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产房舒适护理对产房内感染发生率及母婴健康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1

分析产房舒适护理对产房内感染发生率及母婴健康影响

刘曼 闫首珍

江苏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目的:探究在产房护理中运用产房舒适护理对感染率和母婴健康方面起到的干预效果。方法:基于随机分组法将我院于2018.11-2019.11所收治的孕产妇100例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50例,产房舒适护理),对比两组孕产妇的护理结局。结论:产房舒适护理能够让产房感染出现率得到降低,保护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产房;舒适护理;产房内感染;母婴健康

产科属于医院中的特殊科室,相比较其他临床治疗患者而言,其在护理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相关研究资料表示,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状况出现率,让人身心达到最舒适状况[1]。本研究则是对产房舒适护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干预效果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基于随机分组法将我院于2018.11-2019.11所收治的孕产妇100例分为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26.14±4.57)岁)以及观察组50例(平均年龄(25.75±4.14)岁)。所有孕产妇均为初产妇且均为自然分娩。两组孕产妇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方法

对两组孕产妇实行不同护理模式,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产房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心理护理:多数产妇在入院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焦虑、紧张情绪,担忧分娩能否

顺利进行。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对其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以此来降低其心理压力。通过详细告知分娩过程、予以其语言和肢体鼓励、音乐播放法等方式来帮助其树立分娩信心,以最佳身心应对分娩。

②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告知产妇有关疼痛机制的相关内容,产痛属于孕妇分娩过程中所需经历的内容,由于不同孕妇个体存在差异性,使得产痛的感受、阈值也有差异性。产痛相对来说会导致产妇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并刺激其内分泌反应,从而提高疼痛感。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疼痛持续时长、具体时间,让其有思想准备,同时告知其自我减痛方式方法。

③情感舒适护理:邀请家属来共同参与产妇生产过程,初产妇在首次分娩时极易出现惊慌、恐慌心理,而通过家属的支持可让其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显著提升。

④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将产房温、湿度调至患者感到舒适的程度,一般将室温控制在24℃、湿度则以55%左右为佳,保障产房的温暖、安静和舒适。

⑤分娩舒适护理:在宫口开至3cm左右时实行干预护理,助产士在此期间要告知产妇相关分娩知识、产后注意要点等相关内容,要求产妇保持产程过程中的平稳。由于宫口>3cm会导致产妇承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因此助产士在此过程中要予以其正确呼吸方式并给予其抚摸支持,从而让孕妇能够主动在分娩过程中有配合。且在宫口全开后,有必要对产妇的生命体征、宫缩和胎心变化进行监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产房内感染发生率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

以(P<0.05)为数据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房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当下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及其家属希望在病情治疗中有更佳的护理服务。因此,舒适护理成为了人们当下的热门讨论内容[2]

分娩属于女性的特殊生理历程,是绝大多数女性所需经历的。但由于大部分产妇为初产妇,缺乏对妊娠、分娩知识的认知,导致其往往出现一系列紧张情绪,加上分娩时的疼痛等因素,导致分娩质量的下降和不良状况出现率的提升。舒适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多种措施的运用来让其从身心、社会多方面达到舒适状况的护理模式,具有个性化、创造性和整体性。相关研究资料表示,舒适护理的运用可从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情感舒适护理、环境护理以及分娩舒适护理等方式来让产妇安全感、满足感得到显著提升,提高分娩信心并主动配合相关医疗护理[3]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房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对孕产妇开展产房舒适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产房内感染率,确保了母婴健康水平的提升,运用价值较佳。

综上所述,产房舒适护理可降低产房内感染率并确保母婴健康,因此值得临床进行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田忠荣. 舒适护理在产房中应用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影响[J]. 全科护理, 2018,21(19):2362-2364.

[2] 叶梅景,蔡红侠.产房舒适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改善效果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6):291-292.

[3] 王春波. 产房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影响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11(28):131-131.