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满的辨证论治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痞满的辨证论治效果观察

李珂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 探究痞满的辨证论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4例痞满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实施辨证论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中,治疗显效率为56.3%,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40.6%、治疗总有效率78.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痞满患者实施辨证论治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痞满;辨证论治

痞满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否”、“否塞”、“否膈”等,至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解析:“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景岳全书·痞满》指出:“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痞满指胃脘部闭塞不通,满闷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一般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目前认为主要涉及到现代医学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下垂以及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的一些类型[1]。抽选我院收治的64例痞满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痞满的辨证论治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

抽选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4例痞满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39例(占60.9%),女性患者25例(占39.1%),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9.5±2.3)岁。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实施辨证论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2.1辨证论治

2.1.1肝郁气滞证

(1)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消痞。

(2)方药:根据患者气郁、气滞之轻重程度,选用不同组方,如治疗六郁的通用方越鞠丸;胃脘胀满,且攻痛连胁,嗳气频繁者,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2]。本证常用药物:柴胡、陈皮、香附、枳壳、佛手、木香、川芎等。

(3)根据兼证加减:痞塞较甚者,可合桔梗枳壳汤(《南阳活人书》)以行气下膈,或加枳实以破气;气郁较甚者,可加木香、槟榔、佛手等行气解郁;嗳气泛酸甚者,加煅瓦楞、海螵蛸、象贝母等止酸;胃中灼热者,加黄连少量以清热泻火。

2.1.2饮食停滞证

(1)治法:消食导滞,行气消痞。

(2)方药:不同体质和年龄的患者,因饮食积滞程度不同,故选方用药有别。一般食积,可选平和之剂保和丸加减;如湿热食积或食积生湿化热者,可选枳实导滞丸加减。本证常用药物:槟榔、枳实、神曲、茯苓、山楂、麦芽、莱菔子、鸡内金等。

(3)根据兼症加减:食积较重者,可加麦芽增强消食和中之力,枳实、槟榔以行气消积;气滞较甚者,可加木香、香附、厚朴等行气消胀;苔黄脉数者,加黄芩、黄连清热泻火;大便秘结者,加牵牛、大黄行气通腑;食积兼有脾虚者,加白术(即《医方集解》大安丸),消食之中兼有健脾之功[3]

2.1.3痰湿中阻证

(1)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宽中。

(2)方药:痰的成因很多,治法亦各不相同。脾失健运,湿邪凝聚,气机阻滞,郁积而成者,选用治湿痰之主方二陈汤加减。本证常用药物:半夏、陈皮、茯苓、天南星、天麻、瓜蒌、白芥子、杏仁、竹沥等。

(3)根据兼证加减:风痰加胆南星、白附子、皂角、竹沥祛风化痰;寒痰加半夏、姜汁温化寒痰;火痰加石膏、青黛清火祛痰;湿痰加苍术、白术燥湿化痰;燥痰加瓜蒌、杏仁润燥化痰;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消食化痰;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行气豁痰;气痰加香附、枳壳理气化痰;胁痰在皮里膜外加白芥子快膈消痰。

2.1.4脾胃虚弱证

(1)治法:益气健脾,升清降浊。

(2)方药:脾胃内伤其气为不足。大忌苦寒之药,选用甘温之品,升其阳以行春生之令,常用方剂如补中益气汤。本证常用药物: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黄芪、大枣、山药等。

(3)根据兼证加减:血虚加白芍、制首乌、红花等养血活血;痰阻去黄芪、白术、升麻、柴胡等之壅滞,加枳实、半夏、前胡、贝母等化痰;腹泻加煨葛根升清止泻;食少或伤食加山楂、神曲、麦芽等消食导滞;心下痞而大便难加枳实、黄连、桃仁、大黄等清热通腑;心下痞胀加砂仁、桂枝等温中消胀;中寒冷痞加附子、干姜等温肾助阳。

2.1.5寒热错杂证

(1)治法:辛开苦降,寒热双调。

(2)方药:根据痞满寒热互结情况及兼见症状不同,选用不同组方,如泻心汤类(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消痞丸类(枳实消痞丸、大消痞丸)。本证常用药物多寒热并用,如:半夏、黄芩、黄连、枳实、干姜、白术、人参等。

(3)根据兼证加减:伴有呕恶者,加吴茱萸温胃降逆;泛酸烧心者加乌贼骨、贝母以止酸;失眠者加百合、夜交藤、酸枣仁等安神;瘀血明显者,加丹参、红花以活血;肝胃气痛甚者,加柴胡、白芍柔肝止痛。

2.2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分别采用(5f1794474d7e0_html_278849f42ca1ed7e.png )和%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比较结果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说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研究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研究组

18(56.3)

14(43.8)

0(0.0)

32(100.0)

对照组

13(40.6)

12(37.5)

7(21.9)

25(78.1)

4讨论

痞满证出现的机制,中医认为与外邪侵袭、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有关,各种实邪(如气郁、食积、热毒、湿阻、痰凝、瘀血等)内阻,或素体中虚,虚实夹杂,互相影响,导致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职,气血运行不力,中焦痞塞不畅而为痞满。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病位在脾胃,与肝胆密切相关,病机关键在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常。痞满虽有虚实、寒热之别,但在病变过程中,因寒热虚实可相互转化,故可出现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等复杂证型。辨证论治可以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中,显效18例(占56.3%),有效14例(占43.8%),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中,显效13例(占40.6%),有效12例(占37.5%),无效7例(占21.9%),治疗总有效率为78.1%(25/32)。

综上所述,对痞满患者实施辨证论治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兴丽,吕艳,石丹梅,樊梅芳.基于“肝主疏泄”论治肝郁气滞型痞满的情志调护[J].大众科技,2017,(9).

[2]孙吉雅,张大鹏,李利,赵淑华.从"调气"论治痞满心得[J].江苏中医药,2018,50(6).

[3]柯建华,黄思逐,郭森仁.浅谈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案[J].当代医药论丛,2015,(1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