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孙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青浦区 201700

【摘要】目的 讨论股骨头坏死采用磁共振(MRI)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2月间我院收纳股骨头坏死患者78例,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39例纳进A组(采用CT进行实施),剩余39例纳进B组(采用MRI进行实施),比较2组诊断价值。结果 2组确诊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漏诊、误诊明显低于A组(P<0.05);A组的坏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骨头坏死采用MRI诊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确诊率,减低误诊率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磁共振;股骨头坏死;诊断;价值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原因是由患者髋部存在慢性劳累、劳损、外伤、着凉以及骨折所导致,该疾病早期无明显表现,但随着病情恶化,可表现为髋关节、大腿近侧特别痛,且疼痛可放射至膝部,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据有关研究显示,股骨头坏死早期发现、早治疗,对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2]。目前临床以CT诊断该疾病为主,由于该方式缺乏针对性以及局限性,从而无法达到临床诊断效果,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展,据有关学者发现,磁共振(MRI)诊断该疾病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标准[3-4]。鉴于此,本文选取78例该类疾病患者采用MRI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2月间我院收纳股骨头坏死患者78例,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39例纳进A组(采用CT进行实施),剩余39例纳进B组(采用MRI进行实施);2组年龄依次:20—61岁、22—64岁,均值依次:(33.21±6.31)岁、(34.56±6.42)岁,2组男女比例依次:18:21、19:20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采用CT进行实施,使用GE64排CT扫描仪实施,协助患者仰卧位,对其病灶部位进行扫描,将层距设置为10mm,层厚设置为20mm;B组采用MRI进行实施,采用1.5GE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协助患者仰卧位,层距为2mm,层厚为5mm,对患者病灶部位进行扫描。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确诊指数;观察2组坏死显示率比较(线样征、骨髓水肿、骨小梁模糊)。

1.4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5f179b0b877d1_html_56049bc20de46d26.gif ±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百分比表达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准确率比较

2组确诊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漏诊、误诊明显低于A组(P<0.05),见表1。

1 2组准确率比较(n=38,例)

组别

确诊

漏诊

误诊

B组

37(94.87)

1(2.56)

1(2.56)

A组

24(61.54)

8(20.51)

7(17.95)

χ2

12.712

6.155

5.014

P

P>0.05

P<0.05

P<0.05

2.2 2组坏死显示率比较

A组的坏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2组坏死显示率比较(n=38,例)

组别

线样征

骨髓水肿

骨小梁模糊

B组

12(31.58)

28(73.68)

21(55.26)

A组

5(13.16)

1(2.63)

13(34.21)

χ2

9.769

29.401

8.96

P

P<0.05

P<0.05

P<0.05

3讨论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与恶化,从而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状较轻可出现间隙性跛行以及髋部疼痛等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持续性跛行以及髋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早期发现、早治疗、早诊断对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5]

目前,临床以CT诊断股骨头坏死为主,该方式可清晰观察骨小梁结果反常状况以及细微骨折症状,但其诊断范围缺乏针对性以及局限性,从而难以检查病灶,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6]。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完善,据有关研究显示,MRI诊断该疾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标准,MRI可多方位立体成像,在疾病诊断中优势比较显著,同时该方式能够依据具体状况,对其范围进行扩大,且可多层次、多角度成像,不仅提高成像的清晰性以及准确性,还可使病灶部位更加清晰,从而能够准确判断病灶症状,且安全性较高[7]。本文研究显示,2组确诊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漏诊、误诊明显低于A组(P<0.05);A组的坏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说明股骨头坏死采用MRI诊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确诊率,减低误诊率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综上所述,股骨头坏死采用MRI诊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确诊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雪梅,黄宇,吕亚萍.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照分析[J].糖尿病天地,2019,16(6):123-124.

[2]张静,曹树伟.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比较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4):202-203.

[3]韩慧娟.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2):147,150.

[4]钱梦姣.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2):103-104.

[5]李占吉.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J].临床医学,2016,36(4):123-125.

[6]刘军.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效果对比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35):195.

[7]孙晓楠.探讨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