检修空间、操作空间。尤其是楼上公区走道空气处理机组的检修空间不得小于600mm,吊顶检修口上方不能有桥架、管道。

2.4.6本工程桥架不做叠层排布,若标高受限区域需叠层排桥架的,提前沟通。桥架最高标高为梁下50mm,尽量抬升标高,减少翻弯。多趟桥架同向排布时,桥架横向距离超过2m时,中间必须设置不小于300mm的操作空间;桥架下方管道排布时,需考虑后期上方管道桥架检修的上人通道。

2.4.7管道排布时,按照单管单支架考虑(万达要求),管道间距应大于100mm,最不利位置处不得小于50mm;管道碰撞除上方存在桥架处需下翻外,一般进行上翻弯,避免管道存水,更加美观。

2.4.8屋面排布时,需考虑在屋面有环场通道,方便后期设备更换维修。

2.4.9所有管网排布时,需结合现场实际的预埋孔洞,杜绝因深化设计后需重新开剪力墙洞的现象。

2.4.10管网综合碰撞检查过程中,需要考虑管道支架造成的碰撞及标高冲突,特别是吊顶区域。

2.4.11制冷机房、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等大型机房有大量吊装管道、桥架区域,照明灯具若是吸顶的则改为线槽灯,考虑最低标高。

5f1a766519c5a_html_b7390f351faebe65.png

图3 随州万达广场机电管线综合排布模型

3 建立机电设备管线预留洞口深化BIM模型

完成机电管线综合BIM模型后,现场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模型确定的标高和布局进行施工,现场调整应与BIM模型同步、一致。以机电管线综合BIM模型为基础,进行设备管线砌体预留洞口BIM模型深化。

3.1利用鸿业BIMSpace软件进行批量开洞;局部疑难位置,手动开洞。批量开洞中,参数设置参照如下:

5f1a766519c5a_html_8807cb836d3bdf1c.png 表5 砌体预留洞口尺寸参照表

5f1a766519c5a_html_2fa2ba5bf4e24b2c.png

图5 Fuzor漫游

3.3优化完成后的二次结构预留洞口BIM模型进行标注、出图,由甲方、设计院、监理、总包四方签字确认。标注时,根据软件功能,可选择列表标注和原位标注;推荐采用原位标注。

5f1a766519c5a_html_95db7935424d1aa5.png

图6 机电设备管线砌体预留洞口图纸生成及确认

4 现场预留效果

根据深化后,各方签字确认的图纸,现场进行砌体洞口预留,避免二次开洞,造成材料资源浪费。

5f1a766519c5a_html_b9f242b8efbd54ff.png

图7 机电设备管线砌体现场预留洞口

5 预留洞口工程量统计与造价分析

5.1根据机电设备及管线预留洞口BIM模型,导出预留洞口明细表。

5f1a766519c5a_html_b1870e63932fb193.png

表6 预留洞口明细表

5.2根据导出预留洞口明细表,进行分类汇总。

5f1a766519c5a_html_fa7e071d48b20b6.png 表7 砌体预留洞口造价分析表5f1a766519c5a_html_517f4cea6d93113b.png

6 结语

在任何一个工程项目中,关键要素均包括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施工工期与施工成本等。平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保障工程项目得以顺利落实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有效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工程建设成效最优化的必然举措[2]。通过BIM技术,开展深层次施工应用;以技术手段,助力现场协调管理,保障各专业有效穿插施工,减少施工工期;提高施工质量,降低资源浪费,达到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刘文娟,辜琳然,陈香萍.考虑运营期收益的工程项目工期—费用动态优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5):75-76.

[2]余凌聪.浅谈项目中如何权衡施工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的关系[J].建材与装饰,2020(11):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